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60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属于环境与健康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环境介质系统框架不全面、未考虑污染物来源和参数选取存在偏差的问题。包括根据选择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和环境介质提取暴露特征;获取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获取环境介质在每个暴露途径下的暴露计算模型,根据暴露计算模型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根据暴露计算模型和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提取出除健康效应参数之外的暴露参数并获取暴露参数值;根据健康效应参数和暴露参数的参数值,计算出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作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推荐值。实现了准确获取多种环境介质中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与健康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中的有效技术手段,对于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尤其是已经有明确名单的环境介质,基于人体健康确定其在相应环境介质中的风险评估推荐值,有助于快速判断环境介质对于人体是否具有健康危害,同时对于环境健康管理工作及人群健康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我国目前对于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及确定具有大量的相关研究,但针对于其基于人体健康的风险控制值还少有报道。就目前生态环境部公开的技术规范和资料而言,仅公开发布了针对于地表水环境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837

2017)和针对于土壤环境介质的《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

2018)及《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

2018),对于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目前均没有成熟的风险筛选值和风险管控值供环境管理使用,且不同环境介质的基于保护对象的不同,制订方法也不同,其中HJ837

2017和GB 36600

2018基于人体健康制订,而GB 15618

2018基于农产品安全制订。
[0004]通过资料调研发现,目前对于优先控制污染物基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研究较少,大多针对于污染场地的修复,对于其他环境介质的研究较少,且没有相关完整的方法可在实际应用中参考使用;二是参数的使用没有较合理的原则,大多参数使用采用国外参数或国家统一参数,没有考虑实际的暴露接触情况和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使得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三是对于优控污染物来源的迁移转化没有纳入研究中,目前仅有的针对于污染场地的推荐值研究中,仅考虑到污染场地本身,并未考虑污染场地污染物的来源,未考虑到其来源的风险控制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用以解决现有基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中涉及的环境介质系统框架不全面、未考虑污染物来源,以及参数选取存在偏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选择的待确定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以及对应筛选的环境介质,提取暴露特征;
[0007]根据暴露特征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
[0008]根据环境介质和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环境介质在每个暴露途径下的暴露计算模型,并根据暴露计算模型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09]根据暴露计算模型和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提取出除健康效应参数之外的暴露参
数并获取暴露参数的参数值;
[0010]根据健康效应参数和暴露参数的参数值,计算出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作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推荐值。
[0011]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方法还包括:
[0012]根据暴露特征中的排放来源,获取环境介质的每个排放来源的迁移转化修正系数;
[0013]将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与对应的每个排放来源的迁移转化修正系数相乘,得到环境介质的污染源风险控制值,与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一起作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推荐值。
[0014]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环境介质包括空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体环境;其中,空气环境包括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土壤环境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水体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0015]暴露特征的提取范围包括:暴露途径、暴露人群、排放来源、用地类型和迁移途径;其中,暴露途径包括经消化道、经呼吸道和经皮肤接触,暴露人群包括一般人群、儿童和特殊人群,排放来源包括经空气排放、经水体排放和经固废排放,用地类型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迁移途径包括废气、废水和废渣。
[0016]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健康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
[0017]根据暴露特征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包括:
[0018]如果选择的健康效应是致癌效应,则获取可接受致癌风险,以及,根据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在环境介质中各暴露途径致癌因子,将可接受致癌风险和各暴露途径致癌因子作为健康效应参数,将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用于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19]如果选择的健康效应是非致癌效应,则获取可接受非致癌风险,以及,根据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在环境介质中各暴露途径参考剂量,作为健康效应参数,将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用于非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20]如果选择的健康效应是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则同时获取上述两种情况的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分别用于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和非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21]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根据环境介质和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环境介质在每个暴露途径下的暴露计算模型,包括:
[0022]如果环境介质是空气环境,暴露途径是经呼吸道,得到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经呼吸道暴露量和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经呼吸道暴露量的暴露计算模型;
[0023]如果环境介质是水体环境,暴露途径是经消化道和经皮肤接触,得到饮用地表水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摄入地表水中水产品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使用地表水时污染物经皮肤接触暴露量、饮用地下水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使用地下水时污染物经皮肤接触暴露量的暴露计算模型;
[0024]如果环境介质是土壤环境,暴露途径是经消化道、经皮肤接触和经呼吸道,得到人群暴露于建设用地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人群暴露于农用地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建设用地/农用地人群非气态污染物经呼吸道暴露量、建设用地/农用地人群表层土壤气态污染物室外经呼吸道暴露量、建设用地/农用地人群下层土壤气态污染物室外经呼吸道暴露量、建设用地人群地下层土壤气态污染物室内经呼吸道暴露量和人群建设用地/农
用地污染物经皮肤接触暴露量的暴露计算模型。
[0025]基于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暴露计算模型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包括:
[0026]基于空气环境中的多种暴露情景,根据对应的多个暴露计算模型,得到选择的健康效应的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27]基于水体环境中每种水体类型的多种暴露途径,根据对应的多个暴露计算模型,以及各暴露途径下暴露量的叠加,得到选择的健康效应的综合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28]基于土壤环境中每种用地类型的多种暴露途径,根据对应的多个暴露计算模型,以及各暴露途径下暴露量的叠加,得到选择的健康效应的综合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
[0029]基于上述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选择的待确定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以及对应筛选的环境介质,提取暴露特征;根据所述暴露特征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根据所述环境介质和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所述环境介质在每个暴露途径下的暴露计算模型,并根据暴露计算模型和所述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根据所述暴露计算模型和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提取出除所述健康效应参数之外的暴露参数并获取所述暴露参数的参数值;根据健康效应参数和暴露参数的参数值,计算出所述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作为所述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推荐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暴露特征中的排放来源,获取所述环境介质的每个排放来源的迁移转化修正系数;将所述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与对应的每个排放来源的迁移转化修正系数相乘,得到所述环境介质的污染源风险控制值,与环境介质的风险控制值一起作为所述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推荐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介质包括空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体环境;其中,空气环境包括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土壤环境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水体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所述暴露特征的提取范围包括:暴露途径、暴露人群、排放来源、用地类型和迁移途径;其中,暴露途径包括经消化道、经呼吸道和经皮肤接触,暴露人群包括一般人群、儿童和特殊人群,排放来源包括经空气排放、经水体排放和经固废排放,用地类型包括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迁移途径包括废气、废水和废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所述根据所述暴露特征和选择的健康效应,获取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包括:如果选择的健康效应是致癌效应,则获取可接受致癌风险,以及,根据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在所述环境介质中各暴露途径致癌因子,将所述可接受致癌风险和各暴露途径致癌因子作为健康效应参数,将所述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用于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如果选择的健康效应是非致癌效应,则获取可接受非致癌风险,以及,根据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在所述环境介质中各暴露途径参考剂量,作为健康效应参数,将所述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用于非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如果选择的健康效应是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则同时获取上述两种情况的健康效应参数及参数值,分别用于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和非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风险评估推荐值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环境介质和暴露特征中的暴露途径,获取所述环境介质在每个暴露途径下的暴露计算模型,包括:
如果环境介质是空气环境,暴露途径是经呼吸道,得到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经呼吸道暴露量和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经呼吸道暴露量的暴露计算模型;如果环境介质是水体环境,暴露途径是经消化道和经皮肤接触,得到饮用地表水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摄入地表水中水产品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露量、使用地表水时污染物经皮肤接触暴露量、饮用地下水时污染物经消化道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阁王丹璐李政蕾王海燕徐建李琴张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