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71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包括动模机构、定模机构和移料机构,动模机构包括动模架以及位于动模架内的动模仁,动模仁的外围设有裁切件;定模机构包括定模架以及位于定模架内的定模仁,动模机构与定模机构合模时,动模仁扣合于定模仁,定模架一侧设有下料口;移料机构位于定模架上且靠近定模仁的一侧,移料机构转动定模仁并将加工好的零件落料至下料口收集。动模机构和定模机构进行合模时,位于冲压模具内的胚料被冲压成型,随后模具开模操作,移料机构移料机构转动定模仁并将加工好的零件落料至下料口收集。通过设置的移料机构,可以对冲压成型后的零件进行取出,无需人工手动取下零件,模具整体加工效率更高。具整体加工效率更高。具整体加工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冲压件,合拢时对胚料进行冲压成型。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0003]在很多冲压模具中,一般胚料冲压成型后模具打开,需要工人手工取下加工后的零件,同时又需要手动移送板材物料对其进行下一次的冲压成型,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通过对模具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得模具能自动移送出加工后的胚料件,模具整体加工效率提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机构(1),包括动模架(11)以及位于所述动模架(11)内的动模仁(12),所述动模仁(12)的外围设有裁切件;定模机构(2),包括定模架(21)以及位于所述定模架(21)内的定模仁(22),所述动模机构(1)与所述定模机构(2)合模时,所述动模仁(12)扣合于所述定模仁(22),所述定模架(21)一侧设有下料口(211);移料机构(3),位于所述定模架(21)上且靠近所述定模仁(22)的一侧,所述移料机构(3)转动所述定模仁(22)并将加工好的零件落料至所述下料口(211)收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架(21)上设有模仁安装位(212),所述定模仁(22)位于所述模仁安装位(212),所述下料口(211)呈倾斜设置且延伸至所述模仁安装位(212),所述移料机构(3)的一侧连接所述定模仁(22)且适于往复翻转所述定模仁(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3)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动力件(31)、驱动杆(32)和翻转组件(33),所述定模仁(22)位于所述翻转组件(33)上,所述翻转组件(33)包括夹持座(331)和翻转连杆(332),所述夹持座(331)的一端形成有带有开口的凹槽(3311),所述定模仁(22)的一侧设有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位于所述凹槽(3311)内,所述夹持座(331)靠近所述凹槽(3311)的底端位置与所述驱动杆(32)的一端铰接,所述夹持座(331)上与所述凹槽(3311)开口相邻的一侧与所述翻转连杆(332)铰接,所述翻转连杆(332)的另一端限定在所述模仁安装位(212)的侧壁上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模仁安装位(2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取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2)包括第一连杆(321)、第二连杆(322)和限位滑轨(323),所述第一连杆(321)滑动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美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