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59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6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以下步骤:S1、原料开松:将原料纤维开松,并除去原料纤维中的杂质和异纤;S2、梳理铺网:将开松后的原料纤维通过梳理机分梳混合,并根据工艺要求将纤网加工为预订厚度及宽度后输出;S3、纤网预湿:梳理后的纤网输送至预湿装置处,预湿装置对纤网进行加水预湿,并利用温控机构对预湿水进行加热保温;S4、水刺定型:经过预湿的纤网输送至水刺机,通过水刺机将纤网水刺定型;S5、烘干:使用烘干装置将水刺定型的纤网烘干;S6、收卷:使用收卷装置将烘干的纤网收卷至收卷辊上。本申请具有降低纤网在水刺前空气含量,提高纤网中纤网编结效果的效果。网编结效果的效果。网编结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0577515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刺无纺布生产线,包括称重机、梳理机、牵伸成网机、高压水刺机、烘干机、在线监测仪、成卷机、切割机;所述称重机通过风道输送与所述梳理机相连接,所述梳理机通过输送滚筒与所述牵伸成网机连接,所述牵伸成网机与所述高压水刺机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高压水刺机通过传送带与所述烘干机连接,所述烘干机通过传送带与所述在线监测仪相连,所述在线监测仪通过卷筒到达所述成卷机,所述成卷机通过传送带与所述切割机连接,最终根据所需分切成不同幅宽的无纺布。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对多层叠加的纤维网进行生产时,由于多层叠加的纤维网厚度较厚,使得纤维网中的空气较多,在对纤维网进行水刺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水针的能量分散,影响纤维之间缠结的效果,继而存在无妨布生产质量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妨布生产质量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开松:将原料纤维开松,并除去原料纤维中的杂质和异纤;S2、梳理铺网:将开松后的原料纤维通过梳理机分梳混合,并根据工艺要求将纤网加工为预订厚度及宽度后输出;S3、纤网预湿:梳理后的纤网输送至预湿装置处,预湿装置对纤网进行加水预湿,并利用温控机构对预湿水进行加热保温;S4、水刺定型:经过预湿的纤网输送至水刺机,通过水刺机将纤网水刺定型;S5、烘干:使用烘干装置将水刺定型的纤网烘干;S6、收卷:使用收卷装置将烘干的纤网收卷至收卷辊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纤网进行水刺定型之前,使纤网首先经过预湿装置,利用预湿装置对纤网进行加水预湿,利用注入的水分降低纤网中空气含量,提高纤网中纤维的编结效果;并利用温控机构将预湿水加热至温水状态,温水可以使纤网中的纤维更加柔软,进一步提高纤维的编结效果。
[0008]优选的,于步骤S3中所述预湿装置包括盛放有预湿水的储水箱、预湿辊和挤压机构,所述预湿辊转动连接在所述储水箱中,所述预湿辊的底部没过所述储水箱中的预湿水,
所述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储水箱的上方,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对经过预湿的纤网进行挤压去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水箱内设置预湿辊,纤网绕过预湿辊后再进入水刺机中,继而使得纤网能够过水预湿,降低纤网中的空气含量,然后纤网再经过挤压机构,利用挤压机构对纤网进行挤压,进一步降低纤网中空气含量的同时,将大量预湿水挤出,使得纤网能够更好吸收水针中的能量,提高纤网内纤维的编结效果;由于挤压机构设置在储水箱的上方,使得挤压出来的预湿水能够重新流回储水箱中,能够对预湿水进行二次利用。
[0010]优选的,于步骤S5中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和除水机构,除水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一压水辊、第二压水辊、两个连接块和两个弹簧,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烘干箱上,所述第一压水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压水辊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两个所述弹簧与两个所述连接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簧设置于其对应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以推动所述第二压水辊向靠近所述第一压水辊的方向移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并利用弹簧推动连接块移动,从而使第一压水辊向第二压水辊的方向压紧,继而使第二压水辊能够将第一压水辊和第二压水辊之间的纤网压紧,便于将纤网中更多的水分挤出,同时利用连接块的滑动连接使第一压水辊和第二压水辊能够对不同厚度的纤网进行挤压,提高除水机构的适用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压水辊和第二压水辊之间挤出的水流进行收集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集水箱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压水辊和第二压水辊的下方设置集水箱,利用集水箱将第一压水辊和第二压水辊挤出的水分收集,继而回流至储水箱中,形成对储水箱中预湿水的补充,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造成浪费的可能。
[0014]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对纤网进行支撑的支撑辊,烘干箱上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热风机和多个通气管,多个所述通气管均连接在所述烘干箱内,多个所述通气管沿纤网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通气管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沿支所述通气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多个所述通气管均与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个通气管上均开设通气孔,利用热风机对多个通气管进行供风,并将热风通过多个通气孔喷出,继而对纤网进行烘干,实现纤网的烘干处理。
