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70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包含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两个第一脱模组件、两个第二脱模组件,上模板底部设有第一模槽,第一模槽两侧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上嵌合有抵接在上模仁侧壁的第一压板,下模板顶部设有第二模槽,第二模槽两侧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上嵌合有抵接在下模仁侧壁的第二压板,第一脱模组件包含第一行位、第一侧模镶件、连接在第一压板上的第一斜导杆,第一行位上设有第一斜导孔,第二脱模组件包含第二行位、第二侧模镶件、连接在上模板上的第二斜导杆,第二行位上设有第二斜导孔,可以缩短第一斜导杆的长度,减少对模具内空间的占用,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设计难度。设计难度。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指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一种用于制作塑胶产品的工具,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的产品。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后需要进行脱模操作,行位是模具内的一种组件,常用作抽芯脱模的作用,对于形状复杂的产品,其模具上会设置多个行位结构,造成模具结构复杂,增加了设计难度,模具成本高,工作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简化模具结构,提高模具工作稳定性。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要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包含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上模板底部设置有供上模仁嵌合的第一模槽,第一模槽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上嵌合有与第一容纳槽匹配的第一压板,第一压板抵接在上模仁侧壁,下模板顶部设置有供下模仁嵌合的第二模槽,第二模槽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二容纳槽,第二容纳槽上嵌合有与第二容纳槽匹配的第二压板,第二压板抵接在下模仁侧壁,下模板顶部围绕下模仁设置有两个第一脱模组件和两个第二脱模组件,第一脱模组件包含滑动连接在下模板顶部的第一行位、固定连接在第一行位一端的第一侧模镶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板上的第一斜导杆,第一行位上设置有与第一斜导杆匹配的第一斜导孔,第一斜导杆插设于第一斜导孔上,第二脱模组件包含滑动连接在下模板顶部的第二行位、固定连接在第二行位一端的第二侧模镶件、固定连接在上模板上的第二斜导杆,第二行位上设置有与第二斜导杆匹配的第二斜导孔,第二斜导杆插设于第二斜导孔上,上模板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相对应的第三容纳槽,上模座和上模板侧壁设置有第四容纳槽,第四容纳槽上装设有电控装置。
[0005]优选地,下模板顶部四侧均设置有滑槽,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均设置于滑槽上,滑槽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内侧壁设置有限位台阶,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台阶匹配的限位槽口,限位台阶合在限位槽口上。
[0006]优选地,滑槽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限位块之间的垫板,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底部均邻接于垫板顶部,垫板上贯穿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滑槽底部的卡位件,卡位件顶部设置有卡位条,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底部并列设置有两条与卡位条匹配的卡槽。
[0007]优选地,下模板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含活动设置于下模板和下模座之间的顶板、若干固定连接在顶板顶部的顶针,顶针贯穿设置于下模板和下模仁上。
[0008]优选地,下模座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置有接触传感器,顶板一侧贯穿设置有与接触传感器的触头相对应的插杆,当顶板复位时,插杆底端与接触传感器的触头接触。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设置独特的装配结构,分别在第一模槽和第二模槽一侧设置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方便上模仁和下模仁的拆装,分别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上模仁和下模仁施压,提高上模仁和下模仁的装配稳定性,将第一脱模组件的第一斜导杆装设在第一压板上,可以缩短第一斜导杆的长度,减少对模具内空间的占用,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设计难度,将电控装置装设在第四容纳槽上,缩小模具体积,降低模具设计及制造成本,合模后的第三容纳槽可合在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上,防止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活动,提高模具工作稳定性,确保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例示了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例示了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例示了本技术下模板、下模仁、上模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例示了本技术下模板、下模仁、上模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例示了本技术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例示了本技术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例示了本技术第一行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例示了本技术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号说明:上模座1、第四容纳槽100、电控装置101、上模板2、第一模槽20、第一容纳槽21、第一压板22、第三容纳槽23、上模仁3、下模仁4、下模板5、第二模槽50、第二容纳槽51、第二压板52、滑槽53、限位块54、限位台阶540、垫板55、卡位件56、卡位条57、下模座6、凹槽60、接触传感器61、插杆62、第一脱模组件7、第一行位70、第一斜导孔700、限位槽口701、卡槽702、第一侧模镶件71、第一斜导杆72、第二脱模组件8、第二行位80、第二斜导孔800、第二侧模镶件81、第二斜导孔82、顶出机构9、顶板90、顶针9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1]参考图1

图8。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包含上模座1、上模板2、上模仁3、下模仁4、下模板5、下模座6,上模板2底部设置有供上模仁3嵌合的第一模槽20,第一模槽20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1,第一容纳槽21上嵌合有与第一容纳槽21匹配的第一压板22,第一压板22抵接在上模仁3侧壁,下模板5顶部设置有供下模仁4嵌合的第二模槽50,第二模槽50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二容纳槽51,第二容纳槽51上嵌合有与第二容纳槽51匹配的第二压板52,第二压板52抵接在下模仁4侧壁,下模板5顶部围绕下模仁4设置有两个第一脱模组件7和两个第二脱模组件8,第一脱模组件7包含滑动连接在下模板5顶部的第一行位
70、固定连接在第一行位70一端的第一侧模镶件71、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板22上的第一斜导杆72,第一行位70上设置有与第一斜导杆72匹配的第一斜导孔700,第一斜导杆72插设于第一斜导孔700上,第二脱模组件8包含滑动连接在下模板5顶部的第二行位80、固定连接在第二行位80一端的第二侧模镶件81、固定连接在上模板2上的第二斜导杆82,第二行位80上设置有与第二斜导杆82匹配的第二斜导孔800,第二斜导杆82插设于第二斜导孔800上,上模板2底部设置有与第一行位70和第二行位80相对应的第三容纳槽23,上模座1和上模板2侧壁设置有第四容纳槽100,第四容纳槽100上装设有电控装置101。
[0023]具体使用原理为:分别在第一模槽20和第二模槽50一侧设置第一容纳槽21和第二容纳槽51,方便上模仁3和下模仁4的拆装,分别通过第一压板22和第二压板52对上模仁3和下模仁4施压,提高上模仁3和下模仁4的装配稳定性,将第一脱模组件7的第一斜导杆72装设在第一压板22上,可以缩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行位抽芯脱模模具,包含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底部设置有供所述上模仁嵌合的第一模槽,所述第一模槽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上嵌合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匹配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抵接在所述上模仁侧壁,所述下模板顶部设置有供所述下模仁嵌合的第二模槽,所述第二模槽的两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上嵌合有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匹配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抵接在所述下模仁侧壁,所述下模板顶部围绕所述下模仁设置有两个第一脱模组件和两个第二脱模组件,所述第一脱模组件包含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模板顶部的第一行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行位一端的第一侧模镶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板上的第一斜导杆,所述第一行位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导杆匹配的第一斜导孔,所述第一斜导杆插设于所述第一斜导孔上,所述第二脱模组件包含滑动连接在所述下模板顶部的第二行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位一端的第二侧模镶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板上的第二斜导杆,所述第二行位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导杆匹配的第二斜导孔,所述第二斜导杆插设于所述第二斜导孔上,所述上模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位和所述第二行位相对应的第三容纳槽,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上模板侧壁设置有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上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廸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