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53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包括内胆,该内胆的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罩设有热风挡板而围成热风室,热风机的扇叶位于该热风室中并与热风挡板的进风口正对,而热风挡板的出风口开设在上述进风口的旁侧,内胆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位于热风室中的鼓风口,扇叶的一侧为第一叶片,而另一侧为第二叶片,内胆上还开设第一出气口,且通过第一出气口流出的为第一气流,鼓风口通过鼓风气路分别与第一出气口及外界相流体连通,且鼓风气路包括用于调整由鼓风口鼓入内胆的鼓风气流中第一气流与外界空气比例的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对内胆内部的鼓风排湿,且能实现对鼓风排湿速度的调整,并在鼓风的同时能保证内胆内部温场的均匀性。温场的均匀性。温场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烤箱、蒸烤箱等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在其内胆的背部设置热风机,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上述热风机的扇叶位于该热风室中,且该扇叶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工作状态下,在热风机的扇叶作用下,内胆内腔中的气体通过热风挡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热风室中,气体在热风室中被加热后在扇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回流至内胆内腔中,从而在内胆内腔中形成热风循环,实现对内胆中食物的加热。此外,现有的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一般仅在内胆上开设一个排气口,当排气口处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内胆中的多余气体通过排气口外排。然而,在烘烤水分较大的食物时(例如蛋糕、蛋挞等),内胆中的湿度较大,上述排气方式无法将湿气及时外排,从而影响烹饪效果。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鼓风的方式来外排烘烤过程中内胆中的多余蒸汽,例如,专利号为ZL 202122405399.X(授权公告号为CN21630787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然而,采用鼓风强排方式需要在内胆之外增设鼓风装置(例如鼓风机等),不仅会增加烹饪装置的生产成本,而且会额外占用烹饪装置内部的安装空间。此外,现有的鼓风方式,鼓入的一般为外界的冷空气,而冷空气直接鼓入内胆中会对内胆内部温场均匀性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的鼓风方式,仅能通过鼓风装置的频率来调节鼓风效率,无法通过内胆内腔的湿度变化来实现鼓风效率的自适应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鼓风排湿且结构简单的烹饪内胆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鼓风排湿且鼓风排湿速度可调的烹饪内胆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鼓风排湿且对内胆内腔温场均匀性影响小的烹饪内胆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内胆结构的烹饪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烹饪一体机。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该内胆的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罩设有热风挡板而围成热风室,热风机的扇叶位于该热风室中并与热风挡板的进风口正对,该扇叶的之外围设有背部加热管,而热风挡板的
出风口开设在上述进风口的旁侧,其特征在于,
[0010]所述内胆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位于上述热风室中的鼓风口,上述扇叶的一侧为与上述热风挡板的进风口正对的第一叶片,而另一侧为与上述鼓风口相对的第二叶片,
[0011]上述内胆上还开设有位于上述热风室之外的第一出气口,且通过该第一出气口流出的为第一气流,上述鼓风口通过鼓风气路分别与该第一出气口及外界相流体连通,且该鼓风气路包括用于调整由鼓风口鼓入内胆的鼓风气流中上述第一气流与外界空气比例的控制阀。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在上述第一侧壁上并邻近上述热风室。一方面能使第一出气口与鼓风口集中开设在内胆的一侧,便于实现与控制阀的气路连接;另一方面将第一出气口开设在热风室向内胆内腔回流的气流处,此处气流不稳定,可保证第一气流的流动速度,且能避免将第一出气口开设在内胆内腔中气流稳定处对内胆内腔气场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上述热风挡板之上,而该热风挡板的出风口包括位于该热风挡板上端的第一出风口。这样由第一出风口吹出的热气流能顺势从第一出气口流出而形成第一气流。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气口与第一出风口错开设置。在保证第一出气口处的第一气流的流速的情况下,能减少对内胆内腔上部温场的影响。
[0015]进一步,所述内胆上还开设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与上述第一出气口分别位于内胆的两侧。这样能避免两者的相互干扰,保证内胆的排气效果,进而保证内胆的排湿效果,同时能保证第一出气口的出气,进而保证对鼓风排湿的调整。
[0016]进一步,所述控制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该阀腔分别具有第一气口、第二气口以及第三气口,其中,第一气口与外界相通,第二气口与上述第一出气口相流体连通,而第三气口与上述鼓风口相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气口与第三气口始终相通,并且,上述阀腔中活动设置有阀芯,该阀芯能在上述阀腔中动作而控制上述第三气口与第二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大小。这样当第二气口与第三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较大时,鼓风气流中第一气流所占比例较大,内胆的鼓风排湿速度较慢,而当第二气口与第三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较小时,鼓风气流中第一气流所占比例较小,内胆的鼓风排湿速度较快。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三气口,而第三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气口,且第二气口与第三气口的开口面积之合小于等于第一气口。这样能保证外界空气的鼓入效率,进而保证鼓风排湿的效率,即在保证了一定的鼓风排湿的效率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
