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247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包括模具单体,模具单体内设置有管材过孔,管材过孔包括沿管材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渡段和稳定段,且沿管材移动的方向,过渡段的内径逐渐减小至与稳定段直径相适配;模具单体包括芯模和口模,芯模和口模之间设置有锥环形面流道,锥环形面流道与管材过孔同轴设置,锥环形面流道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进料端、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料端,进料端连接有进料通道。本申请管材挤出模具在模具单体中部设置管材过孔,管材加工时,物料通过锥环形面流道挤出至通过管材过孔的管材表面,由于管材的相邻层分别经过不同的挤出通道,便于挤出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功能层,不同功能层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不同功能层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不同功能层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挤出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材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由二层以上不同材质通过一次或多次挤出包覆而成的塑料管材被称为多层复合管材,这种管材具备多项性能能够满足特殊工作环境下的要求。
[0003]例如,为了适应特殊工作环境的需要,可以选择包括基管(可以为市面上任何一种塑料的管材)

胶水层

evoh(阻氧层)

胶水层

PE层的五层管材,常规的挤出管材在正常挤出多层管材过程中都是共用流道,因为每层材料属性不同经常发生每层较厚不均匀,有出现混色截流导现象相互干涉,导致有些涂层缺胶。
[0004]同时,现有挤出模具通常需要操作人员逐步一层一层的对管材塑胶层壁厚进行同心度的调节,这往往会耗费较长时间,并会产生较多的调机废料,造成人工、时间、原材料的浪费;另外,现在技术中共挤模具只能调共用流道的壁厚不能针对每层单独调节壁厚,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其能够克服共用流道由于每层材料性质差异导致出现相互干涉、混色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包括模具单体,所述模具单体内设置有管材过孔,所述管材过孔包括沿管材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渡段和稳定段,且沿管材移动的方向,所述过渡段的内径逐渐减小至与所述稳定段直径相适配;
[0008]所述模具单体包括芯模和口模,所述芯模和口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管材过孔内管材表面挤出物料的锥环形面流道,所述锥环形面流道与管材过孔同轴设置,所述锥环形面流道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进料端、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料端,所述进料端连接有进料通道。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环形面流道进料端内凹设置有建压环形流道,所述建压环形流道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同轴设置。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压环形流道设置在芯模上,所述建压环形流道的径向截面为半圆形且半径为所在处锥环形面流道宽度的2

3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环形面流道的出料方向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管材过孔出管段的直径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出料端的内径相适配。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芯模上设置有内环形定位面,所述口模上设置有外环形定位面,所述内环形定位面和外环形定位面相互贴合且均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同轴设置。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通道的出料口位于锥环形面流道内,所述出料口沿所述锥环形面流道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通道包括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和出料口之间通过支路通道连通,所述主通道的进料口设置在模具单体的周面上。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口模包括设置在锥环形面流道外侧的第一安装环,所述芯模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环位置和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通过螺丝和/或销钉可拆卸连接。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环和/或第二安装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分离槽,所述分离槽的槽口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环和/或第二安装环的周面上。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单体有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所述模具单体同轴设置;所述模具单体一个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凹槽,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的限位凸台。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18]本申请管材挤出模具在模具单体中部设置管材过孔,管材加工时,物料通过锥环形面流道挤出至通过管材过孔的管材表面,由于管材的相邻层分别经过不同的挤出通道,便于挤出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功能层,不同功能层之间也不会相互干涉。
[0019]本申请中的管材过孔包括过渡段和稳定段,过渡段可以实现对通过管材的导向作用,而稳定段与穿过其的管材外径相适配,起到对管材的稳定作用,有利于与锥环形面流道内物料均匀挤出至管材外表面。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中模具单体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中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中口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中模具单体的截面图;
[0025]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建压环形流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27]图7为本申请中四个模具单体同轴设置组成模具的爆炸图。
[0028]图标:100

模具单体;110

管材过孔;111

稳定段;112

过渡段;120

芯模;121

第二安装环;122

内环形定位面;130

口模;131

第一安装环;132

外环形定位面;140

锥环形面流道;150

进料通道;151

主通道;152

支路通道;160

建压环形流道;170

限位凹槽;180

限位凸台;191

螺丝;192

销钉;193

分离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
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单体,所述模具单体内设置有管材过孔,所述管材过孔包括沿管材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渡段和稳定段,且沿管材移动的方向,所述过渡段的内径逐渐减小至与所述稳定段直径相适配;所述模具单体包括芯模和口模,所述芯模和口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向管材过孔内管材表面挤出物料的锥环形面流道,所述锥环形面流道与管材过孔同轴设置,所述锥环形面流道直径较大的一端为进料端、直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料端,所述进料端连接有进料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进料端内凹设置有建压环形流道,所述建压环形流道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建压环形流道设置在芯模上,所述建压环形流道的径向截面为半圆形且半径为所在处锥环形面流道宽度的2

3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的出料方向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的轴线平行,所述管材过孔出管段的直径与所述锥环形面流道出料端的内径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上设置有内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彪吕爱龙陆伟华钟培勇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