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94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点胶装置包括机座、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电气控制器;电气控制器控制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动作;点胶头的阀体上设有数量对应的进胶孔、出胶孔、抽胶孔,胶水盒安放在阀体上方进胶孔处,针管安放在阀体下方出胶孔处,活塞缸体固定在阀体侧面,其活塞孔与抽胶孔对应相联通,阀心穿置在轴腔中,阀心径向设有与进胶孔或出胶孔数量对应的相互联通的胶水流入孔和胶水流出孔;抽胶机构的活塞插置活塞缸体的活塞孔内;换向机构推动阀心从进胶孔与胶水流入孔、胶水流出孔与抽胶孔相联通相位至胶水流入孔与抽胶孔、胶水流出孔与出胶口相联通相位之间往复切换,从而实现自动点胶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点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对电子元 器件点胶的自动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子行业中,大量的电子元器件需要通过胶水来密封,行业 中普遍采用注射器来对电子产品点胶,胶水装在针管内,推动活塞杆 将胶水从针管挤到针头出口,针头置于电子元器件的封口处,完成注 胶。上述点胶作业均需要人工来来完成,因电子元器件产品体积小, 需点胶的电子元器件产品数量大,仅靠上述人工点胶作业,费时费力, 无法实现批量生产,自动化效率低。有鉴于此,促使本专利技术人开发一种自动点胶装置,代替手工点胶 作业,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点胶装置,该装置要可以批 量对电子元器件点胶,自动化效率高,节省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自动点胶装置,主要包括机座、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 送料机构、电气控制器;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电气控制器分别安放在机座上,送料机构位于点胶头下方;电气控制 器控制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动作;点胶头包括阀体、阀心、 胶水盒、针管、活塞缸体;阀体中心轴向设有轴腔,轴腔上方径向设 有至少一个进胶孔,轴腔下方亦设有与进胶孔数量一一对应出胶孔, 轴腔横向单侧设有与进胶孔或出胶孔数量一一对应的抽胶孔,胶水盒 安放在阀体上方,底部与进胶孔相通,针管安放在阀体下方,连接在 出胶孔处,活塞缸体固定在阀体侧面,活塞缸体的活塞孔与抽胶孔一 一对应相联通,阀心穿置在轴腔中,阀心径向设有与进胶孔或出胶孔 数量一一对应的相互联通的胶水流入孔和胶水流出孔;抽胶机构的活 塞插置活塞缸体的活塞孔内;换向机构推动阀心从进胶孔与胶水流入 孔、胶水流出孔与抽胶孔相联通相位至胶水流入孔与抽胶孔、胶水流 出孔与出胶口相联通相位之间往复切换。上述的进胶孔设置在轴腔的正上方,出胶孔设轴腔的正下方,抽 胶孔设置在轴腔水平方向,对应的胶水流入孔和胶水流出孔相互垂 直。上述进胶孔、抽胶孔、出胶孔数量1一100个,分别并列在阀体上。上述的针管通过针管安装板连接在出胶孔处。上述点胶头还包括左、右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阀体两端,阀心 一端从左端盖中穿出。上述的机座包括安装面板、机架,所述的点胶头、抽胶机构、换 向机构、送料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安放在安装面板上,所述的升降机构 包安装板、气缸,安装板与安装面板之间通过气缸相联接。上述的点胶头下方还包括针管定位机构,所述的针管定位机构包 括定位叉和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机座上,针管限制在定位叉的叉齿 之间。上述的抽胶机构还包括抽胶气缸和连接板,活塞一端插置活塞缸 体的活塞孔中,另--端固定连接板上,连接板与抽胶气缸活塞杆固定。上述的换向机构包括驱动轴、摆杆、连杆、气缸,驱动轴一端联 接阀心,驱动轴另一端与摆杆一端固定,摆杆另一端与连杆一端转动 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气缸活塞杆连接。上述的送料机构位于点胶头下方,包括送料托盘、导套、送料气 缸,送料托盘固定在导套上,导套与送料气缸活塞杆连接。