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47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录井终端传输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其包括发送主机和接收丛机,发送主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发送无线收发模块和广域天线,数据接收模块与发送核心模块连接,发送核心处理模块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广域天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发送主机与接收丛机配对组建接收与发送数据的无线局域通信,使用中由发送主机将录井采集的实时数据和曲线图谱实时接收、压缩、加密、发送,再由接收丛机接收、还原、解密、传送给终端显示设备,从而实现录井终端数据无线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工作效率,还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还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还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录井终端传输装置
,是一种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勘探中,录井通过各类传感器将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参数、钻井液参数和油气显示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并处理,同时将实时数据和变化曲线图提供给司钻、值班干部、定向、监督等有需求的位置,被称之为录井终端。目前在生产现场录井终端是通过有线并联或串联来实现信号传输,主要存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受环境影响,有线式传输存在安装拆卸不便,特别是冬季安装拆卸时线路损坏严重,同时安装过程中需要登高等作业,也存在一定人员安全隐患;二是为满足生产现场的相关规范,线路需要围着井场或架空等布线,需要多根信号线连接,传输距离被延长,造成信号传输减弱,甚至信号时有时无,无法正常显示实时数据和变化曲线图;三是生产现场存在电压不稳或钻井队其它设备故障形成高电压或高电流瞬间从终端设备沿信号线逆流,损坏录井仪内部设备设施,造成录井仪等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录井终端通过有线连接存在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包括发送主机和接收丛机,发送主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发送无线收发模块和广域天线,数据接收模块与发送核心模块连接,发送核心处理模块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广域天线连接;接收丛机包括天线、接收无线收发模块、接收核心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和终端显示设备,天线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接收核心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核心处理模块与数据发送模块连接,数据发送模块与终端显示设备连接。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可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和第二处理单元连接,第二处理单元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收核心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处理单元和第四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与第四处理单元连接。
[0007]上述发送主机还可包括至少一个丛机连接指示灯,接收丛机还包括信号指示灯。
[0008]上述发送主机和接收丛机可位于防爆箱内,其中广域天线和天线位于防爆箱外,防爆箱上设有防爆型天线接口。
[0009]上述供电模块可包括电源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电源模块与电源转换模块连接。
[0010]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发送主机与接收丛机配对组建接收与发送数据的无线局域通信,使用中由发送主机将录井采集的实时数据和曲线图谱实时接收、压缩、加密、发送,再由接收丛机接收、还原、解密、传送给终端显示设备,从而实现录井终端数据无线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工作效率,还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3]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该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包括发送主机和接收丛机,发送主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发送无线收发模块和广域天线,数据接收模块与发送核心模块连接,发送核心处理模块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广域天线连接;接收丛机包括天线、接收无线收发模块、接收核心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和终端显示设备,天线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接收核心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核心处理模块与数据发送模块连接,数据发送模块与终端显示设备连接。
[0016]发送主机与录井采集机连接,接收采集机中的实时数据和曲线图普,经数据接收模块传送给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发送核心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处理并压缩后,由发送无线收发模块将压缩后的数据通过广域天线进行发送,信号覆盖范围内接收无线收发模块传输给接收核心处理模块,由接收核心处理模块将数据还原,再由数据发送模块传输给终端显示设备,终端显示设备显示出实时数据和曲线谱图,从而实现录井终端数据无线传输,有效的解决了有线式传输需要布线、登高等作业、有线传输信号不稳定和其它设备损坏电压不稳或钻井队其它设备故障、形成高电压或高电流瞬间从终端设备沿信号线逆流、损坏录井仪内部设备设施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工作效率,还保障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为单井安全提速创效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0017]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8]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和第二处理单元连接,第二处理单元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收核心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处理单元和第四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与第四处理单元连接。
[0019]第一处理单元为处理器,第二处理单元为身份验证模块,第三处理单元为处理器,第四处理单元为身份信息模块,身份验证模块主要通过丛机的MAC或ID或IP绑定,绑定通过通过发送主机和接收丛机同时按下身份确认信号按钮,丛机身份信息模块将预设身份信息
发送给处理器,由处理器形成指令经发送无线收发模块对外发送,发送主机接收丛机身份信息。接收丛机身份信息后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处理后发给数据储存,作为连接时身份验证信息,发送主机一次可接收5

10个配置信息,每一台接收丛机只能配对一台发送主机,接收丛机每次开机均要与发送主机进行身份验证;发送主机数据压缩是由处理器内置程序完成,每1秒进行一次数据压缩,形成压缩包,同时给压缩包加密传输给无线收发模块,可根据需求调整配置参数,设置范围为0.5S至5S,配置参数调整后将改参数同步到配对的所有接收丛机,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数据已录井采集数据发送频率为准。
[0020]根据需求,发送核心处理模块采用现有公知技术,例如,STM32F103。
[0021]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发送主机还包括至少一个丛机连接指示灯,接收丛机还包括信号指示灯。
[0022]丛机连接指示灯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为连接失败,绿色为连接正常,此指示灯是通过身份验证、正常接收数据包并完成还原时反馈一个工作正常信号经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发送主机,发送主机接收后由处理器驱动指示灯绿灯亮起,若接收主机未接收到反馈信号,将驱动红灯亮起,此指示灯排序与接收丛机配对顺序相对应,信号指示灯,分为红黄绿三种颜色,正常接收发送主机信号时,指示灯绿灯亮起,若未接收到发送主机信号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主机和接收丛机,发送主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发送无线收发模块和广域天线,数据接收模块与发送核心模块连接,发送核心处理模块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广域天线连接;接收丛机包括天线、接收无线收发模块、接收核心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模块和终端显示设备,天线与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与接收核心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核心处理模块与数据发送模块连接,数据发送模块与终端显示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核心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存储模块、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和第二处理单元连接,第二处理单元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接收核心处理模块包括第三处理单元和第四处理单元,第三处理单元与第四处理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录井无线防爆终端传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荣陈俊男代国祥陈冲殷小明吴发平李学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