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34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包括基材层,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厚度为0.05mm至3.0mm;离型层;油墨层,厚度为0.004mm至0.006mm;UV纹理层;外电镀层,厚度为150nm至200nm;接着层,厚度为0.002mm至0.012mm;沿单向,基材层、离型层、油墨层、UV纹理层、外电镀层、接着层依次排列并构成了基层薄膜;曲面壳体,基层薄膜依照曲面壳体外壁整形并加热转印到曲面壳体上。采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转印到凹凸曲面的壳体上,纹理品质较好。纹理品质较好。纹理品质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层装饰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

技术介绍

[0002]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机、移动硬盘、充电宝等产品都会用到金属外壳或注塑外壳。也有金属为基材的壳体,金属壳的表面有处理工艺,包含阳极氧化、微弧氧化、喷漆、电泳等等。金属材质包含并不限于铝材、镁合金材料、铝镁合金材质、锂镁合金、镁合压铸件,塑胶材质为PC、PMMA、PA、PP、PS、ABS、PU、PE、SAN、SMA等注塑材料。
[0003]但是现有产品也有着普遍的工艺缺陷:一是目前的技术只能限于平面的板材、平整的材质,不能对异形和冲压过的区别凹凸造型的壳子进行全包覆加工作业;二是目前的技术只能整版作业,得100%覆盖掉所作业的材质,不能实现局部作业或选择性作业。
[0004]造成以上两点缺陷的原因:通常UV转印第三步是基于圆形滚筒转动原理,所以只能在平面作业,否则会赶不出里面的空气与多余胶水,形成加工不良现象。即使满足了以上第三步的原理,排除了里面的多余的气泡和多余的UV,也会在凹凸异型壳体周围形成不良区域。冲压好的壳体不能满足UV转移工艺第五步,即切除无效面积的需要。
[0005]所以以上的说明证明了目前UV转印技术只能在平板材料上完成作业,难以在冲压好的异型壳体上作业的原因。
[0006]解决这种问题的困难在于要完全推翻传统UV转移中滚筒转移的原理,才能实现在曲面和弧面实现局部或者外观面全包覆的要求。因为滚筒方式必然只能在限制在平面UV转移上。
[0007]目前UV转印工艺是通过整版涂布UV作业,即使完成了局部UV作业,也会在步骤三滚筒作业的时候将局部作业的UV变得变型扭曲图案,这是不可控的。原因是刚作业好但没有固化的UV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滚筒作业的时候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UV流动起来,使得图案和需要UV的区域不可控,随机性大,会使产品产生无效面积。会有做切除无效面积需求,因为冲压好的壳子不能实现切除,固目前的UV转印技术不能实现局部纹理,难以在冲压好的壳体上完成局部作业。
[0008]解决这种问题的困难在于要满足滚筒滚压后UV不能流动变形,才能实现局部,滚筒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滚压在没有固化的UV的表面必然会使UV流动、变形。
[0009]因此在以上两点缺陷与工艺的先天限制下,目前市场上不能实现局部凹凸面纹理加工,也难以在冲压好的壳子上实现局部压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能转印到凹凸曲面的壳体上,纹理品质较好。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为达
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包括:基材层,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厚度为0.05mm至3.0mm;离型层;油墨层,厚度为0.004mm至0.006mm;UV纹理层;外电镀层,厚度为150nm至200nm;接着层,厚度为0.002mm至0.012mm;沿单向,基材层、离型层、油墨层、UV纹理层、外电镀层、接着层依次排列并构成了基层薄膜;曲面壳体,基层薄膜依照曲面壳体外壁整形并加热转印到曲面壳体上。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让装饰件壳体的表面纹理更加差异化,使产品更具有卖点和竞争力。一是能进行局部纹理加工;二是能在3D曲面上也有良好的包覆效果,这就使得壳体不一定得是传统的平板结构,大大扩展的应用面。
[0014]接着层与基材层之间来容纳油墨层、离型层,复杂的油墨先在基层薄膜内布局好,然后在转印到凹凸的壳体上。转印与离型都比较便捷。先将UV纹理转移到基层薄膜上面,再通过3D转印设备通过加热转印到曲面壳体上面,转移完成后撕去包覆在产品上的基层薄膜及无效区域。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油墨层与UV纹理层之间还夹有一层内电镀层。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镀层能辅助提升UV纹理层的视觉效果。
[001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UV纹理层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UV纹理层、第二UV纹理层,并构成组合纹理。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层纹理能提升纹理深度感、质感。
[0019]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UV纹理层自身的点和线的高度为0.1nm至10mm,基层薄膜的厚度为0.1um至100mm,基层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为0.001至10。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层薄膜算是个半成品,要控制基层薄膜的各类参数,让其保持在较优设计状态。
[0021]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油墨层、外电镀层、内电镀层的表面能都大于34达因。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表面能大于一定数值是为了控制各层的张力,保证各层之间贴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0026]1‑
基材层;2

离型层;3

油墨层;4

第一UV纹理层;5

外电镀层;6

接着层;7

内电镀层;8

第二UV纹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本技术方案是基于目前主流的手机背壳UV转印技术为依托。主要原理为五个步骤。且五个步骤不可缺失其中任意一个。第一步,先满版涂布UV;第二步,用透光并带有纹理的模具覆盖;第三步,用胶筒滚压;第四步,UV固化成;第五步,切边外边溢胶无效面积。
[0029]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包括:基材层1,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厚度为0.05mm至3.0mm;离型层2;油墨层3,厚度为0.004mm至0.006mm;UV纹理层;外电镀层5,厚度为150nm至200nm;接着层6,厚度为0.002mm至0.012mm;沿单向,如图1所示,基材层1、离型层3、油墨层3、UV纹理层、外电镀层5、接着层6依次排列并构成了基层薄膜;曲面壳体,基层薄膜依照曲面壳体外壁整形并加热转印到曲面壳体上。
[0030]本技术方案主要思路是内纹路,作为内纹理,一般应用在透明料,当本技术方案应用到产品上时,视觉穿过透明料看到内纹理,则产生视觉立体感,这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厚度为0.05mm至3.0mm;离型层;油墨层,厚度为0.004mm至0.006mm;UV纹理层;外电镀层,厚度为150nm至200nm;接着层,厚度为0.002mm至0.012mm;沿单向,所述基材层、离型层、油墨层、UV纹理层、外电镀层、接着层依次排列并构成了基层薄膜;曲面壳体,所述基层薄膜依照曲面壳体外壁整形并加热转印到曲面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叠层纹理结构的内纹理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与UV纹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再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