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42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法。随着跟踪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大领域的使用,传统的基于单探测器的跟踪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任务需求,特别是针对存在较多数据干扰时,单一探测器如果出现数据错误,则可能导致跟踪任务的失败。因此,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分布式协同的思想引入到传统的跟踪算法中。一方面,由于分布式算法有着鲁棒性较高的特点,因此可以有效的提升了跟踪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数据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设计了自适应机制,进一步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统工作的稳定性。统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跟踪、分布式多智能体协同
,具体涉及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算法。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网络来源于传感器网络系统,分布式是相对于中心式网络而言的,在中心式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需要将数据共享给中心处理单元,由中心处理单元进行数据计算处理,这样的网络搭建相对较容易,且在各个领域被广泛的使用。但是中心式网络存在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网络的鲁棒性较低,网络往往会因为中心节点的损坏导致网络的崩溃,进而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工作。针对中心式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而有了分布式网络的出现,在分布式网络中去除了中心节点的概念,节点之间相互共享数据,在每个节点的本地通过数据融合,得到网络状态估计量,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网络的鲁棒性。
[0003]分布式网路中提到的协作的思想,不仅可以使用在传感器网络中,在智能体网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每个智能体设备在网络中共享数据,进而使得整个智能体设备可以有更强的鲁棒性,也有更强的可扩展性。智能体的种类繁多,被广泛的使用在众多不同的领域(比如:环境监控、地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kalman算法作为工作的基础,在kalman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分布式自适应协同,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步骤(1)、协同跟踪算法参数初始化,在本步骤中涉及到ψ
k,i
以及P
k,i
参数的初始化;P
k,i
=P
k,i|i
‑1其中,表示系统上一时刻的状态估计量,P
k,i
表示当前时刻的状态估计协方差,ψ
k,i
表示系统中间估计,在后续步骤中会更新这一参数;步骤(2)、根据协同跟踪算法参数ψ
k,i
的误差变化设计自适应融合权重函数,计算融合权重;步骤(3)、增量更新过程,多个探测器之间通过通信共享数据,每个探测器通过获取的数据更新本地参数;步骤(4)、数据融合,每个探测器在分布式网络共享本地参数,同时获取其他传感器的本地参数并进行数据融合;步骤(5)、协同跟踪算法参数P
k,i+1|i
更新;步骤(6)、协同跟踪算法进入下一轮迭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协同跟踪算法是迭代算法,通过对上一轮迭代中得到数据的更新可以得到新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探测器自适应协同跟踪方算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舒蔚王愿康王志文周书宇孙杭毛耀张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