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907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确定蒸发器多个监测区,获取多个标准状态图,获取第一部件上的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和多个第二部件上的多组第二荧光标识点。根据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生成基准标识线,根据第二荧光标识点生成部件标识线,确定各第二部件的标准判断角度。获取各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获取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并对监测区进行分类,得到一类监测区和二类监测区,基于预设采集频率采集一类实时图和二类实时图。根据长度判断策略得到一类输出结果,根据角度判断策略得到二类输出结果。基于一类输出结果和二类输出结果,对一类实时图和/或二类实时图进行更新,得到异常提醒图发送给管理端。醒图发送给管理端。醒图发送给管理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发器即将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的物体。工业上有大量的蒸发器,其中应用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是其中一种。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由于一般工业蒸发器体积较大,零件较多,在一些零件出现异常时,会导致蒸发器出现异常。蒸发器状态是否正常,一般需要判断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目前,内部状态一般通过蒸发器进行内部系统工作数据的采集,结合采集的内部数据来判断蒸发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外部状态往往是通过人工巡检进行监测,例如人工来判断零部件的位置是否处于正常位置,以及来判断零部件是否倾斜等等。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蒸发器外部器件的外部状态是否异常的监测方式不够准确,效率也较低。因此,如何自动的对蒸发器的外部器件的外部状态进行高效、准确的监测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在蒸发器外部的多个区域设置监测区,通过对蒸发器外部器件的外部状态进行监测,并采集不同时刻的图像进行详细的图像数据处理及比对,高效、准确的确定蒸发器外部器件的外部状态。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确定蒸发器的包括多个部件的多个监测区,基于各监测区处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蒸发器的多个标准状态图,获取所述标准状态图中预设在第一部件上的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以及预设在多个第二部件上的多组第二荧光标识点,其中,第一荧光标识点与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的像素值不同;根据一组所述第一荧光标识点生成基准标识线,并根据多组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生成多个部件标识线,基于所述基准标识线和部件标识线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获取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根据所述轮廓中心点与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的距离信息,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获取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根据所述亮度信息对所述监测区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满足亮度条件的一类监测区和不满足亮度条件的二类监测区,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根据长度判断策略和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对所述一类实时图进行处理,得到一类输出结果,根据角度判断策略和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对所述二类实时图进行处理,得到二类输出结果;
基于所述一类输出结果和所述二类输出结果,对相应的一类实时图和/或二类实时图进行更新,得到异常提醒图发送给管理端。
[0007]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一组所述第一荧光标识点生成基准标识线,并根据多组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生成多个部件标识线,基于所述基准标识线和部件标识线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包括:将所述第一部件上的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相连接,生成基准标识线,对各所述标准状态图进行坐标化处理,获取一组所述第一荧光标识点中的第一顶部坐标和第一尾部坐标,将所述第一顶部坐标和第一尾部坐标进行运算,得到与第一部件对应的基准标识斜率;将多个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多组第二荧光标识点相连接,生成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线,获取多组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中的第二顶部坐标和第二尾部坐标,将各所述第二顶部坐标和第二尾部坐标进行斜率运算,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斜率;将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斜率与所述基准标识斜率进行比对,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
[0008]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根据所述轮廓中心点与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的距离信息,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包括:获取各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轮廓,以及所述第二轮廓对应的轮廓坐标集合,获取所述轮廓坐标集合中的最大横向值、最小横向值、最大纵向值和最小纵向值;根据所述最大横向值、最小横向值的中位值得到横向中心坐标值,根据所述最大纵向值和最小纵向值的中位值得到纵向中心坐标值,对所述横向中心坐标值和所述纵向中心坐标值进行组合,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轮廓中心点;将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分别与所述基准标识线的第一顶部坐标相连接,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第一判断长度,将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分别与所述基准标识线的第一尾部坐标相连接,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第二判断长度;将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第一判断长度和第二判断长度进行运算,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
[0009]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根据所述亮度信息对所述监测区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满足亮度条件的一类监测区和不满足亮度条件的二类监测区,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包括:获取所述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调取满足亮度条件的第一亮度区间和不满足亮度条件的第二亮度区间,将各所述监测区的亮度信息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和第二亮度区间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监测区进行分类处理;若所述监测区的亮度信息位于第一亮度区间,则将对应的监测区标记为一类监测区,若所述监测区的亮度信息位于第二亮度区间,则将对应的监测区标记为二类监测区;获取管理端输入的预设采集频率,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
