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防伪元件及制造方法和设备、安全物品、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90043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及制造方法和设备、安全物品、存储介质,透明防伪元件包括:透明材料层,透明材料层具有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凹槽;多个防伪介质层,多个防伪介质层设于凹槽中;多个防伪介质层包括:磁性材料层、荧光材料层、电介质材料层、红外材料层中的两种及以上的组合;多个防伪介质层分别设于多个凹槽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特殊设备能够观察到精细的图案或特定的防伪特征信号,从而提高了防伪效果和隐蔽效果。和隐蔽效果。和隐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防伪元件及制造方法和设备、安全物品、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2年01月21日、申请号为“202210073944.6”专利技术名称为“透明防伪元件及制造方法和设备、安全物品、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明防伪元件、一种安全物品、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方法、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3]目前,钞票、护照、证卡等各类高安全或高附加值印刷品中广泛采用了磁信号、磁成像、红外配对等防伪技术。相关防伪技术主要是以传统的印刷、涂布或者喷墨打印的方式实现,由于磁性材料或者红外材料在可见光下大都具有较深的外观颜色,因此采用传统工艺实现的防伪层也具有肉眼可见的外观颜色,不能起到很好的隐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防伪元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物品。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设备。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设备。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包括:透明材料层,透明材料层具有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凹槽;多个防伪介质层,多个防伪介质层设于凹槽中;防伪介质层包括以下之一:磁性材料层、荧光材料层、电介质材料层、红外材料层。
[001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透明防伪元件,包括透明材料层和多个防伪介质层。透明材料层具有图案化的精细栅格凹凸结构,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凹槽,防伪介质层填充于凹槽中,能够形成图案化的防伪特征网络。防伪介质层为多个,可以是磁性材料层、荧光材料层、电介质材料层、红外材料层中的两种及以上的组合,通过不同材料层的组合,可以在相应的检测设备下呈现明显的防伪特征信号,从而提高防伪效果和隐蔽效果。
[0013]具体地,不同磁性材料层组合,可以用于磁编码;磁性材料层、荧光材料层组合,在不同激发源作用下可以呈现套印、对印的效果,即在高分辨率的成像设备下呈现清晰的完整网络图案,在紫外光源或者磁成像等不同作用下呈现清晰的部分网络图案。含有介电材料的防伪介质层可以作为抗静电层来使用。透明导电层具有高透明度和高电导率,使用智能手机APP或者小程序可识别明显的导电信号特征,在印刷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抗静电作用。由于该导电层,能够保证安全物品透明视窗开窗区的透明度和抗静电性能,因此开窗尺
寸设计不会受到影响。
[0014]另外,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防伪介质层分别设于多个凹槽内;和/或多个防伪介质层在凹槽内分层设置。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防伪介质层可以分别填充于不同凹槽内,多个防伪介质层还可以在同一凹槽内分层填充。比如在透明材料层的凹槽中填充第一种防伪介质层,在第一种防伪介质层的上方全部填充或部分填充第二种防伪介质层,则透明防伪元件可同时具有两种信号。也可以是在透明材料层的凹槽中一部分填充第一种防伪介质层,一部分填充第二种防伪介质层,在第一种防伪介质层、第二种防伪介质层上面填充第三种防伪介质层等组合形式。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透明材料层包括透明柔性基底层和透明胶质层,透明胶质层具有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透明胶质层位于透明柔性基底层的一侧或两侧。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透明材料层包括透明柔性基底层和透明胶质层,透明胶质层具有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用于填充防伪介质层。透明胶质层位于透明柔性基底层的一侧或两侧,从而使防伪介质层可以进行单面填充或正反面填充。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透明防伪元件在可见光波段内的透过率大于70%。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透明防伪元件在可见光波段内的透过率大于70%,具有良好的隐蔽效果。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透明防伪元件的厚度小于等于250μm。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透明防伪元件的厚度小于等于250μm,能够施加在纸钞、护照等安全物品上。透明防伪元件在折叠后透光或紫外光下观察时能看到明显的摩尔条纹。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尺寸相同和/或不同的单元栅格;其中,单元栅格的轮廓为凹槽并用于填充防伪介质,单元栅格的内部为透明材料层的凸起部分,轮廓的线宽小于30μm;和/或单元栅格的宽度大于等于轮廓的线宽的最小值;和/或防伪介质层的厚度为1μm

20μm。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尺寸相同或不同的单元栅格,多个单元栅格组合而成一个或多个防伪特征网络。其中,单元栅格的轮廓为凹槽并用于填充防伪介质,单元栅格的内部为透明材料层的凸起部分,轮廓的线宽小于30μm。单元栅格的宽度大于等于轮廓的线宽的最小值。防伪介质层的厚度为1μm

20μm。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防伪介质层的材料粒径小于单元栅格的最小线宽。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防伪介质层的材料粒径小于单元栅格的最小线宽,使防伪介质层能够填充到单元栅格中。
[002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安全物品,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透明防伪元件。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安全物品,包括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透明防伪元件,因而其具有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透明防伪元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安全物品还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透明视窗、安全线、宽条、印刷油墨层、基底层;透明防伪元件施加于透明视窗或安全线或宽条的一侧或两侧;和/或透
明防伪元件施加于印刷油墨层或基底层的一侧或两侧。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安全物品包括透明防伪元件和透明视窗、贴条、贴标、安全线、印刷油墨层、安全线、基底层中的至少一种,透明防伪元件施加于透明视窗、贴条、安全线和印刷油墨层的上方,能够使安全物品具有防伪效果。透明防伪元件还可以和全息、光变油墨组合应用在透明视窗、宽条、安全线和标签上。其中,基底层选自聚合物膜,如PI膜、PET膜、BOPP膜、TAC膜、纸、合成纸、织物、无纺织物、金属箔、金属板、镀金属片(膜)以及通过以上材料的组合而形成的多层复合片。
[003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方法,包括:生成透明材料层;在透明材料层上形成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在栅格凹凸结构的凹槽中填充多个防伪介质层,以形成透明防伪元件;肉眼透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层,所述透明材料层具有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所述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凹槽;多个防伪介质层,多个所述防伪介质层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多个所述防伪介质层包括:磁性材料层、荧光材料层、电介质材料层、红外材料层中的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所述多个所述防伪介质层分别设于多个所述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伪介质层在所述凹槽内分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料层包括透明柔性基底层和透明胶质层,所述透明胶质层具有图案化的栅格凹凸结构;所述透明胶质层位于所述透明柔性基底层的一侧或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伪元件在可见光波段内的透过率大于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伪元件的厚度小于等于250μ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形状、尺寸相同和/或不同的单元栅格;其中,所述单元栅格的轮廓为所述凹槽并用于填充防伪介质,所述单元栅格的内部为所述透明材料层的凸起部分,所述轮廓的线宽小于30μm;和/或所述单元栅格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轮廓的线宽的最小值;和/或所述防伪介质层的厚度为1μm

20μ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介质层的材料粒径小于所述单元栅格的最小线宽。8.一种安全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防伪元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物品还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透明视窗、安全线、宽条、印刷油墨层、基底层;所述透明防伪元件施加于所述透明视窗或所述安全线或所述宽条的一侧或两侧;和/或所述透明防伪元件施加于所述印刷油墨层或所述基底层的一侧或两侧。10.一种透明防伪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透明材料层;在所述透明材料层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鲁陈韦刘萃陈庚王斌古克
申请(专利权)人: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