本技术采用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电气 控制器等组成,电气控制器控制换向机构推动阀心位于进胶孔与胶水 流入孔、胶水流出孔与抽胶孔相联通相位时,电气控制器控制抽胶机 构动作,胶水盒内的胶水从进胶孔抽入到胶水流入孔和胶水流出孔,进行吸胶作业;当吸胶完成,电气控制器控制换向机构推动阀心转动到达胶水流入孔与抽胶孔、胶水流出孔与出胶孔相联通相位时,这时电气控制器又控制抽胶机构动作,挤压胶水依次从胶水流入 L、胶水 流出?L、出胶孔、针管中流出,注入送料机构上的电子元器件密封口,实现自动点胶作业,省去大量的人工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 如果需要批量点胶电子元器件,可以增加点胶头的进胶孔、抽胶孔、 出胶孔数量,实现批量化点胶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装配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4是本技术点胶头的横向半剖视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点胶头的立体图图5 — 1是本技术的点胶头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阀心平面省略视图6 — 1是本技术的阀心的径向剖视图7是本技术的抽胶机构的立体示意图7_1是本技术的抽胶机构的立体分解图8是本技术的换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8 — 1是本技术的换向机构的立体分解图9是本技术的阀心旋转角度示意图IO是本实用的送料机构与定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10-1是本实用的送料机构与定位机构的立体分解图11是本技术的定位机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技术较佳的实例-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技术自动点胶装置,主要包括机座 1、点胶头2、抽胶机构3、换向机构4、送料机构5、电气控制器6 等部件组成,下面是对部件的结构和联接关系进一步描述-机座l包括机架ll、安装面板12;点胶头2、抽胶机构3、换向 机构4、送料机构5通过升降机构7安放在安装面板12上,所述的 升降机构7包安装板71、升降气缸72,点胶头2、抽胶机构3、换向机构4、送料机构5固定在安装板71上,安装板71固定在升降气缸 72本体上,升降气缸72活塞杆与安装面板12相联接,电气控制器6 控制升降气缸72动作用于调节点胶头2在安装面板12上的高度。点胶头2包括阀体21、胶水盒22、阀心23、针管24、活塞缸体 25 (如图4、图5、图5 — 1、图6、图6 — 1所示),阀体21中心轴 向设有轴腔211,为了降低轴腔211加工难度,阀体21可分成叁段, 轴腔211上方径向设有一排进胶孔212,轴腔211下方亦设有与进胶 孔212数量一一对应出胶孔213,轴腔212横向单侧设有与进胶孔212 和出胶孔213数量一一对应的抽胶孔214,胶水盒22呈漏斗形,安 放在阀体21上方,胶水盒22底部与进胶孔212相通,针管24安放 在阀体21下方,针管24通过针管安装板28连接在出胶孔213处; 活塞缸体25固定在阀体21侧面,活塞缸体25的活塞孔251与抽胶 孔214—一对应相联通,阀心23穿置在轴腔211中(如图4所示), 阀心23与轴腔211之间形成液密封,阀心23径向设与进胶孔212或 出胶孔213数量一一对应相互联通的胶水流入孔231和胶水流出孔 232;上述的进胶孔212亦可设置在轴腔211的正上方,出胶孔213 设轴腔211的正下方,抽胶孔214则对应设置在轴腔211水平方向, 对应的阀心23上的胶水流入孔231和胶水流出孔232相互垂直,阀 心23两端由右端盖27,左端盖26固定在阀体21上,右端盖27档 在轴腔211的末端,左端盖26上开孔供阀心23穿出。上述的点胶头2下方还包括针管定位机构8 (如图l、图10、图 ll所示),针管定位机构8包括定位叉81和安装座82,安装座82 装在安装面板12上,针管24限制在定位叉81的叉齿之间,定位叉 81上开有椭圆孔84,螺栓83穿过椭圆孔84螺接中在安装座82上, 定位叉81利用椭圆孔84与螺栓83的间隙实现左右移动,以利于针管24与待点胶的电子产品对准。抽胶机构3包括活塞31、两个抽胶气缸32、气缸连接板33、活 塞连接板34 (如图7、图7 — 1所示),两个抽胶气缸32本体通过气 缸安装座35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机座、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电气控制器;点胶头、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电气控制器分别安放在机座上,送料机构位于点胶头下方;电气控制器控制抽胶机构、换向机构、送料机构动作;点胶头包括阀体、阀心、胶水盒、针管、活塞缸体;阀体中心轴向设有轴腔,轴腔上方径向设有至少一个进胶孔,轴腔下方亦设有与进胶孔数量一一对应出胶孔,轴腔横向单侧设有与进胶孔或出胶孔数量一一对应的抽胶孔,胶水盒安放在阀体上方,底部与进胶孔相通,针管安放在阀体下方,连接在出胶孔处,活塞缸体固定在阀体侧面,活塞缸体的活塞孔与抽胶孔一一对应相联通,阀心穿置在轴腔中,阀心径向设有与进胶孔或出胶孔数量一一对应的相互联通的胶水流入孔和胶水流出孔;抽胶机构的活塞插置活塞缸体的活塞孔内;换向机构推动阀心从进胶孔与胶水流入孔、胶水流出孔与抽胶孔相联通相位至胶水流入孔与抽胶孔、胶水流出孔与出胶口相联通相位之间往复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峰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三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