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
[0010]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管理端输入的预设采集频率,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之后,还包括:获取各监测区的历史异常部件信息,根据各监测区的所述历史异常部件信息统计各监测区内各第二部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异常次数,根据各所述第二部件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异常次数进行运算得到各监测区内各第二部件的异常频率;根据所述异常频率和预设异常频率进行计算,得到采集调整系数,根据所述采集调整系数对所述预设采集频率进行调整,得到实时采集频率;基于所述实时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相应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以及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
[0011]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长度判断策略和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对所述一类实时图进行处理,得到一类输出结果,包括:根据所述一类实时图获取当前时刻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当前判断长度,将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当前判断长度进行运算,得到判断长度差值;获取差值长度区间,将所述判断长度差值与所述差值长度区间进行比对,若所述判断长度差值不位于所述判断长度区间内,得到一类输出结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蒸发器的包括多个部件的多个监测区,基于各监测区处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蒸发器的多个标准状态图,获取所述标准状态图中预设在第一部件上的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以及预设在多个第二部件上的多组第二荧光标识点,其中,第一荧光标识点与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的像素值不同;根据一组所述第一荧光标识点生成基准标识线,并根据多组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生成多个部件标识线,基于所述基准标识线和部件标识线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获取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根据所述轮廓中心点与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的距离信息,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获取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根据所述亮度信息对所述监测区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满足亮度条件的一类监测区和不满足亮度条件的二类监测区,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根据长度判断策略和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对所述一类实时图进行处理,得到一类输出结果,根据角度判断策略和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对所述二类实时图进行处理,得到二类输出结果;基于所述一类输出结果和所述二类输出结果,对相应的一类实时图和/或二类实时图进行更新,得到异常提醒图发送给管理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一组所述第一荧光标识点生成基准标识线,并根据多组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生成多个部件标识线,基于所述基准标识线和部件标识线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包括:将所述第一部件上的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相连接,生成基准标识线,对各所述标准状态图进行坐标化处理,获取一组所述第一荧光标识点中的第一顶部坐标和第一尾部坐标,将所述第一顶部坐标和第一尾部坐标进行运算,得到与第一部件对应的基准标识斜率;将多个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多组第二荧光标识点相连接,生成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线,获取多组所述第二荧光标识点中的第二顶部坐标和第二尾部坐标,将各所述第二顶部坐标和第二尾部坐标进行斜率运算,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斜率;将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斜率与所述基准标识斜率进行比对,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根据所述轮廓中心点与一组第一荧光标识点的距离信息,确定各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包括:获取各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轮廓,以及所述第二轮廓对应的轮廓坐标集合,获取所述轮廓坐标集合中的最大横向值、最小横向值、最大纵向值和最小纵向值;根据所述最大横向值、最小横向值的中位值得到横向中心坐标值,根据所述最大纵向值和最小纵向值的中位值得到纵向中心坐标值,对所述横向中心坐标值和所述纵向中心坐标值进行组合,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轮廓中心点;
将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分别与所述基准标识线的第一顶部坐标相连接,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第一判断长度,将各所述第二部件的轮廓中心点分别与所述基准标识线的第一尾部坐标相连接,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第二判断长度;将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第一判断长度和第二判断长度进行运算,得到与各所述第二部件对应的标准判断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根据所述亮度信息对所述监测区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满足亮度条件的一类监测区和不满足亮度条件的二类监测区,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类实时图,包括:获取所述各监测区的亮度信息,调取满足亮度条件的第一亮度区间和不满足亮度条件的第二亮度区间,将各所述监测区的亮度信息与所述第一亮度区间和第二亮度区间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监测区进行分类处理;若所述监测区的亮度信息位于第一亮度区间,则将对应的监测区标记为一类监测区,若所述监测区的亮度信息位于第二亮度区间,则将对应的监测区标记为二类监测区;获取管理端输入的预设采集频率,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一类监测区对应的一类实时图,基于预设采集频率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二类监测区对应的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树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泰蒸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