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阶摩擦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20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阶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板组件,第一摩擦板组件包括变径销轴和三个第一摩擦板,三个第一摩擦板从前往后的依次分布,第一摩擦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五通孔,变径销轴依次穿过三个第一摩擦板上的第五通孔;第二摩擦板组件,第二摩擦板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摩擦板和第三通孔,第二摩擦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二摩擦板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摩擦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变径销轴、第一摩擦板和第二摩擦板的设计,变径销轴与第一摩擦板之间可以发生相对移动、第一摩擦板与第二摩擦板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从而可实现二阶受力,能够同时满足小震和中大震的减震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阶摩擦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阶摩擦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以及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工程机构的发展需要,结构减震被动控制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位增设阻尼器,以增加结构对于能量的耗散能力,减小甚至消除主体结构的破坏。
[0003]摩擦阻尼器是一类利用滑动摩擦力做功耗散能量的一种控制装置,对结构起耗能减震作用。其构造简单、安装方便、耗能性好,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耗能减震装置。但是目前的摩擦阻尼器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摩擦阻尼器的阻尼力相对固定,而对于结构减震,不同地震阶段需要不同阻尼力,现有的摩擦阻尼器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摩擦阻尼器的起滑力相对固定,无法同时满足小震和中大震减震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阶摩擦阻尼器,可以实现二阶受力的效果,能够同时满足小震和中大震的减震效果。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阶摩擦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阶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摩擦板组件(2),所述第一摩擦板组件(2)包括变径销轴(201)和三个第一摩擦板(202),三个所述第一摩擦板(202)从前往后的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摩擦板(202)的一侧开设有第五通孔(204),所述变径销轴(201)依次穿过三个所述第一摩擦板(202)上的所述第五通孔(204);第二摩擦板组件(4),所述第二摩擦板组件(4)包括两个第二摩擦板(401)和第三通孔(403),所述第二摩擦板(40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403),所述第二摩擦板(401)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摩擦板(20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阶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销轴(201)的中部开设有凹陷部(2011),所述凹陷部(2011)的直径d1小于所述变径销轴(201)的直径d2,所述第五通孔(204)的直径与所述变径销轴(201)的直径d2相同,所述凹陷部(2011)的宽度w大于所述第一摩擦板(202)的厚度,所述第一摩擦板(20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摩擦板(401)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阶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403)共设置有四个,呈两排两列设置,所述第三通孔(403)为腰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阶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板(202)的另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03),所述第二通孔(203)的位置与所述第三通孔(403)所在的位置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阶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耳板组件(1),所述第一耳板组件(1)与所述第一摩擦板组件(2)相连接;摩擦片组件(3),所述摩擦片组件(3)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摩擦片组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03)、所述第三通孔(403);第二耳板组件(5),所述第二耳板组件(5)与所述第二摩擦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蓓蓓李伟李文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力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