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黄酮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321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黄酮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黄酮类化合物根皮素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黄酮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新生物碱化合物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甲型H1N1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其遗传物质为RNA。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药物有金刚烷胺类和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虽然上述药物具有抗H1N1病毒功效,但是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亟需寻找安全、低毒副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天然产物一直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从自然界中寻找具有抑制H1N1病毒作用的活性成分对于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0003]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是酢浆草科阳桃属植物,杨桃营养价值丰富,还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酚类化合物、挥发油、花青素等活性物质。目前未见有杨桃中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成分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生物碱成分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并提供其制备方法,以及提供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生物碱成分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或其酯化衍生物,其结构如式(Ⅰ)表示:
[0006][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生物碱成分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由本专利技术人首次从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各个组织部位的干品或鲜品中分离获得,具体部位可以是果皮、果肉。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生物碱成分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经体外药理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抗H1N1病毒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为8.916μM。所述的新黄酮糖苷类成分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或其药用盐、或其酯化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
[0009]本专利技术的新黄酮糖苷类成分根皮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或其酯化衍生物,其结构如式(Ⅰ)所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皮素3'

C

(2

O

trans

p

香豆酰基
‑3‑
O

β

D

葡萄糖基)

β

D

岩藻糖基

6'

O

(2

O

β

D

岩藻糖基)

α

L

阿拉伯呋喃糖苷是从杨桃中分离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a.提取物制备:将杨桃切碎后用乙醇水溶液浸提,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去除有机溶剂后得到提取物浸膏;b.分离纯化:提取物浸膏经正相硅胶柱层析,用氯仿/甲醇从体积比100:0至60:40梯度洗脱,收集氯仿/甲醇体积比80:20洗脱的组分F10,组分F10采用ODS

A中压柱层析,用甲醇/水醇从体积比10:90至70:30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30:70洗脱的组分F10

14,流份F10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栩超李英华朱冰张瑞芬贾炜池建伟黄菲马勤赵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