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73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卫星定位或者巡逻车采集常规路段的第一路况数据;在新建路段设置采集设备,以采集新建路段的第二路况数据;将第一、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存入数据库备份;对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构建网格模型;基于第一、第二路况数据和网格模型,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基于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根据当前的道路拥堵情况,对未来时间段内的拥堵情况预测,为用户提供充足的时间有效避免交通拥堵情况,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交通线路。的交通线路。的交通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交通问题愈发严峻,交通问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环境等多方面,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交通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智能化管控和处置手段覆盖率较低,进而容易造成人力成本提高;在交通拥堵方面,城市高峰期、道路交通常常处于滞塞状态,成为影响大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问题;在道路安全问题方面;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没有有效控制手段,这些交通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0003]因此,如何有效避免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困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包括:基于卫星定位或者巡逻车采集常规路段的第一路况数据;在新建路段设置采集设备,以采集新建路段的第二路况数据;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备份;对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构建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包括各个网格的编号以及坐标;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第二路况数据和所述网格模型,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基于每个所述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将所述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0006]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备份,包括: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经过分析并转换为明文数据;将所述明文数据备份,其中,一份明文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另一份明文数据实时传输至可视化页面进行展示,所述数据库采用热备的方式搭建。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对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构建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包括各个网格的编号以及坐标,包括:
基于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的道路属性,确定网格的尺寸,以使得每个网格包含预设数量的道路,以构建网格模型;对网格模型中的每个网格标注编号以及坐标。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第二路况数据和所述网格模型,确定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所述第二路况数据,确定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基于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包括:基于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其中,为交通拥堵情况,为每个网格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为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速度的任一数据,为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为预先设置数据,i为网格的编号,j为数据序号,s为预设时间内的车辆轨迹速度的总数据量,m为网格数量。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包括:基于所述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采用聚类方法对所有网格进行聚类,得到M个聚类结果;基于M个聚类结果,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0011]进一步地,基于M个聚类结果,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包括:采用K近邻算法对M个聚类结果进行训练,得到预测模型;将当前时间的交通拥堵情况输入所述预测模型,得到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果。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基于卫星定位或者巡逻车采集常规路段的第一路况数据;第二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新建路段设置采集设备,采集新建路段的第二路况数据;备份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备份;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包括各个网格的编号以及坐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第二路况数据和所述网格模型,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
预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包括:基于卫星定位或者巡逻车采集常规路段的第一路况数据;在新建路段设置采集设备,以采集新建路段的第二路况数据;将第一路况数据和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备份;对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构建网格模型,该网格模型包括各个网格的编号以及坐标;基于第一路况数据、第二路况数据和网格模型,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基于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进而能够根据当前的道路拥堵情况,对未来时间段内的拥堵情况预测,以为用户提供充足的时间有效避免交通拥堵情况,避免交通事故等多发情况的发生,以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交通线路。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第一路况数据和第二路况数据进行处理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预设区域构建的网格模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现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401

第一采集模块,402

第二采集模块,403

备份模块,404

构建模块,405

确定模块,406

预测模块,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智能交通的可视化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卫星定位或者巡逻车采集常规路段的第一路况数据;在新建路段设置采集设备,以采集新建路段的第二路况数据;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备份;对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构建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包括各个网格的编号以及坐标;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第二路况数据和所述网格模型,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基于每个所述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对未来预设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情况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将所述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备份,包括: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异步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路况数据和所述第二路况数据经过分析并转换为明文数据;将所述明文数据备份,其中,一份明文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另一份明文数据实时传输至可视化页面进行展示,所述数据库采用热备的方式搭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构建网格模型,所述网格模型包括各个网格的编号以及坐标,包括:基于城市路段的预设区域的道路属性,确定网格的尺寸,以使得每个网格包含预设数量的道路,以构建网格模型;对网格模型中的每个网格标注编号以及坐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第二路况数据和所述网格模型,确定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路况数据、所述第二路况数据,确定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基于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确定每个网格的交通拥堵情况,包括:基于每个网格内车辆轨迹的自由流平均速度和在预设时间内车辆轨迹的平均运行速度,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每个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达万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