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及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48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及连接器组合,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包括纵长的绝缘座体及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纵向延伸的一对公座侧壁、横向延伸的一对公座端壁及介于该对公座侧壁和该对公座端壁之间的公座插槽,两排所述导电端子排列在所述公座侧壁上,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所述公座插槽中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部,所述公座插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座体,最大程度的增加公座插槽的深度,进而增加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中央岛部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深度。座的深度。座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及连接器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有限的产品基板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对安装零部件的进一步薄型化及小型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微型板对板连接器的需求和挑战也日益增多。现有板对板连接器公座插入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深度较低,公座和母座的端子的配合间隙较小,端子之间的刮擦行程短。
[0003]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改善端子接触稳定性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及连接器组合。
[0005]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其包括纵长的绝缘座体及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纵向延伸的一对公座侧壁、横向延伸的一对公座端壁及介于该对公座侧壁和该对公座端壁之间的公座插槽,两排所述导电端子排列在所述公座侧壁上,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所述公座插槽中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部,所述公座插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座体,在两排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不具有绝缘座体。
[000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公座侧壁位于所述公座插槽的内壁面为竖直面,并且所述竖直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与所述公座插槽的所述内壁面共面。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固持部及连接部,所述固持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所述接触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焊接部从所述固持部的下端向外侧弯折延伸,所述焊接部和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共面。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持部和所述接触部分别呈竖直板状,所述焊接部呈水平板状。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公座侧壁的底部设有向外侧水平凸出的台阶,所述台阶和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共面,所述焊接部的一部分长度嵌入所述台阶中,另一部分长度横向伸出所述台阶。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焊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持部、所述接触部及所述连接部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厚度。
[0012]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焊接部和所述固持部、所述接触部或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比例为2:3。
[0013]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一对公座盔甲,该对所述公座盔甲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的
纵向两端,且包裹所述公座端壁与所述公座侧壁的连接处。
[0014]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板对板连接器母座及板对板连接器公座,该板对板连接器母座与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相互配合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公座与板对板连接器母座配合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公座顶点至板对板连接器母座底点的距离小于0.6mm,大于等于0.5mm。
[0015]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公座插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座体,在两排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不具有绝缘座体,最大程度的增加公座插槽的深度,进而增加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中央岛部插入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深度,为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端子接触点加高提供位置空间,保证低配高状态下的产品刮擦行程,确保端子接触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另一角度的视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侧视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绝缘座体的立体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公座的公座盔甲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板公开一种对板连接器公座100,用于与板对板连接器母座(未图示)插接,该对板连接器公座100与板对板连接器母座配合后称为连接器组合,所述对板连接器公座100包括纵长的绝缘座体10、两排导电端子20及一对公座盔甲30。
[0023]所述绝缘座体10包括纵向延伸的一对公座侧壁11、横向延伸的一对公座端壁12及介于该对公座侧壁11和该对公座端壁12之间的公座插槽13。该对公座侧壁11相互平行,该对公座端壁12也相互平行,公座插槽13上下贯穿绝缘座体10,公座插槽13不具有底壁,即在两排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不具有绝缘座体,也就是说不存在物理结构,用于供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中央岛部插入。各公座侧壁11位于公座插槽13的内壁面为竖直面,并且向下延伸至绝缘座体10底面,导电端子20的接触面与公座插槽13的内壁面共面。各公座侧壁11底部设有向外侧水平凸出的台阶111,台阶111和绝缘座体10的底面共面。
[0024]两排所述导电端子20各自排列在对应公座侧壁11上,每一导电端子20嵌入成型于公座侧壁11上,其包括固持部21、接触部22、焊接部23及连接部24,固持部21和接触部22呈竖直板状,连接部24呈水平板状,连接在固持部21和接触部22的上端之间,即固定部21从连接部24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接触部22从连接部24的另一相对端向下弯折延伸,焊接部23从固持部21的下端向外侧弯折延伸而成。固持部21、接触部22、焊接部23及连接部24至少部分地嵌入公座侧壁11上,至少部分的固持部21、接触部22及连接部24的外侧面和公座侧壁11的外表面(含内壁面)共面,接触部22同时还暴露于公座插槽13中,焊接部23的一部分长度嵌入台阶111中,另一部分长度横向伸出台阶111,焊接部23和台阶111的下表面共面。焊接部23经过拍薄工艺处理,其厚度小于固持部21、接触部22及连接部24的至少其中之一的
厚度,厚度比例大致为2:3,即焊接部23的厚度与固持部22的厚度为2:3。
[0025]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100的公座插槽13上下贯穿绝缘座体10,即在两排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不具有绝缘座体,实现对板连接器公座100与板对板连接器母座配合的行程增加了,最大程度的增加公座插槽13的插入深度,进而增加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中央岛部插入本技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100的深度,为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的端子接触点加高提供位置空间,保证低配高状态下(小于0.6mm)的产品刮擦行程,确保端子接触稳定性;且所述低配高是板对板连接器公座100与板对板连接器母座对接完成后,该公座的顶点到母座的底点之间的距离小于0.6mm,可以实现最理想的厚度为0.5mm,从而两配合后的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中做到更薄,且电子设备也做到更超薄话发展,提供更大的卖点。
[0026]公座盔甲30一一固定于绝缘座体10的纵向两端,其包裹公座端壁12与公座侧壁11的连接处,用于补强绝缘座体10的结构强度。
[0027]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其包括纵长的绝缘座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座体上的两排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座体包括纵向延伸的一对公座侧壁、横向延伸的一对公座端壁及介于该对公座侧壁和该对公座端壁之间的公座插槽,两排所述导电端子排列在所述公座侧壁上,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所述公座插槽中的接触部及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插槽上下贯穿所述绝缘座体,在两排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不具有绝缘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座侧壁位于所述公座插槽的内壁面为竖直面,并且所述竖直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接触面与所述公座插槽的内壁面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固持部及连接部,所述固持部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所述接触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焊接部从所述固持部的下端向外侧弯折延伸,所述焊接部和所述绝缘座体的底面共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和所述接触部分别呈竖直板状,所述焊接部呈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龙沈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