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轴类零件装配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类零件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型轴类零件装配方法和一种大型轴类零件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零件的装配时,常常有轴类零件和孔类零件装配情况,小型轴类零件和孔类零件装配比较方便,但大型轴类零件和孔类零件装配难度比较大。
[000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对大型轴类零件进行装配时,难以保证轴类零件与孔类零件在装配时在同一轴线上,从而导致大型轴类零件和孔类零件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大型轴类零件和孔类零件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轴类零件装配方法,大型轴类零件装配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00:将待组装的孔类工件固定于第一调节组件,将待装配的轴类工件设于第二调节组件;
[0007]步骤S200:检测组件对孔类工件和轴类工件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出孔类工件的第一中心轴线和轴类工件的第二中心轴线; >[0008]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轴类零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轴类零件装配方法包括:步骤S100:将待组装的孔类工件固定于第一调节组件(100),将待装配的轴类工件设于第二调节组件(200);步骤S200:检测组件(300)对所述孔类工件和所述轴类工件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出所述孔类工件的第一中心轴线和所述轴类工件的第二中心轴线;步骤S300:驱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0)移动,从而调节所述轴类工件的位置;步骤S400:判断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中心轴线是否重合,若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的位置重合,则进行步骤S500;若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中心轴线的位置不重合,则重复所述步骤S300;步骤S500:所述检测组件(300)复位;步骤S600:驱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0)延靠近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0)的方向移动,使所述轴类工件和所述孔类工件实现装配。2.一种大型轴类零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型轴类零件装配装置包括:基座(400);第一调节组件(100),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0)设于所述基座(400)上,且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0)上设有孔类工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0)带动所述孔类工件延靠近或远离所述基座(400)的方向移动;至少一个第二调节组件(200),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0)可移动设于所述基座(400)上,且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0)上设有轴类工件;检测组件(300),所述检测组件(300)设于所述基座(400)上,所述检测组件(300)包括检测头结构(340),所述检测头结构(340)用于检测所述孔类工件和所述轴类工件;其中,所述检测组件(300)可移动设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0)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轴类零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0)包括:第二溜板(210),所述第二溜板(210)设于所述基座(400)上,且所述第二溜板(210)可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0)的方向移动;第二调节结构(220),所述第二调节结构(220)设于所述第二溜板(210)上,且所述第二调节结构(220)可相对所述第二溜板(210)移动;其中,所述基座(400)上设有第二导轨(420),所述第二导轨(420)用于实现所述第二溜板(210)的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轴类零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220)包括:轴架滑座(221),所述轴架滑座(221)可移动设于所述第二溜板(210)上,且所述轴架滑座(221)设有容纳空间(226);轴托(222),所述轴托(222)和所述轴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峰,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