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95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安全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包括第一排液管、U形管、第二排液管、冷凝水输送管及渗透装置,所述渗透装置包括渗透壳体、由渗透壳体的内侧壁围设而成的渗透腔及设置于渗透腔内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U形管经由渗透腔与冷凝水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经由U形管与第二排液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安全阀的使用寿命及减少安全阀的安全隐患。透水混凝土层不但能对冷凝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冷凝水输送管排出的冷凝水中的杂质或有害物质,透水混凝土层还能对U形管流动至渗透腔内的蒸汽进行阻挡,避免蒸汽直接通过冷凝水输送管排放出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汽安全阀
,尤其是指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安全阀是作为一种常用的安全附件,在承压类特种设备中普遍使用,经常安装在锅炉、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上。当设备超压运行时,安全阀立即开启,起到紧急泄压的作用,因此安全阀可靠工作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安全阀一般竖直安装在设备顶部,其出口会引出一条管道,将泄放介质引导室外或者高处,泄放管管口一般高于安全阀位置,当泄放介质为水蒸汽时,水蒸气常常在泄放过程中冷凝,受重力作用冷凝水会倒流至安全阀出口并在此处聚集,聚集的冷凝水会造成安全阀安全阀体和阀芯装置腐蚀,另外,水中杂质浓缩常常造成阀体接触面损伤,加速安全阀失效。安全阀是承压设备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安全阀失效,将给特种设备的安全造成巨大隐患。一旦设备超压而安全阀又不能起泄压的作用,可能引发设备因超压爆炸甚至更大危害。
[0003]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404913.8、专利申请名称为一种供热管道冷凝水收集排放结构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所述U形管道的中部连接有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端连接所述冷凝水收集器,并且所述排水管在U形管道与冷凝水收集器之间设置有减压阀;所述冷凝水收集器包括有罐体以及内置于所述罐体内并连接所述排水管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延伸至罐体内腔的底部,所述罐体中部设置有高度高于集水管出口高度的溢流口,所述罐体的上侧连接有泄压阀,并且该液压阀的高度高于溢流口。此专利申请中的冷凝水收集器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缺少对冷凝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排出的冷凝水内含有杂质或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0004]另外,部分现有的冷凝水收集排放结构存在需要手动排放冷凝水或者冷凝水排放不干净的问题,冷凝水收集排放结构的自动化程度低,冷凝水收集排放结构的冷凝水排放效率低。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包括第一排液管、U形管、第二排液管、冷凝水输送管及渗透装置,所述渗透装置包括渗透壳体、由渗透壳体的内侧壁围设而成的渗透腔及设置于渗透腔内的透水混凝土层;所述U形管经由渗透腔与冷凝水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经由U形管与第二排液管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液管、U形管和第二排液管为一体式构造。
[0009]进一步地,所述渗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渗透腔内的多孔陶瓷层,所述多孔陶瓷层
位于透水混凝土层的下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渗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渗透腔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渗透腔的内侧壁与透水混凝土层之间的间隙。
[0011]进一步地,所述渗透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渗透腔内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渗透腔的内侧壁与多孔陶瓷层之间的间隙。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排液管远离U形管的一端的连接件及设置于连接件上的连接孔。
[0013]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所述U形管的最低点与渗透腔连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提高安全阀的使用寿命及减少安全阀的安全隐患。透水混凝土层不但能对冷凝水中的杂质或有害物质进行初步过滤,减少冷凝水输送管排出的冷凝水中的杂质或有害物质,使得本技术更为环保,透水混凝土层还能对U形管流动至渗透腔内的蒸汽进行阻挡,避免蒸汽直接通过冷凝水输送管排放出来,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第一排液管;2、第二排液管;3、U形管;4、冷凝水输送管;5、渗透装置;6、渗透壳体;7、渗透腔;8、透水混凝土层;9、多孔陶瓷层;10、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连接件;1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0]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包括第一排液管1、U形管3、第二排液管2、冷凝水输送管4及渗透装置5,所述渗透装置5包括渗透壳体6、由渗透壳体6的内侧壁围设而成的渗透腔7及设置于渗透腔7内的透水混凝土层8;所述U形管3经由渗透腔7与冷凝水输送管4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1经由U形管3与第二排液管2连通。
[0021]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液管1、U形管3和第二排液管2为一体式构造;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排液管1的一端与安全阀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1的另一端与U形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U形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液管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液管2的另一端与外部泄放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1和第二排液管2平行于水平面安装,所述渗透装置5装设于U形管3的下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安全阀后输送至第一排液管1内,蒸汽依次流经U形管3和第二排液管2,最后经由外部泄放管排出。蒸汽在外部泄放管内容易形成冷凝水,外部泄放管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第二排液管2内,第二排液管2内的冷凝水能流入U形管3内,位于U形管3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输送至渗透腔7内,渗透腔7内的冷凝水流经透水混凝土层8后从冷凝水输送管4排出,从而有效避免冷凝水回流至安
全阀内,从而提高了安全阀的使用寿命及减少了安全隐患。透水混凝土层8可采用现有的多孔混凝土或无砂混凝土制成,其具有优秀的散热性和透水性,冷凝水能快速通过透水混凝土层8并经由冷凝水输送管4排出,透水混凝土层8不但能对冷凝水中的杂质或有害物质进行初步过滤,从而减少冷凝水输送管4排出的冷凝水中的杂质或有害物质,使得本技术更为环保,透水混凝土层8还能对U形管3流动至渗透腔7内的蒸汽进行阻挡,避免蒸汽直接通过冷凝水输送管4排放出来,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2]进一步地,所述渗透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渗透腔7内的多孔陶瓷层9,所述多孔陶瓷层9位于透水混凝土层8的下方。
[002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渗透腔7内的冷凝水依次流经透水混凝土层8和多孔陶瓷层9后,再经由冷凝水输送管4排出。多孔陶瓷层9可采用现有的多孔陶瓷制成,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气孔率高和良好的生物及化学相容性等优点,通过多孔陶瓷层9进一步对流经的冷凝水进行导流和过滤,进一步提高了冷凝水的排放和净化效率。
[0024]进一步地,所述渗透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渗透腔7内的第一密封圈10,所述第一密封圈10用于密封渗透腔7的内侧壁与透水混凝土层8之间的间隙。
[0025]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液管(1)、U形管(3)、第二排液管(2)、冷凝水输送管(4)及渗透装置(5),所述渗透装置(5)包括渗透壳体(6)、由渗透壳体(6)的内侧壁围设而成的渗透腔(7)及设置于渗透腔(7)内的透水混凝土层(8);所述U形管(3)经由渗透腔(7)与冷凝水输送管(4)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1)经由U形管(3)与第二排液管(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液管(1)、U形管(3)和第二排液管(2)为一体式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渗透腔(7)内的多孔陶瓷层(9),所述多孔陶瓷层(9)位于透水混凝土层(8)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阀泄放管自动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旭蔡延彬胡柱强张清华殷彦斌李文振罗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