[0018]进一步,所述阀体包括长条状的壳体,该壳体的内腔构成上述阀腔,上述第一气口开设在该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部,而壳体的第二端封闭,且第二气口和第三气口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在该壳体的两侧,其中,第三气口邻近上述第一气口,上述阀芯为与壳体的横截面大小相匹配并沿壳体的横截面方向隔设在该壳体中的阀板,且该阀板能在其两侧压差作用下并沿该壳体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这样大气压作用于阀板的一侧,而阀板的另一侧则受阀板与壳体的第二端围成的内压作用,该内压等于或接近第一气口处的内胆内压。即通过内胆内压可对阀板的移动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第三气口与第二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大小,而内胆内压与其湿度呈反相关,湿度越大内压越小。这样内胆内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第三气
口与第二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较大,则鼓风排湿速度较慢;而当内胆内部湿度较小的情况下,第三气口与第二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较小,则鼓风排湿速度较快。
[0019]进一步,所述阀板与上述壳体的第二端的端壁之间夹设有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复位弹簧,
[0020]初始状态下,上述阀板隔设在第二气口与第三气口之间,上述复位弹簧处于原始状态,上述第三气口与第二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最大的状态下,上述复位弹簧被压缩并使上述阀板具有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趋势。从而能使阀板平稳地移动,并且能使阀板在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
[0021]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开口面积小于上述第二气口的第四气口,该第四气口位于上述第二气口与壳体的第二端之间,且上述内胆上开设有位于上述热风室之外的回流口,该回流口与上述第四气口相流体连通。这样第四气口能起到泄压作用(尤其在第二气口与第三气口的实际流通面积最小的状态下),避免由阀板及壳体的第二端所围成的空间内压过大,且气体通过回流口回流至内胆内腔中能减少内胆内腔热量损失,保证烹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1),该内胆(1)的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罩设有热风挡板(2)而围成热风室(20),热风机(3)的扇叶(31)位于该热风室(20)中并与热风挡板(2)的进风口(21)正对,该扇叶(31)的之外围设有背部加热管(6),而热风挡板(2)的出风口(22)开设在上述进风口(21)的旁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位于上述热风室(20)中的鼓风口(11),上述扇叶(31)的一侧为与上述热风挡板(2)的进风口(21)正对的第一叶片(311),而另一侧为与上述鼓风口(11)相对的第二叶片(312),上述内胆(1)上还开设有位于上述热风室(20)之外的第一出气口(13),且通过该第一出气口(13)流出的为第一气流,上述鼓风口(11)通过鼓风气路分别与该第一出气口(13)及外界相流体连通,且该鼓风气路包括用于调整由鼓风口(11)鼓入内胆(1)的鼓风气流中上述第一气流与外界空气比例的控制阀(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3)开设在上述第一侧壁上并邻近上述热风室(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3)位于上述热风挡板(2)之上,而该热风挡板(2)的出风口(22)包括位于该热风挡板(2)上端的第一出风口(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3)与第一出风口(22)错开设置。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上还开设有排气口(12),该排气口(12)与上述第一出气口(13)分别位于内胆(1)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包括具有阀腔(400)的阀体(4a),该阀腔(400)分别具有第一气口(401)、第二气口(402)以及第三气口(403),其中,第一气口(401)与外界相通,第二气口(402)与上述第一出气口(13)相流体连通,而第三气口(403)与上述鼓风口(11)相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气口(401)与第三气口(403)始终相通,并且,上述阀腔(400)中活动设置有阀芯,该阀芯能在上述阀腔(400)中动作而控制上述第三气口(403)与第二气口(402)的实际流通面积大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口(401)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三气口(403),而第三气口(403)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气口(401),且第二气口(402)与第三气口(403)的开口面积之合小于等于第一气口(40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a)包括长条状的壳体(40),该壳体(40)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圣伟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