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44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针对现有技术中挖坑铺设地基影响周边场地自然水文功能,绿道容易布满泥泞,进水渠容易堵塞,雨水重复利用成本较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个左侧矮墩、右侧矮墩以及两个连接横杆,两个连接横杆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左侧矮墩和右侧矮墩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横杆的顶部均设有座椅,两个所述连接横杆之间通过螺栓铺设有多个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铺设有橡胶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绿道架设在高于地面2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道路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

技术介绍

[0002]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一般是林荫小路,供行人和骑单车者(排斥电动车)进入的游憩线路,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带等自然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
[0003]低影响开发(LID)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
[0004]现有的绿道在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绿道在铺设时需要将规划好的地面挖坑铺设地基,其上铺设橡胶,由于需要在地面挖坑铺设地基,容易破坏周边植物的生长生长环境,极易影响周边场地自然水文功能;
[0006]2、在地面铺设绿道,当暴雨来临时,雨水携带周边的泥沙覆盖绿道,导致绿道布满泥泞,不利于后期环卫工作者的清洁工作;
[0007]3、雨水携带周边的泥沙进入绿道两侧的水渠,进水渠容易被泥沙与枯枝败叶堵塞,且在对雨水收集重复使用时,由于雨水中蕴含的泥沙过多,因此导致后期需要经过多次过滤后方可使用。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挖坑铺设地基影响周边场地自然水文功能,绿道容易布满泥泞,进水渠容易堵塞,雨水重复利用成本较高的缺点。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包括:多个左侧矮墩、右侧矮墩以及两个连接横杆,两个连接横杆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左侧矮墩和右侧矮墩的顶部;
[0012]两个所述连接横杆的顶部均设有座椅,两个所述连接横杆之间通过螺栓铺设有多个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铺设有橡胶道,两个所述连接横杆内均设有水渠,且两个水渠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左侧矮墩和两个右侧矮墩之间;
[0013]排污结构,设置在连接横杆内,用于将水渠处存在的污物进行清除;
[0014]清洁结构,设置在连接板的下方,用于使用收集的雨水对橡胶道进行清洁。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排污结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水渠内的两个污物刮板,且污物刮板用于将水渠内的污物刮除,所述座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其中一个基板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转轴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的外壁分别绕设有第一
绳索和第二绳索,且第一绳索与第二绳索绕设在绕线辊外壁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绳索远离绕线辊的一端延伸至水渠内并与污物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索远离绕线辊的一端延伸至水渠内并与污物刮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渠内设有多个用于对第二绳索导向的第二导向杆,所述水渠内设有多个用于对第一绳索导向的第一导向杆;第一齿轮带动绕线辊转动,绕线辊开始卷收第一绳索,绕线辊解除对第二绳索的卷收,第一绳索带动污物刮板向中间移动,进而污物刮板将水渠内的污物向中间推动,进而能够轻松将水渠内的污物向中间堆积并从水渠内排出,操作方便,降低环卫工作者的清洁难度。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排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水渠底部内壁的用于排污的排污口,所述连接横杆的底部设有与排污口相连通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用于封闭排污口的封闭板,两个所述基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的外壁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底端均通过连接座与封闭板的顶部转动连接;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同时转动,通过螺母与连杆的配合能够自动推动封闭板转动解除对排污口的封闭,因此在污物刮板刮除污物时能够自动打开排污口便于后期自动将污物堆积在地面,使污物作为植物的养料。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下方的储液箱,相邻两个所述左侧矮墩和两个右侧矮墩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架,且储液箱固定连接在连接架的顶部,所述储液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远离储液箱的一端延伸至水渠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液口固定套设有延伸至储液箱一侧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连接横杆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水管连接头,所述储液箱内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水泵上方的第二滤网;雨水通过下水道篦子的初步过滤后进入水渠内,雨水在水渠内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储液箱内,且雨水经过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的两次过滤后可以通过第一水泵向外界排出,当行人在橡胶道上洒落难以清除的污垢或遛狗时出现的排泄物时,环卫工作人员能够将水管与水管连接头对接,通过第一水泵将过滤后的雨水对橡胶道进行清洁,使橡胶道更加容易受到清洗,能够降低绿道围护的成本。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左侧矮墩的顶部设有与水渠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有下水道篦子;通过下水道篦子能够对雨水中携带的大型颗粒(如:枯枝败叶、碎石、食品包装袋等)进行初步过滤。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其中一个基板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能够同时带动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和另一个转轴转动,进而能够将水渠内的污物刮除并排出,操作简单,降低环卫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00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封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相向转动时,两个螺母能够沿着同一方向移动,增加推动封闭板转动的力度,通过密封条能够增加封闭板对排污口的密封性。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连接横杆的底部均设有多个卡槽,且多个卡槽分
别与左侧矮墩和右侧矮墩相配合;将左侧矮墩和右侧矮墩分别插入相应的卡槽内时,通过向卡槽内浇灌混凝土能够增加左侧矮墩与连接横杆和右侧矮墩与连接横杆之间的稳定性。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左侧矮墩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行人进行防护的栏杆,且座椅远离橡胶道的一侧与栏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杆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档条;通过栏杆能够避免行人掉落地面,两个档条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侧,在将橡胶道铺设在连接板上时,通过两个档条能够对橡胶道起到限位作用。
[00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液口固定套设有延伸至储液箱上方的连接软管,所述座椅内设有W形管,所述连接软管的顶端延伸至座椅内并与W形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W形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水管延伸至储液箱内,所述座椅的顶部设有压力传感器;当行人坐在座椅上休息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此时启动第二水泵将储液箱内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左侧矮墩(1)、右侧矮墩(2)以及两个连接横杆(3),两个连接横杆(3)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左侧矮墩(1)和右侧矮墩(2)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横杆(3)的顶部均设有座椅(9),两个所述连接横杆(3)之间通过螺栓铺设有多个连接板(4),多个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铺设有橡胶道(5),两个所述连接横杆(3)内均设有水渠(7),且两个水渠(7)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左侧矮墩(1)和两个右侧矮墩(2)之间;排污结构,设置在连接横杆(3)内,用于将水渠(7)处存在的污物进行清除;清洁结构,设置在连接板(4)的下方,用于使用收集的雨水对橡胶道(5)进行清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结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水渠(7)内的两个污物刮板(8),且污物刮板(8)用于将水渠(7)内的污物刮除,所述座椅(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基板(10),两个所述基板(10)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1),两个所述转轴(11)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其中一个基板(10)并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7),两个所述转轴(11)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绕线辊(12),所述绕线辊(12)的外壁分别绕设有第一绳索(13)和第二绳索(15),且第一绳索(13)与第二绳索(15)绕设在绕线辊(12)外壁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绳索(13)远离绕线辊(12)的一端延伸至水渠(7)内并与污物刮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索(15)远离绕线辊(12)的一端延伸至水渠(7)内并与污物刮板(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渠(7)内设有多个用于对第二绳索(15)导向的第二导向杆(16),所述水渠(7)内设有多个用于对第一绳索(13)导向的第一导向杆(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水渠(7)底部内壁的用于排污的排污口(23),所述连接横杆(3)的底部设有与排污口(23)相连通的让位槽(24),所述让位槽(2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5),两个所述转动轴(25)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用于封闭排污口(23)的封闭板(26),两个所述基板(1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18)和第二丝杆(19),所述第一丝杆(18)与第二丝杆(19)的外壁均螺纹套设有螺母(21),两个所述螺母(21)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22),两个所述连杆(22)的底端均通过连接座与封闭板(26)的顶部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绿道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宗李丽高静安海波周素全晏群赵树帅贺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铁汉深圳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