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精华技术

技术编号:388944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美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精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美白化合物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精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美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精华。

技术介绍

[0002]亚洲女性普遍属于偏黄的肌质,但传统文化推崇美较为白皙的肤色,因此美白精华已经成为各大厂家以及众多年轻女性必备的保养品。
[0003]美白产品的原理主要是抑制人体酪氨酸酶来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市场上的美白化妆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但很多化妆品中均含有重金属成分,使用时,短期内会达到一定的美白效果,但是皮肤会对此产生一定依赖性,一旦不用,皮肤会变得暗沉,长出很多的斑。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妆品对皮肤也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0004]皮肤衰老的形式主要为自然衰老(即内源性衰老)和光老化(即外源性衰老),自然衰老主要由机体遗传因素引起,限于全身部位,明显特征为皱纹和松弛,并出现色素沉着等现象。光老化主要是紫外线损害累积所致的皮肤衰老,是自然衰老和紫外线照射共同作用的结果,限于皮肤暴露部位,主要特征为皮肤粗糙无光泽,走稳加粗加深,色素沉着加深,皮肤微循环变差,弹性组织变形,表皮表现为清除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合成能力及免疫力下降,真皮厚度变薄、易发生过敏发炎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美白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得的美白精华,各组分相互配合,提高皮肤水分含量,增强美白效果,抑制黑色素分泌,对皮肤起到很好的抗光氧老化的作用,共同起到很好的美白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美白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述结构:
[0008][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美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熊果苷和水杨酸反应制得。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熊果苷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1:5

5.1。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的催化剂为浓硫酸。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0

170℃,时间为3

5h。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1摩尔当量的熊果苷、5

5.1摩尔当量的水杨酸溶于甲苯中,加热至150

170℃,滴加浓硫酸,搅拌反应3

5h,加入等体积的水,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美白化合物。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美白精华,含有上述的美白化合物。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美白化合物3

5份、柠檬酸钠0.1

0.2份、甘油3

7份、丁二醇2

4份、白藜芦醇0.05

2份、卡波姆0.1

0.6份、黄原胶0.2

0.8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0.5

1.2份、甜菜碱0.01

0.06份、香精0.1

0.2份和水70

90份。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的美白精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将甘油、丁二醇、白藜芦醇、黄原胶、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甜菜碱和水加热搅拌溶解,混合均匀;
[0018](2)向步骤(1)体系中添加卡波姆和香精,搅拌混合均匀;
[0019](3)降温向步骤(2)体系中加入美白化合物,搅拌溶解,加入柠檬酸钠,均质,冷却至室温,制得美白精华。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70

80℃,步骤(3)中降温至温度为35

45℃,所述均质的条件为5000

7000r/min均质3

5min。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美白化合物包含有熊果苷和水杨酸,制得的美白化合物有很好的美白消炎效果,同时,避免了水杨酸单独使用对皮肤的刺激性,熊果苷单独使用的稳定性差等,制得的美白化合物刺激性小,美白效果佳,还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的效果,能够抑制酪胺酸酶产生黑色素,稳定性好。
[0022]本专利技术美白精华中甘油和丁二醇能够起到很好的吸湿效果。
[0023]柠檬酸钠是一种很好的pH调节剂,起到调节精华pH的作用,使得精华为弱碱性,不损害皮肤。
[0024]有机渗透质甜菜碱促进肌肤透皮吸收技术。通过对角质层的渗透来达到保护细胞的渗透平衡,从而增加表层肌肤的含水量的作用。
[0025]白藜芦醇为抗氧剂,对皮肤起到很好的抗光氧老化的作用,与美白化合物协同,起到很好的美白作用。
[0026]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美白精华各组分相互配合,提高皮肤水分含量,增强美白效果,抑制黑色素分泌,对皮肤起到很好的抗光氧老化的作用,共同起到很好的美白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美白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制备例1
[0031]如图1,美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0.1mol熊果苷、0.5mol水杨酸溶于200mL甲苯中,加热至150℃,滴加0.5mL浓硫酸,搅拌反应3h,加入等体积的水,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美白化合物,收率为90.2%。ESI

MS计算值:C
47
H
37
O
17
(M+H)+873.20,实测值:873.2。
[0032]核磁结果:1H NMR(300MHz,CDCl3)δ7.97(t,1H),7.82(m,4H),7.34(dd,1H),7.29(m,4H),7.02(d,2H),6.97(m,1H),6.92(m,4H),6.84

6.88(m,7H),6.39(d,1H),5.25(dd,1H),5.16(dd,1H),5.0(br,5H),4.78(m,1H),4.65(dd,1H),4.38(d,2H)。
[0033]制备例2
[0034]如图1,美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述结构: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熊果苷和水杨酸反应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熊果苷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1:5

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催化剂为浓硫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0

170℃,时间为3

5h。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1摩尔当量的熊果苷、5

5.1摩尔当量的水杨酸溶于甲苯中,加热至150

170℃,滴加浓硫酸,搅拌反应3

5h,加入等体积的水,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美白化合物。7.一种美白精华,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化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白精华,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美白化合物3

5份、柠檬酸钠0.1

0.2份、甘油3

7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宏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