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15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包括:约束管,约束管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板芯机构,板芯机构包括耗能板组件和销轴组件,耗能板组件包括一阶耗能板和二阶耗能板,二阶耗能板位于一阶耗能板的一侧,一阶耗能板贯穿容纳腔,二阶耗能板位于容纳腔的内部,销轴组件贯穿一阶耗能板、二阶耗能板,一阶耗能板与二阶耗能板之间通过销轴组件形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发生小震时,一阶耗能板发生变形耗能,当发生大震时,一阶耗能板以及二阶耗能板均会发生变形耗能,整个装置会增加一个屈服耗能阶段,使得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不会瞬间丧失承载力和刚度,提升整个装置在不同地震水平作用下的耗能效果。同地震水平作用下的耗能效果。同地震水平作用下的耗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屈曲约束支撑装置(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简称BRB)具有明确的屈曲承载力,在大震下可起到“保险丝”的作用。与传统的中心支撑相比,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的滞回曲线饱满,具备较强的耗能能力,合理设计的屈曲约束装置不需要考虑稳定性问题,其轴向受压承载力不受细长比的影响,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由核心耗能段和外包约束件构成,核心耗能段发生屈曲,使其能在轴力作用下发生截面屈服,在拉伸和压缩方向获得对称的受力性能,屈服约束支撑装置具有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明显、安全可靠、经济合作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结构的抗震要求,在正常使用状态及小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装置为建筑结构提供抗侧刚度,起到普通支撑的作用,在大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可通过其反复拉压滞回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由于屈曲约束支撑装置良好的滞回性能,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的耗能段为主要受力单元,一般由低屈服点的钢材制成,约束单元提供约束机制,以防止耗能单元受轴压时发生整体失稳或局部屈服,其可采用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外套、圆型或多边形钢管等,无粘结材料在耗能单元和约束单元之间提供滑动界面,使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在受拉与受压时尽可能有相似的力学性能,避免耗能单元因受压膨胀后与约束单元之间产生摩擦而造成轴力的增加。
[0003]现有的屈曲约束支撑装置一般只有一个屈服段,在小震作用下不屈服,只提供附加刚度,不参与耗能,在大震作用下提供附加刚度和阻尼,现有屈曲约束装置屈服后刚度小于初始屈服前刚度,其在大震作用下屈服后刚度减小,超出工作范围时易变形过大发生断裂,导致其瞬间丧失承载力和刚度,这种情况一般在建筑遭受超过预估的地震作用时出现,主题结构此时一般已接近倒塌,如果此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突然丧失,很容易导致建筑物直接发生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在小震作用下不屈服,只提供附加刚度,不参与耗能,在大震作用下,因屈服后刚度减小,变形过大发生断裂导致瞬间丧失承载力和刚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在小震作用下,一阶耗能板发生变形耗能,在大震作用下,一阶耗能板和二阶耗能板均会发生变形耗能,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不会瞬间丧失承载力和刚度,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小震和大震情况下的耗能需求。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包括:约束管,所述约束管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板芯机构,所述板芯机构包括耗能板组件和销轴组件,所述耗能板组件包括一阶耗能板和二阶耗能板,所述二阶耗能板位于所述一阶耗能板的一侧,所述一阶耗能板贯穿所述容纳腔,所述二阶耗能板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
部,所述销轴组件贯穿所述一阶耗能板、所述二阶耗能板,所述一阶耗能板与所述二阶耗能板之间通过所述销轴组件形成固定连接。
[0006]由此,当发生小震时,一阶耗能板发生变形耗能,当发生大震时,一阶耗能板以及二阶耗能板均会发生变形耗能,整个装置会增加一个屈服耗能阶段,使得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不会瞬间丧失承载力和刚度,提升整个装置在不同地震水平作用下的耗能效果,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小震和大震情况下的耗能需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一阶耗能板包括:第一中间段、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一防粘接层,所述第一中间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均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段贯穿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接,所述第一防粘接层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段上。由此,第二连接段能够增加焊接面积,保证两端连接强度;第一防粘接层能够避免混凝土与一阶耗能板发生粘接,保证约束效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销轴组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二阶耗能板包括:第二中间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二防粘接层,所述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均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二中间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相连接,所述第二防粘接层套设在所述第二中间段上。由此,第二防粘接层能够避免混凝土与二阶耗能板发生粘接,保证约束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销轴组件贯穿所述第一腰形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耗能板组件还包括:多个加固板,所述加固板贯穿所述容纳腔,多个所述加固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所述加固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接。由此,能够增加焊接面积,保证两端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确保第二连接段始终保持稳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耗能板组件还包括:多个垫板,所述垫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所述垫板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相贴合,所述垫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销轴组件贯穿所述第二腰形孔。由此,垫板一方面能够避免一阶耗能板、二阶耗能板与混凝土发生粘接引起的约束管受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拉压过程中摩擦力对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耗能稳定性的影响。
[0013]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组件包括:销轴和挡圈,所述销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所述销轴的侧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销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挡圈嵌设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所述挡圈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由此,挡圈能够防止销轴沿着其轴向方向发生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销轴组件还包括:防护罩和固定件,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侧,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相贴合,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沉孔以将所述一阶耗能板和二阶耗能板锁紧。由此,通过防护罩一方面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第一腰形孔、第二腰形孔内,进而影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够贴紧二阶耗能板,使得销轴能够一直保持在二阶耗能板的中间位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由此,能够约束板芯机构,防止其发生屈曲。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一阶耗能板和二阶耗能板的设计,当发生小震时,一阶耗能板发生变形耗能,当发生大震时,一阶耗能板以及二阶耗能板均会发生变形耗能,整个装置会增加一个屈服耗能阶段,使得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不会瞬间丧失承载力和刚度,提升整个装置在不同地震水平作用下的耗能效果,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小震和大震情况下的耗能需求。
[0018]2、本技术通过防护罩一方面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第一腰形孔、第二腰形孔内,进而影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够贴紧二阶耗能板,使得销轴能够一直保持在二阶耗能板的中间位置。
[0019]3、本技术通过加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约束管(2),所述约束管(2)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01);板芯机构(3),所述板芯机构(3)包括耗能板组件(4)和销轴组件(5),所述耗能板组件(4)包括一阶耗能板(401)和二阶耗能板(402),所述二阶耗能板(402)位于所述一阶耗能板(401)的一侧,所述一阶耗能板(401)贯穿所述容纳腔(201),所述二阶耗能板(402)位于所述容纳腔(201)的内部,所述销轴组件(5)贯穿所述一阶耗能板(401)、所述二阶耗能板(402),所述一阶耗能板(401)与所述二阶耗能板(402)之间通过所述销轴组件(5)形成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耗能板(401)包括:第一中间段(4011)、第一连接段(4012)、第二连接段(4013)以及第一防粘接层(4014),所述第一中间段(4011)、所述第一连接段(4012)均位于所述容纳腔(201)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段(4013)贯穿所述容纳腔(201),所述第一连接段(40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间段(4011)、所述第二连接段(4013)相连接,所述第一防粘接层(4014)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段(40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401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4015),所述销轴组件(5)贯穿所述第一通孔(40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耗能板(402)包括:第二中间段(4021)、第三连接段(4022)以及第二防粘接层(4023),所述第二中间段(4021)、所述第三连接段(4022)均位于所述容纳腔(201)的内部,所述第二中间段(4021)与所述第三连接段(4022)相连接,所述第二防粘接层(4023)套设在所述第二中间段(402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阶屈曲约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40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腰形孔(4024),所述销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吴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力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