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30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氧化池、沉淀池以及生物滤池;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输入管,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一生物悬浮填料,所述厌氧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氧化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机构,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二生物悬浮填料,所述氧化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生物滤池内部形成有上下分布的生物过滤区与曝气硝化区,所述曝气硝化区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机构,所述生物过滤区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沉淀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曝气硝化区连通,所述生物过滤区在高液位处设置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废水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稳定。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提取物是指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从以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某种或某些具有特殊效果的物质,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其原料涵盖森林植物、草原植物、农业栽培植物和海洋植物等。其产品可分为生物碱、苷类、单宁、精油、树脂、毒性蛋白、酯类、酮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药、食品添加剂、功能食品、日用化学品、植物源的农药和兽药等。
[0003]植物提取企业以植物为原料,经粉碎、浸提、精制等工序而得到目标产物,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天然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其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糖类和蛋白质等各种植物天然产物,以及分离纯化过程中的各种有机溶剂等。植物提取企业排放出的废水主要来源有以下几部分:前处理车间清洗原料废水,提取车间提取废水和部分提取液以及过滤后的污水,浓缩制剂车间废水,蒸汽冷凝水和处理离子交换树脂酸碱液的中和水,罐体清洗、管道及地面冲洗水。
[0004]植物提取物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通常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之一,因提取物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而差异较大,水质波动较大,COD可高达16000mg/L,BOD可达5500mg/L。
[0005]随着植物提取业的发展,其消耗的水资源越来越大,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废水如果不治理,不仅它自身成为了一种不能再利用的被浪费了的资源,而且,不经治理直接排放,势必严重污染自然水体,使有限的可利用水资源更加匮乏,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生物法,工艺存在着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甚至由于废水的难降解性和毒性而无法运行的问题,而物化处理工艺效果非常有限,存在着成本高,难以达标排放的缺点。
[0006]现有植物提取业废水处理技术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废水处理效率较差;需要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单个处理工艺效果差,容易产生较多污泥,投加的药剂较多,运行成本较高,废水处理过程参数不易控制,出水COD变动较大,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问题。
[0007]因此,当前急需针对该类废水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新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废水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
[0009]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氧化池、沉淀池以及生物滤池;
[0010]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输入管,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一生物悬浮填料,所述厌氧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氧化池的顶部连通;
[0011]所述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机构,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二生物悬浮填料,所述氧化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
[0012]所述生物滤池内部形成有上下分布的生物过滤区与曝气硝化区,所述曝气硝化区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机构,所述生物过滤区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沉淀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曝气硝化区连通,所述生物过滤区在高液位处设置有出水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厌氧池内部形成循环管路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厌氧池靠近所述三相分离器下方的高液位处,其输出端连通所述厌氧池的低液位处,与所述厌氧池形成外循环管路。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三相分离器具有沼气回收接口,从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输出。
[0016]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成向中心导向的倾斜底板,内部设置有自顶部伸入至所述倾斜底板围绕区域上方或该围绕区域内的中心导管。
[0017]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池输出端连通所述中心导管。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将填充有厌氧颗粒填料的厌氧池,利用高速的上升流速提升厌氧反应效率与有机负荷,提高处理效率;其次,在生物接触式的氧化池中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利用好氧微生物菌群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再进一步的利用生物填料吸附,形成生物膜,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之后,再配合沉淀池对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与污泥浓缩,使得进入到曝气生物滤池中的误会达到设定要求,进而保障最终的出水水质;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底部设置为曝气区域,上部设置为填充有滤料的缺氧区,在曝气区域反硝化细菌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实现反硝化脱氮,在缺氧区可实现碳污染物的去除;本装置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系统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数字表示:
[0021]100

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
[0022]1‑
厌氧池;2

氧化池;3

沉淀池,31

倾斜底板,32

中心导管;4

生物滤池,41

生物过滤区,42

曝气硝化区,43

出水口;5

污水输入管;6

第一生物悬浮填料;7

三相分离器,71

沼气回收接口;8

第一曝气机构;9

第二生物悬浮填料;10

第二曝气机构;11

滤料;12

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100,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氧化池2、沉淀池3与生物滤池4;厌氧池1中,其底部设置有污水输入管5,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一生物悬浮填料6,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7;厌氧池1在三相分离器7的上方高度与氧化池2的顶部连通,氧化池2中,其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机构8,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二生物悬浮填料9;氧化池2在高液位处与沉淀池3的顶部连通,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成向中心
导向的倾斜底板31,内部设置有自顶部伸入至倾斜底板31围绕区域上方或围绕区域内的中心导管32,氧化池2输出端连通中心导管32;生物滤池4内部形成有上下分布的生物过滤区41与曝气硝化区42,曝气硝化区42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机构10,生物过滤区41内填充有滤料11,沉淀池3在高液位处与曝气硝化区42连通,生物过滤区41在高液位处设置有出水口43。
[0025]本实施例中,第一生物悬浮填料6轻质多孔陶瓷球;第二生物悬浮填料9浮球填料;滤料11为火山岩填料。
[0026]本实施例还包括与厌氧池1内部形成循环管路的循环泵12,循环泵12的输入端连通厌氧池1靠近三相分离器7下方的高液位处,其输出端连通厌氧池1的低液位处,与厌氧池1形成外循环管路,提高厌氧池1内部污水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氧化池、沉淀池以及生物滤池;所述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输入管,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一生物悬浮填料,所述厌氧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氧化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机构,内部填充有若干第二生物悬浮填料,所述氧化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生物滤池内部形成有上下分布的生物过滤区与曝气硝化区,所述曝气硝化区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机构,所述生物过滤区内填充有滤料,所述沉淀池在高液位处与所述曝气硝化区连通,所述生物过滤区在高液位处设置有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植物提取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唐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鹏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