[0016]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内设置有用于防止纤网翘边的多组整平机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辊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整平机构,每组所述整平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每个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纤网边部的夹持槽,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位于纤网的两侧以对纤网的两个边部进行夹持,两个所述夹持板均连接在所述烘干箱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板上开设夹持槽,利用夹持板上开设的夹持槽将纤网的边部夹持,进而减少纤网烘干过程容易发生翘边的可能,提高纤网的生产质量。
[0018]优选的,每个所述夹持板均中空设置,每个所述夹持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橡胶块,连接所述夹持槽同一个侧壁上多个弹性橡胶块沿所述夹持板长度方
向间隔,相邻的两个弹性橡胶块之间的夹持槽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均与所述夹持板的内部连通,每个所述夹持板的内部均与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多个弹性橡胶块,并在相邻两个弹性橡胶块之间开设透气孔,利用多个弹性橡胶块对纤网边部夹持,并使热风从透气孔中喷出,对纤网边部进行烘干,降低因夹持板的夹持而影响纤网边部烘干效果的可能。
[0020]优选的,每个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与两个夹持板一一对应设置,设置同一个所述通气管上的支撑组件分别位于靠近所述通气管两端的位置,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固定环、波纹管和滑移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所述滑移环滑动连接在所述通气管上,所述波纹管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所述波纹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滑移环之间,所述夹持板上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夹持板与其连通的所波纹管上所述连接的所述滑移环固定连接,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开松:将原料纤维开松,并除去原料纤维中的杂质和异纤;S2、梳理铺网:将开松后的原料纤维通过梳理机分梳混合,并根据工艺要求将纤网加工为预订厚度及宽度后输出;S3、纤网预湿:梳理后的纤网输送至预湿装置(100)处,预湿装置(100)对纤网进行加水预湿,并利用温控机构(600)对预湿水进行加热保温;S4、水刺定型:经过预湿的纤网输送至水刺机(700),通过水刺机(700)将纤网水刺定型;S5、烘干:使用烘干装置(200)将水刺定型的纤网烘干;S6、收卷:使用收卷装置将烘干的纤网收卷至收卷辊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中所述预湿装置(100)包括盛放有预湿水的储水箱(110)、预湿辊(120)和挤压机构(130),所述预湿辊(120)转动连接在所述储水箱(110)中,所述预湿辊(120)的底部没过所述储水箱(110)中的预湿水,所述挤压机构(130)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10)的上方,所述挤压机构(130)用于对经过预湿的纤网进行挤压去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5中所述的烘干装置(200)包括烘干箱(300)和除水机构(400),除水机构(400)包括第二支架(410)、第一压水辊(420)、第二压水辊(430)、两个连接块(460)和两个弹簧(470),所述第二支架(410)固定连接在所述烘干箱(300)上,所述第一压水辊(42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410)上,两个所述连接块(460)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410)上,所述第二压水辊(43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460)之间,两个所述弹簧(470)与两个所述连接块(46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弹簧(470)设置于其对应的所述连接块(460)与所述第二支架(410)之间以推动所述第二压水辊(430)向靠近所述第一压水辊(420)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1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压水辊(420)和第二压水辊(430)之间挤出的水流进行收集的集水箱(490),所述集水箱(490)上连通有回流管(491),所述回流管(491)远离所述集水箱(490)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11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300)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用于对纤网进行支撑的支撑辊(310),烘干箱(300)上设置有烘干机构(320),所述烘干机构(320)包括热风机(330)和多个通气管(340),多个所述通气管(340)均连接在所述烘干箱(300)内,多个所述通气管(340)沿纤网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通气管(340)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41),多个所述通气孔(341)沿支所述通气管(3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热风机(330)设置在所述烘干箱(300)的一侧,多个所述通气管(340)均与所述热风机(330)的出风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300)内设置有用于防止纤网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华吕荣祥贾广庆张新萌王广远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顺意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