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283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7
本申请涉及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案包括S0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进行开松混合;其中,A纤维为涤纶、丙纶的其中一种或混合物;S10、将开松混合后的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梳理;S20、通过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梳理后的A纤维进行处理,以在A纤维表面留下沟槽;对梳理后的木浆纤维均匀喷洒发泡剂;S3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进行铺网复合,得到纤维网;S40、将纤维网进行水刺加固;S50、对无纺织物进行加热,以通过发泡剂蒸发后释放出气体使无纺织物膨胀并留下气孔;S60、将无纺织物进行整理定型,完成制备。本申请制备的无纺布可显著提升吸水率和厚度,同时拉伸应力无明显下降。明显下降。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纺布生产
,具体涉及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吸水性是擦拭类无纺布的最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木浆纤维作为天然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水性、透气性,然而机械性能差,导致无纺布的强度低。因此,在吸水性木浆水刺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需加入合成纤维,如涤纶、丙纶等。合成纤维部分能够提升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的机械性能,但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差,且在水刺头的喷射水流作用下,合成纤维占据了木浆纤维之间的空隙,无纺布的结构较为紧密,最终导致织物的吸水性大大降低。
[0003]因此,亟待一种吸水性好的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0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进行开松混合;
[0007]其中,A纤维为涤纶、丙纶的其中一种或混合物;
[0008]S10、将开松混合后的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梳理;
[0009]S20、通过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梳理后的A纤维进行处理,以在A纤维表面留下沟槽;对梳理后的木浆纤维均匀喷洒发泡剂;
[0010]S3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进行铺网复合,得到纤维网;
[0011]S40、将纤维网进行水刺加固,得到无纺织物;
[0012]S50、对无纺织物进行加热,以通过发泡剂蒸发后释放出气体使无纺织物膨胀并留下气孔;
[0013]S60、将无纺织物进行整理定型,完成制备。
[0014]进一步地,S20步骤中,沟槽处理剂包括苯酚、甲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地,S20步骤中,挥发剂体系包括乙醇。
[0016]进一步地,S20步骤中,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的质量比为3:2。
[0017]进一步地,S20步骤中,发泡剂与木浆纤维的质量比为1:10。
[0018]进一步地,发泡剂为粉末型发泡剂。
[0019]进一步地,S30步骤中,铺网复合工艺采用交叉铺网或半交叉铺网的方式。
[0020]进一步地,S30步骤中,A纤维质量百分比为30wt%~50wt%,木浆纤维的质量百分
比为50wt%~70wt%。
[0021]进一步地,S50步骤中,采用加热辊对无纺织物进行加热,并使得温度超过发泡剂的沸点。
[0022]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通过上述的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得到。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申请经过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A纤维进行处理后,沟槽可增大A纤维之间的距离以及A纤维与木浆纤维之间的距离。紧接着在木浆纤维中加入发泡剂,在高温发泡条件下释放的气体增大了木浆纤维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增大了A纤维与木浆纤维之间的距离,成型后的无纺布变得蓬松,厚度增加,吸水性能显著提升;
[0025]2、经过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处理得到的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的吸水率可提升40%以上,拉伸应力无明显下降,厚度提升50%以上。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0027]图2是图1中关键步骤的具体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2所示,本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0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进行开松混合;
[0032]其中,A纤维为涤纶、丙纶的其中一种或混合物;
[0033]S10、将开松混合后的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梳理;
[0034]S20、通过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梳理后的A纤维进行处理,以在A纤维表面留下沟槽;在60℃下,对梳理后的木浆纤维均匀喷洒发泡剂;
[0035]其中,沟槽处理剂包括苯酚、甲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挥发剂体系包括乙醇,且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的质量比为3:2;
[0036]其中,发泡剂与木浆纤维的质量比为1:10;
[0037]优选地,发泡剂为粉末型发泡剂;
[0038]如此,随着乙醇溶液的挥发,苯酚、甲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也会离开纤维表面,并在A纤维表面留下沟槽,从而增加A纤维与水的接触面积;
[0039]S3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进行铺网复合,得到纤维网;
[0040]在本实施例中,铺网复合工艺采用交叉铺网或半交叉铺网的方式,且A纤维质量百分比为30wt%~50wt%,木浆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50wt%~70wt%;
[0041]S40、将纤维网进行水刺加固,得到无纺织物;
[0042]S50、采用加热辊对水刺加固后的无纺织物进行加热,使温度超过发泡剂的沸点,
发泡剂蒸发后释放出气体使无纺织物膨胀,并留下气孔,加热温度为180℃;
[0043]S60、将发泡后得到的无纺织物进行后整理定型,包括对无纺织物的热定型和卷曲,热定型温度为120℃,完成制备。
[0044]在本实施例中,S20~S50相当于关键步骤,即如图2所示,图中的水刺头表示进行水刺加固,烘干箱表示进行整理定型。
[0045]实施例二
[0046]对木浆和PP纤维进行基于实施例一的关键步骤的处理,首先采用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PP纤维进行处理,沟槽处理剂为甲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质量比为1:5,挥发剂为乙醇,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的质量比为3:2。在60℃下,将溶液喷涂在PP纤维表面,随着乙醇溶液的挥发,甲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也会离开纤维表面,并在A纤维表面留下沟槽,从而增加A纤维与水的接触面积;梳理后的木浆纤维中均匀喷洒发泡剂,发泡剂的类型为粉末型,发泡剂与木浆纤维的质量比为1:10。本实施例的实验中并采用空白组(无关键步骤处理)进行对照。
[0047]结果如下表1(不同比例木浆/PP纤维复合水刺无纺布的性能表征)所示:
[0048]表1
[0049][0050]显而易见地,在实施例一的关键步骤处理后,可比空白组显著提升吸水率和厚度,而拉伸应力并无明显下降。而不同比例的木浆/PP纤维具有明显的影响。
[0051]实施例三
[0052]对木浆和PET纤维进行基于实施例一的关键步骤的处理,首先采用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PET纤维进行处理,沟槽处理剂为苯酚、甲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0、将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进行开松混合;其中,所述A纤维为涤纶、丙纶的其中一种或混合物;S10、将开松混合后的A纤维和木浆纤维分别梳理;S20、通过沟槽处理剂和挥发剂体系对梳理后的所述A纤维进行处理,以在所述A纤维表面留下沟槽;对梳理后的所述木浆纤维均匀喷洒发泡剂;S30、将所述A纤维和所述木浆纤维进行铺网复合,得到纤维网;S40、将所述纤维网进行水刺加固,得到无纺织物;S50、对所述无纺织物进行加热,以通过发泡剂蒸发后释放出气体使所述无纺织物膨胀并留下气孔;S60、将所述无纺织物进行整理定型,完成制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0步骤中,所述沟槽处理剂包括苯酚、甲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其中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0步骤中,所述挥发剂体系包括乙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吸水木浆复合水刺无纺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0步骤中,所述沟槽处理剂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利忠秦扶桑王轩荣于斌饶云飞朱斐超刘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诚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