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346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包括并排设置的实验区和气瓶间,二者之间由隔离缝、消防隔离水沟和混凝土防爆墙隔开;实验区设有试验台、试验设备、报警器、喷洒装置、气动紧急疏散口和气动除爆帘;气瓶间紧靠非道路侧设置,且非道路侧设有气动除爆帘、远非道路侧采用混凝土防爆墙结构,气瓶间内由混凝土防爆墙分隔成易燃易爆气瓶区和惰性气体气瓶区,易燃易爆气瓶区内设有报警器,且易燃易爆气瓶的上方设有水箱,气瓶间的右外侧还设有声光报警器。其有益效果是:该发明专利技术布局设计合理,安全防范措施可靠,特别适用于煤焦实验室特有的气体泄露并伴随燃爆风险高的复杂情况。复杂情况。复杂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煤焦实验室是冶金焦化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煤制焦工艺过程中对备煤系统、炼焦设备、焦处理系统、煤气净化装置、烟道废气脱硫脱硝系统等生产设施及其辅助生产设施的各种物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及其中间控制分析,主要采取物理方法、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各种原料、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鉴定。
[0003]煤焦实验室主要由实施检化验的实验区和储存分析用气体的气瓶间组成。实验区通常由煤质分析室、胶质层测定室、焦炭热反应性室、煤岩分析室、高温室、煤气净化分析室、干熄焦化验室、杂分析室、水质分析室、色谱分析室、规定液及纯水制备室、天平室、配电室、办公室、计算机数据传送室、留样间、仪器仓库及药品仓库等专业作业房间和辅助房间组成。气瓶间用于集中放置供分析仪器使用的高纯气体。因其中一些可燃气体如氢气具有燃爆风险,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气瓶间与试验区应该分开设置。
[0004]目前,现有的煤焦实验室虽然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关于建筑及防火等设计要求,有的也设置了烟感式探头、工业电视、气体报警器等安全装置,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0005]1)气瓶间通常为轻质顶棚的半敞开结构,设置在实验区非主入口侧,并采取遮阳、防晒、通风等措施,以降低燃爆事故发生的几率,但过于简陋,一旦发生气体泄露,缺乏应有的应急处置措施,存在着燃爆事故发生的隐患;
[0006]2)实验区建筑墙体尤其是与气瓶间之间的建筑墙体均为普通建筑墙体,气瓶间甚至没有建筑墙体,应对气体燃爆等突发事故能力弱,一旦发生事故对实验室实验人员及周边环境的伤害和破坏性较大;
[0007]3)实验区与气瓶间一般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二者之间相互影响较大;
[0008]4)实验区与气瓶间一般均按常规设计设置消防措施,难以应对煤焦实验室特有的气体泄露并伴随燃爆风险高的复杂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布局设计合理,安全防范措施可靠,特别适用于煤焦实验室特有的气体泄露并伴随燃爆风险高的复杂情况。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包括实验区和气瓶间;实验区与气瓶间并排单独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二者之间设有隔离缝、消防隔离水沟,且二者相邻的墙体均采用混凝土防爆墙结构;实验区内分隔成若干个专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试验台、试验设备和报警器,且试验台的上方设有喷洒装置,实验区的近道路侧设有气动紧急疏散口、非
道路侧设有气动除爆帘;气瓶间紧靠非道路侧设置,且非道路侧设有气动除爆帘、远非道路侧采用混凝土防爆墙结构,气瓶间内由混凝土防爆墙分隔成易燃易爆气瓶区和惰性气体气瓶区,易燃易爆气瓶区内设有报警器,且易燃易爆气瓶的上方设有水箱,气瓶间的右外侧还设有声光报警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喷淋头,水箱右侧下部设有入水口接长流水源,左侧上部设有满流口接消防隔离水沟,水箱始终处于满水状态。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消防隔离水沟采用混凝土结构,沿实验区与气瓶间之间及气瓶间的远非道路侧设置,始终处于满水状态。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声光报警器、气动紧急疏散口、气动除爆帘、喷洒装置和喷淋头之间信号连锁控制。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可探测实验区或气瓶间内的可燃粉尘超标或可燃气体泄露异常信号并触发声光报警器报警。
[0016]进一步的,所述气动紧急疏散口、气动除爆帘均采用气动控制,在断电情况下可通过气体压力打开。
[0017]进一步的,所述气瓶间为采用混凝土和栏杆门构成的半敞开结构,气瓶间的易燃易爆气瓶区和惰性气体气瓶区分别设有栏杆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实验区与气瓶间并排单独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二者之间设有隔离缝、消防隔离水沟,且二者相邻的墙体均采用混凝土防爆墙结构,提高了应对气体燃爆等突发事故的能力;
[0020]2)气瓶间为采用混凝土和栏杆门构成的半敞开结构,气瓶间内的易燃易爆气瓶区和惰性气体气瓶区由混凝土防爆墙分隔,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增加了水箱喷淋头、报警器、气动除爆帘等应有的应急处置措施,降低了燃爆事故隐患发生几率;
[0021]3)气动除爆帘采用气动控制,在断电情况下可通过气体压力打开,可消减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
[0022]4)气动紧急疏散口采用气动控制,在断电情况下可通过气体压力打开,实验室工作人员逃生通道进一步畅通;
[0023]5)布局设计合理,安全防范措施可靠,特别适用于煤焦实验室特有的气体泄露并伴随燃爆风险高的复杂情况。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中A

A剖向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的信号连锁示意原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图中:1

混凝土防爆墙 2

消防隔离水沟 3

水箱 4

气动紧急疏散口5

气动除爆帘 6

栏杆门 7

声光报警器 8

报警器 9

试验设备 10

试验台11

隔离缝 12

易燃易爆气
瓶 13

惰性气体瓶 14

实验区 15

气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32]见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包括实验区14和气瓶间15;实验区14与气瓶间15并排单独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二者之间设有隔离缝11、消防隔离水沟2,且二者相邻的墙体均采用混凝土防爆墙1结构;实验区14内分隔成若干个专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试验台10、试验设备9和报警器8,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区和气瓶间;实验区与气瓶间并排单独设置在道路的一侧,二者之间设有隔离缝、消防隔离水沟,且二者相邻的墙体均采用混凝土防爆墙结构;实验区内分隔成若干个专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试验台、试验设备和报警器,且试验台的上方设有喷洒装置,实验区的近道路侧设有气动紧急疏散口、非道路侧设有气动除爆帘;气瓶间紧靠非道路侧设置,且非道路侧设有气动除爆帘、远非道路侧采用混凝土防爆墙结构,气瓶间内由混凝土防爆墙分隔成易燃易爆气瓶区和惰性气体气瓶区,易燃易爆气瓶区内设有报警器,且易燃易爆气瓶的上方设有水箱,气瓶间的右外侧还设有声光报警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煤焦实验室布局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喷淋头,水箱右侧下部设有入水口接长流水源,左侧上部设有满流口接消防隔离水沟,水箱始终处于满水状态。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毕成隋东宇张媛媛鹿欣赵虎徐作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