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44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人机交互界面HMI、能量管理系统EMS、通信装置、控制系统、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第一母线、第一开关、升压变压器、第二开关、STS高速静态开关、第三开关、储能变流器PCS、第四开关、电池系统、第二母线、配电系统、信号采集控制总线、配电电流采集总线、市电电压采集线路、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第一CANbus、第二CANbus、通讯回路、高压熔断器、高压电压互感器和第二母线电压采集线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在非计划市电故障导致储能电站孤岛运行时出现的功率突增问题进行智能判定和保护,并实现市电恢复时储能电站再次自动同期并网,负荷自动投入的功能。负荷自动投入的功能。负荷自动投入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带载负荷分配的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储能产业内生动力驱动,近年来,国内储能装机逆势大幅增长,如期步入规模化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储能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城市电网受限于土地面积、夏季负荷高峰限电等诸多因素,也加快了工商业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工商业储能正在电力系统末端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但是,在电网故障时,工商业储能电站往往伴随着电网故障而跳闸从而中断对外电力输送。即使工商业储能电站顺利从电网中解列进入孤岛运行模式,在用电高峰期,储能电站非计划性地从并网运行模式转为孤岛运行模式,突加超过其最大输出功率负荷会造成孤网电压、频率震荡,甚至出现过载而保护停机,无法起到应急供电作用。另外,市电由故障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运维人员倒闸操作才能切换到市电供电,涉及到储能电站并网倒闸操作流程繁琐,对运维人员专业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及方法,针对在非计划市电故障导致储能电站进入孤岛运行时出现的功率突增问题进行过载保护;同时实现市电恢复时储能电站再次自动同期并网,负荷自动投入的功能,实现无人值守,减少运营成本。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人机交互界面HMI、能量管理系统EMS、通信装置、控制系统、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第一母线、第一开关、升压变压器、第二开关、STS高速静态开关、第三开关、储能变流器PCS、第四开关、电池系统、第二母线、配电系统、信号采集控制总线、配电电流采集总线、市电电压采集线路、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第一CANbus、第二CANbus、通讯回路、高压熔断器、高压电压互感器和第二母线电压采集线路;
[0005]所述通信装置通过通讯回路分别与人机交互界面HMI、能量管理系统EMS、控制系统、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PCS和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连接;
[0006]所述第一开关上端连接到第一母线上,下端连接到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所述升压变压器低压侧连接到第二开关的上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下端连接到STS高速静态开关的上端,并通过市电进线电流线路连接到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第二开关的下端与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的连接位置为市电电流信号采样点CT0;
[0007]所述STS高速静态开关的下端连接到第二母线上;所述STS高速静态开关通过第二CANbus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
[0008]所述第三开关上端连接到第二母线上,下端连接到储能变流器PCS的上端;
[0009]所述储能变流器PCS下端连接到第四开关的上端;所述第四开关的下端连接到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通过第一CANbus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
[0010]所述高压熔断器上端连接到第一母线上,下端连接到高压电压互感器的上端;所述第一母线连接与市电电网;所述高压熔断器上端与第一母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电压采样点K1;
[0011]所述高压电压互感器的下端通过市电压采集线路连接到电压电流采集装置;
[0012]所述第二母线通过第二母线电压采集线路与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连接,连接位置为第二电压采样点K2;
[0013]所述配电系统中包括多条负荷支路;所述负荷支路由负荷开关QF、电流互感器CT和用电负荷构成;所述负荷开关包含本体保护装置;所述负荷开关的上端与第二母线相连接,下端穿过电流互感器连接到用电负荷;
[0014]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信号采集控制总线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负荷开关进行控制;所述电压电流采集装置采集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的电流信号CT0、第一电压采样点K1的电压采样信号和第二电压采样点K2点的电压采样信号,通过配电电流采集总线采集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讯回路包括第一通讯回路、第二通讯回路、第三通讯回路、第四通讯回路、第五通讯回路和第六通讯回路;
[0016]所述通信装置通过第六通讯回路与人机交互界面HMI连接,通过第四通讯回路与能量管理系统EMS连接,通过第五通讯回路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第一通讯回路与电池系统连接,通过第二通讯回路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通过第三通讯回路与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连接。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电系统包括n条负荷支路;所述n条负荷支路的负荷开关表示为QF1

QFn;所述n条负荷开关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表示为CT0

CTn;
[0018]所述负荷开关QF1

QFn的优先等级默认为QF1≥QF2≥...≥QFn。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人机交互界面HMI设定负荷开关QF1

QFn投入的优先等级及投入数量i;
[0020]所述人机界面HMI设定储能电站孤岛运行时配电系统投入用电负荷的有功功率Spi与电池系统剩余电量Sqi的比值j,并设定比值j的范围;
[0021]所述比值j不超过储能系统的额定充放电倍率P;
[0022]所述配电系统投入用电负荷的有功功率Spi=√3Vn2
·
(C1+C2+...+Ci),其中,Vn2为第二母线电压,C1

