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92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车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分别形成有适于支撑电池包的支撑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架组件通过将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并在第一框架与连接梁之间设置第一缓冲件、在第二框架与连接梁之间设置第二框架,实现增强支架组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提升了支架组件的抗形变能力,从而解决了电池包框架、车架及电池包框架与车架的连接处,易受力产生永久形变,造成整车通过性与安全性差的问题。安全性差的问题。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商用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目前的电动商用车车型为了增大续航里程,一般会搭载大电量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框架为安装动力电池提供了重要作用。动力电池通常采用侧挂或者后背的方式固定在底盘上,其中,针对侧挂式固定动力电池,一般会采用动力电池包带电池框架挂接到车辆底盘纵梁上的方案。
[0003]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电池包会随车辆行驶产生摆动,在电池包的重力作用下,电池框架、车架及电池框架与车架的连接处,易受力产生永久形变,造成整车通过性与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架组件。根据本技术的支架组件通过将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并在第一框架与连接梁之间设置第一缓冲件、在第二框架与连接梁之间设置第二框架,实现增强支架组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并提升了支架组件的抗形变能力,从而解决了电池包框架、车架及电池包框架与车架的连接处,易受力产生永久形变,造成整车通过性与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支架组件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的支架组件包括:车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分别形成有适于支撑电池包的支撑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二框架。
[0007]本技术通过设置车架、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连接梁、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将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且将第一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梁与第一框架、第二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梁与第二框架,使得连接梁与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间的连接处的强度和整体支架组件的结构刚度增大,从而提升了支架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第一缓冲件可以增大连接梁与第一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并分散缓解第一框架及连接梁上受到的作用力,第二缓冲件可以增大连接梁与第二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并分散缓解第二框架及连接梁上受到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架组件的整体结构刚度及强度,进一步增强了支架组件的抗形变能力,延长了支架组件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省了经济成本,且提高了电池包及车辆的安全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分别构造为长
度可调的支撑杆。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同侧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相连,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同侧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第一框架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第二框架铰链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梁上形成有铰链连接点,所述铰链连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铰链连接,所述铰链连接点设置于所述连接梁的中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均包括:缸体,缸体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缸体适于与所述连接梁或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可选择地相对所述缸体移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支架组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缸体上且适于检测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的阻力。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支架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和控制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缸体和/或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的阻力。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磁件和第二电磁件,所述第一电磁件与所述第二电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所述第一电磁件与所述第二电磁件的磁极相同以为所述缸体与所述活塞之间提供阻力。
[0016]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7]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组件,因此,该车辆中的支架组件设置有连接梁、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以提升支架组件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并且支架组件能够通过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分散缓解其受到的外界作用力,从而增强了支架组件的抗形变能力,延长了支架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组件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及压力传感器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支架组件1;
[0024]车架11,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13,电池包18,电源19;
[0025]连接梁14,铰链连接点141;
[0026]第一缓冲件151,第一缸体1511,第一活塞1512,第二缓冲件152,第二缸体1521,第二活塞1522;
[0027]压力传感器16,应变片161;
[0028]第一电磁件171,第二电磁172,控制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商用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目前的电动商用车车型为了增大续航里程,一般会搭载大电量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框架为安装动力电池提供了重要作用。动力电池通常采用侧挂或者后背的方式固定在底盘上,其中,针对侧挂式固定动力电池,一般会采用动力电池包带电池包框架挂接到车辆底盘纵梁上的方案。
[0031]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电池包会随车辆行驶而颠簸摆动,在电池包的重力作用下,电池包框架、车架及电池包框架与车架的连接处,易受力产生永久形变,造成整车通过性与安全性差。
[0032]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组件1。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上分别形成有适于支撑电池包的支撑部;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第二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分别构造为长度可调的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同侧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相连,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同侧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第一框架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和所述第二框架铰链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上形成有铰链连接点,所述铰链连接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张宏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