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74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水稻秕粒清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包括支架,还包括:用于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第一次筛选的第一筛选组件,且第一筛选组件设在支架的顶端上,用于对筛选后的水稻进行第二次筛选的第二筛选组件,且第二筛选组件设在支架的底端上,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所述空心方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的顶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筛选组件和第二筛选组件,具有能够实现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二次筛选的作用,通过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二次筛选,进而会提高对秕粒的筛选效率及筛选质量,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影响到水稻的整体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秕粒清除
,具体为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随着农业行业的不断发展,水稻生产的产量亦得到不断发展,水稻收集完毕后需要进行多种工艺后才可制成大米,其中秕粒清除极为重要的一组操作,通常通过秕粒清除机对水稻进行筛分操作,使得秕粒和饱粒分开。
[0003]但是目前的水稻秕粒清除机基本上只是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一次筛选,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其筛选后的水稻中还存在秕粒,进而影响水稻的整体质量。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及其清除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包括支架,还包括:
[0008]用于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第一次筛选的第一筛选组件,且第一筛选组件设在支架的顶端上;
[0009]用于对筛选后的水稻进行第二次筛选的第二筛选组件,且第二筛选组件设在支架的底端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架包括:
[0011]底板;
[0012]空心方板,所述空心方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
[0013]顶板,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的顶部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架还包括:
[0015]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内壁上;
[0016]其上设有阀门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固定安装在料斗的底端内壁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筛选组件包括:
[0018]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的中端内壁上;
[0019]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内壁上,且漏斗的正上方设有料管。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筛选组件还包括:
[0021]通孔,所述通孔开设在空心方板的侧壁上;
[0022]方形管,所述方形管固定安装在通孔的内壁上;
[0023]收集袋,所述收集袋通过绳子系在方形管上。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筛选组件还包括:
[0025]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空心方板远离通孔的侧壁上;
[0026]扇叶,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转轴上;
[0027]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远离通孔的外壁上;
[0028]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转轴。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筛选组件包括:
[0030]侧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两组侧板;
[0031]转杆,所述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组侧板之间;
[0032]滚筒,所述滚筒固定安装在转杆上;
[0033]传送带,两组所述滚筒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且传送带的正上方设有漏斗。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筛选组件还包括:
[0035]过滤孔,所述传送带的内壁开设若干过滤孔;
[0036]橡胶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橡胶挡板;
[0037]收集盒,所述收集盒放置在底板的顶部上,且收集盒位于传送带的正下方;
[0038]大皮带轮,一组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大皮带轮;
[0039]小皮带轮,所述小皮带轮的内壁固定安装小皮带轮,且小皮带轮与大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4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筛选组件还包括:
[0041]盒体,所述盒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上;
[0042]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盒体的内壁上;
[0043]限位板,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固定安装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
[0044]一种水稻秕粒的清除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0045]步骤一:将水稻置于料斗中;
[0046]步骤二:通过伺服电机使转轴带动扇叶进行旋转,以使扇叶往通孔处进行吹风,当转轴旋转时,则会通过大皮带轮、皮带和小皮带轮使一组转杆进行旋转,当一组转杆旋转时,则会通过滚筒使传送带进行移动;
[0047]步骤三:通过电动推杆使限位板往皮带处进行移动,直至皮带与限位板处于合适的距离;
[0048]步骤四:通过下料管上的阀门使料斗中的水稻经过下料管往漏斗中落去,而在水稻下落的过程中,由于秕粒轻于其他水稻,进而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使秕粒经过方形管进入到收集袋中;
[0049]步骤五:落入到漏斗中的水稻则会落入到传送带上,在水稻落入到传送带上后,其水稻中残留的秕粒则会经过过滤孔落入到收集盒中;
[0050]步骤六:当传送带上的水稻经过限位板时,则会在限位板的作用下被均匀的铺在传送带上,进而会提高对秕粒的筛选效率。
[0051]与现有技术相比:
[0052]1.通过设置第一筛选组件和第二筛选组件,具有能够实现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二次筛选的作用,通过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二次筛选,进而会提高对秕粒的筛选效率及筛选质量,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影响到水稻的整体质量;
[0053]2.通过设置第二筛选组件,具有能够实现利用第一筛选组件中的旋转动作使第二筛选组件进行旋转的作用,进而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投入过多的电机,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0054]3.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限位板,具有能够实现将水稻平铺在传送带上的作用,通过将水稻平铺在传送带上,进而会提高对秕粒的筛选质量。
附图说明
[005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56]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7]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筛选组件正视示意图;
[0058]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
[0059]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60]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61]图中:底板11、空心方板12、顶板13、料斗14、下料管15、支撑板21、漏斗22、通孔23、方形管24、收集袋25、转轴26、扇叶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水稻中的秕粒进行第一次筛选的第一筛选组件,且第一筛选组件设在支架的顶端上;用于对筛选后的水稻进行第二次筛选的第二筛选组件,且第二筛选组件设在支架的底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11);空心方板(12),所述空心方板(12)固定安装在底板(11)的顶部上;顶板(13),所述顶板(13)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12)的顶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料斗(14),所述料斗(14)固定安装在顶板(13)的内壁上;其上设有阀门的下料管(15),所述下料管(15)固定安装在料斗(14)的底端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选组件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12)的中端内壁上;漏斗(22),所述漏斗(2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1)的内壁上,且漏斗(22)的正上方设有料管(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选组件还包括:通孔(23),所述通孔(23)开设在空心方板(12)的侧壁上;方形管(24),所述方形管(24)固定安装在通孔(23)的内壁上;收集袋(25),所述收集袋(25)通过绳子系在方形管(24)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选组件还包括:转轴(26),所述转轴(2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空心方板(12)远离通孔(23)的侧壁上;扇叶(27),所述扇叶(27)固定安装在转轴(26)上;箱体(28),所述箱体(28)固定安装在空心方板(12)远离通孔(23)的外壁上;伺服电机(29),所述伺服电机(29)固定安装在箱体(28)的内壁上,且伺服电机(29)的输出轴固定安装转轴(2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秕粒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选组件包括:侧板(41),所述底板(1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两组侧板(41);转杆(42),所述转杆(4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组侧板(41)之间;滚筒(43),所述滚筒(43)固定安装在转杆(42)上;传送带(44),两组所述滚筒(43)通过传送带(44)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赵忠叶淑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增城区福生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