Ci是采集到QF1

QFi的负荷有效电流;
[0023]所述剩余电量Sqi通过通讯方式从电池系统读取。
[0024]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5]在人机界面HMI设定负荷开关QF1

QFn投入的优先等级及投入数量i,并设定储能电站孤岛运行时配电系统投入用电负荷的有功功率Spi与电池系统剩余电量Sqi的比值j,并设定比值j的范围;
[0026]电压电流采集装置采集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的电流信号CT0、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第一电压采样点K1的电压采样信号和第二电压采样点K2点的电压采样信号,并发送给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通过通讯回路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
[0027]当储能电站处于正常运行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全部投入,控制配电系统中的各负荷开关根据用电负荷使用条件投入,控制能量管理系统EMS接管储能电站的运行,通过给储能变流器PCS发送指令,进一步控制电池系统充放电;
[0028]当储能电站运行至某个时刻发生市电故障时,若控制系统接收到储能变流器PCS传输的市电故障关键信息,并检测到第一电压采样点K1出现超过保护范围外的三相电压波形相位角突变及频率突变信号,则控制STS高速静态开关按照立刻中断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人机交互界面HMI、能量管理系统EMS、通信装置、控制系统、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第一母线、第一开关、升压变压器、第二开关、STS高速静态开关、第三开关、储能变流器PCS、第四开关、电池系统、第二母线、配电系统、信号采集控制总线、配电电流采集总线、市电电压采集线路、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第一CANbus、第二CANbus、通讯回路、高压熔断器、高压电压互感器和第二母线电压采集线路;所述通信装置通过通讯回路分别与人机交互界面HMI、能量管理系统EMS、控制系统、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PCS和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上端连接到第一母线上,下端连接到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所述升压变压器低压侧连接到第二开关的上端;所述第二开关的下端连接到STS高速静态开关的上端,并通过市电进线电流线路连接到电压电流采集装置,第二开关的下端与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的连接位置为市电电流信号采样点CT0;所述STS高速静态开关的下端连接到第二母线上;所述STS高速静态开关通过第二CANbus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上端连接到第二母线上,下端连接到储能变流器PCS的上端;所述储能变流器PCS下端连接到第四开关的上端;所述第四开关的下端连接到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通过第一CANbus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所述高压熔断器上端连接到第一母线上,下端连接到高压电压互感器的上端;所述第一母线连接与市电电网;所述高压熔断器上端与第一母线的连接位置为第一电压采样点K1;所述高压电压互感器的下端通过市电压采集线路连接到电压电流采集装置;所述第二母线通过第二母线电压采集线路与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连接,连接位置为第二电压采样点K2;所述配电系统中包括多条负荷支路;所述负荷支路由负荷开关QF、电流互感器CT和用电负荷构成;所述负荷开关包含本体保护装置;所述负荷开关的上端与第二母线相连接,下端穿过电流互感器连接到用电负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信号采集控制总线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负荷开关进行控制;所述电压电流采集装置采集市电进线电流线路的电流信号CT0、第一电压采样点K1的电压采样信号和第二电压采样点K2点的电压采样信号,通过配电电流采集总线采集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回路包括第一通讯回路、第二通讯回路、第三通讯回路、第四通讯回路、第五通讯回路和第六通讯回路;所述通信装置通过第六通讯回路与人机交互界面HMI连接,通过第四通讯回路与能量管理系统EMS连接,通过第五通讯回路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第一通讯回路与电池系统连接,通过第二通讯回路与储能变流器PCS连接,通过第三通讯回路与电压电流采集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包括n条负荷支路;所述n条负荷支路的负荷开关表示为QF1

QFn;所述n条
负荷开关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表示为CT0

CTn;所述负荷开关QF1

QFn的优先等级默认为QF1≥QF2≥...≥QF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界面HMI设定负荷开关QF1

QFn投入的优先等级及投入数量i;所述人机界面HMI设定储能电站孤岛运行时配电系统投入用电负荷的有功功率Spi与电池系统剩余电量Sqi的比值j,并设定比值j的范围;所述比值j不超过储能系统的额定充放电倍率P;所述配电系统投入用电负荷的有功功率Spi=√3Vn2
·
(C1+C2+...+Ci),其中,Vn2为第二母线电压,C1

Ci是采集到QF1

QFi的负荷有效电流;所述剩余电量Sqi通过通讯方式从电池系统读取。5.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非计划孤岛运行负荷分配控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人机界面HMI设定负荷开关QF1

QFn投入的优先等级及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梁孟庆国蔡诚汪强雷雨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