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14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包括外壳、吸油棉、上密封硅胶、油仓、储油棉、气管、下密封硅胶、辅气管以及底座;外壳顶端一侧设有出气通道;底座内部一侧设有兜油槽以及进气通道;油仓设于外壳内且在出气通道一侧;储油棉设于油仓内,并由上密封硅胶以及下密封硅胶固定;辅气管设于外壳内且在出气通道另一侧;外壳底端与底座顶端连接,且底座内部设有兜油槽以及进气通道的一侧在油仓下方;气管贯穿储油棉;出气通道、气管以及进气通道都不在同一轴线上;吸油棉设于上密封硅胶顶端;兜油槽在气管近内壁侧正下方。实现了出气通道冷凝液被吸油棉吸收,使冷凝液不会直接到嘴;兜油槽,可以存储冷凝液,防止流出。防止流出。防止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形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气溶胶形成装置是一种用户替代传统香烟的常见电子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气溶胶形成装置在日常使用中需要通过加热气溶胶基质来使气溶胶基质雾化产生气溶胶,如此当用户需要正常使用气溶胶形成装置时,气溶胶形成内部就要常态存储气溶胶基质了,这就导致了气溶胶基质在长时间存储时,可能会出现泄漏,或在使用过程中冷却过快,气溶胶没有被吸时,就冷却成气溶胶基质,从而造成气溶胶基质吸到嘴的问题,不仅导致用户体验感差,而且存储时会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气溶胶形成装置内一般需要将气溶胶基质雾化,但是雾化气溶胶基质是需要被用户吸进嘴的,因此温度不能太高,如此气溶胶基质被雾化成气溶胶到吸到嘴这段过程会发生冷却,这就导致在冷却的过程中,会出现冷却过度气溶胶冷却成气溶胶基质,从而气溶胶被吸到嘴;而且气溶胶基质在长时间存储时,可能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吸油棉、上密封硅胶、油仓、储油棉、气管、下密封硅胶、辅气管以及底座;所述外壳顶端一侧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底座内部一侧设有兜油槽以及进气通道;所述油仓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在所述出气通道一侧;所述储油棉设于所述油仓内,所述上密封硅胶设于在所述油仓的顶端,所述下密封硅胶设于在所述油仓的底端;所述辅气管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在所述出气通道另一侧;所述外壳底端与所述底座顶端连接,且所述底座内部设有所述兜油槽以及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在所述油仓下方;所述气管贯穿所述储油棉;所述辅气管一端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出气通道、所述气管以及所述进气通道都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吸油棉设于所述上密封硅胶顶端,且位于所述出气通道正下方;所述兜油槽在所述气管近内壁侧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密封罩,所述出气通道底端连接所述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和所述上密封硅胶分离设置,且所述密封罩和所述上密封硅胶之间形成第一横向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通道与所述辅气管、所述气管、所述出气通道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上下防油结构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横向通道一端上方垂直连接,所述辅气管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欣荣谭善辉刘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