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泵压缩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296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储液部,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的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连通或断开,以在出液口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时,使容纳腔内的制冷剂流至储液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储液部内留存的冷却剂液体逐渐减少而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的问题。成威胁的问题。成威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4G的大量应用以及5G的逐渐普及,各种数据处理设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对空调设备的制冷量和节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过渡季节和寒冷冬季的室外自然冷源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能大幅度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费用,常见的是采用氟泵空调,在冬季启用氟泵模式,停止压缩机的运行利用氟泵驱动冷却剂实现热管制冷运行,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费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属于复合系统,氟泵热管系统与压缩制冷系统共用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一些共用的冷却剂管道、系统零部件等。
[0003]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在氟泵热管模式下,蒸发器出口的冷却剂气体可能携带有大量的未蒸发完毕的冷却剂液体,这些冷却剂液体在进入冷凝器之前的气体管道上容易出现堆积导致堵液问题,从而阻挡冷却剂气体在某些通道上的流通,因此会影响到冷凝器的分气均匀性和换热效率;堵液还会影响氟泵热管循环的流动阻力,容易破坏氟泵的稳定性运行。因此有必要把蒸发器出口的冷却剂液体截留下来不让其返回冷凝器,然而,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部(10),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的储液腔(11)和与所述储液腔(11)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12);气液分离器(20),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具有容纳腔(211)和与所述容纳腔(211)相连通的出液口(212),所述出液口(212)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连通或断开,以在所述出液口(212)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时,使所述容纳腔(211)内的制冷剂流至所述储液腔(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管(30),所述第一连接管(3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出液口(212)与所述容纳腔(21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第一控制阀(4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0)上,以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30)的通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0)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件(5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50)用于检测第一极限液位;第二液位检测件(6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60)用于检测第二极限液位,所述第二极限液位高于所述第一极限液位;控制器,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50)、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60)和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当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件(60)检测到所述容纳腔(211)内的液位升至所述第二极限液位时发送第一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当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50)检测到所述容纳腔(211)内的液位降至所述第一极限液位时发送第二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为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位于所述容纳腔(211)内,以使所述浮球阀根据所述容纳腔(211)内的液位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30)的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压缩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林海佳赖桃辉康建李蓉任启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