【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体修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低污染水的处理方式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需要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0003]常见的低污染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膜分离等。其中,生物处理是一种常用的低污染水处理工艺,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但是这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方式其难点在于水质较好,水力负荷小,而吨水投资高、运行维护较为复杂,同时该处理工艺需要使用到大片环境配合,对环境中的水体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0005]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生态安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基底(1),其一端固定连通有污水分流管(2);滑移模块(3),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块基底(1)一端的截留斜面框(301),所述截留斜面框(301)的上端与污水分流管(2)相连通,所述截留斜面框(301)内底部构造有多个渗透孔(302);分散絮凝区(4),设置在模块基底(1)内且一端与截留斜面框(301)相连通;生物修复模块(5),可拆卸安装在分散絮凝区(4)内部,且其上种植有植被;静置沉淀模块(6),包括固定连接在模块基底(1)另一端的安装框(601),所述安装框(601)内填充有多个轻质填料过滤块(602),所述轻质填料过滤块(602)两两之间均构造有流通缝隙(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基底(1)包括上端为开口的矩形框(101),所述矩形框(10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T型插块(102)以及与T型插块(102)相插合的U型槽块(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流管(2)包括主流管(201),所述主流管(20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构造有多个与矩形框(101)一端相连通的分流管头(202),所述主流管(201)一端转动安装有螺套(203),所述主流管(201)的另一端构造有插接管(204),所述插接管(204)的外侧包裹有与螺套(203)螺纹连接的连接管(2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态安全缓冲区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01)采用多孔混凝土板材,且整体埋设在地面之下。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闫懂懂,王小祥,陈思远,顾霞,张晨,裴舟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