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857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实时采集车辆的车速,当车辆处于减速且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对车辆的减速度进行判断;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小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1,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1,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1,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1;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中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2,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2,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2,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2;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大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3,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3,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3,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刹车时候,特别是紧急刹车时,会有剧烈的车体俯仰,引起驾驶员强烈的不适。目前一般的解决方式为:一种方法是采用解耦电控制动产品,在制动末端时,通过对轮缸压力的泄压,减少车辆停车时的惯性,减少乘客的不舒适感,如此达到舒适停车的目的。该方法在制动的末端减少制动压力,会使车辆的制动距离增加,即使在小减速度停车时,制动距离也会增加0.5m左右,所以在高度紧急制动时会增加碰撞风险,带来非预期的减速度丢失,所以不适合大减速度时的停车制动,同时,该方法会实时地预估增加的制动距离,一旦地面带来的跳动或路面状态变化导致增加的制动距离超过预期值,系统会增加额外的制动压力来完成停车,此时会带来严重的突兀感。另一种方法是车辆使用电控悬架,通过轮端的轮加速度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识别车辆的制动状态,在制动时,调整前后悬架的阻尼刚度,减少车辆的俯仰,增加停车舒适性;该方法只能减少车辆的俯仰,无法卸载掉车辆的惯性,所以带来的舒适体验也不是完美的。
[0003]如专利文献CN114889675A公开的基于在线速度规划的精确停车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的当前速度;确定列车的当前所处阶段,其中,当前所处阶段为粗降速阶段,或者,调整阶段,或者,准停阶段;根据当前速度与当前所处阶段进行精确停车控制。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将精确停车阶段分为粗降速阶段,调整阶段,准停阶段,根据当前速度与当前所处阶段进行精确停车控制,可以避免停车阶段的欠标或者过标现象的发生,有效减少控车过程中的速度波动,提高停车过程中的停车精度以及舒适性。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能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车辆的车速,当车辆处于减速且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对车辆的减速度进行判断;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小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1,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1,同时增加的压缩刚度c1,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1;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中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2,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2,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2,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2;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大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3,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3,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3,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3。
[0007]可选地,当车辆的减速度小于等于0.3g时,表示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小减速度,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08]可选地,当车辆的减速度大于0.3g且小于0.6g时,表示车辆的减速度处于中减速度,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09]可选地,当车辆的减速度大于等于0.6g时,表示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大减速度,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10]可选地,所述压力释放点a1、压力释放点a2和压力释放点a3满足以下关系:a1>a2>a3,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11]可选地,所述b1、b2和b3满足以下关系:b1>b2>b3,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12]可选地,所述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1、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2和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3满足以下关系:c3>c2>c1,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13]可选地,所述高度d1、高度d2和高度d3满足以下关系:d3>d2>d1,能够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和控制器,其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车速和减速度;所述控制器与信息获取模块连接,该控制器被配置为能执行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舒适性停车控制系统。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合装配有解耦电控制动产品和电控悬架的车辆,结合液压和悬架控制,通过减速度大小确定压力释放介入点,压力释放量和悬架控制幅度,能够搭配组合实现不同减速度下的舒适性变化;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单一电控悬架不能实现车辆惯性卸载的缺陷;同时,减少舒适制动时对压力的依赖,减少制动距离的减少量,保证制动的安全性和尽可能避免非预期的制动力丢失。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中:101

舒适性刹车控制模块,102

车速判断模块,103

减速度判断模块,104

解耦式电控制动控制模块,105

电控悬架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本实施例中,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车辆的车速和减速度,当车辆处于减速且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对车辆的减速度进行判断;
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小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1,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1,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1,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1;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中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2,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2,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2,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2;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大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3,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3,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3,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3。
[0020]本实施例中,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和控制器,其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车速和减速度;所述控制器与信息获取模块连接,该控制器被配置为能执行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的步骤。
[00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按照功能来划分,包括舒适性刹车控制模块101、车速判断模块102、减速度判断模块103、解耦式电控制动控制模块104和电控悬架控制模块105。其中,车速判断模块102用于对车辆的车速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舒适性刹车控制模块101,该车速判断模块102与舒适性刹车控制模块101连连接。减速度判断模块103用于对车辆的减速度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舒适性刹车控制模块101,该减速度判断模块103与舒适性刹车控制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车辆的车速,当车辆处于减速且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对车辆的减速度进行判断;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小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1,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1,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1,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1;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中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2,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2,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2,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2;若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大减速度,将泄压门限调整到压力释放点a3,将压力的减小量设为b3,同时增加前悬阻尼的压缩刚度c3,并降低悬架的高度d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的减速度小于等于0.3g时,表示车辆的减速度处于小减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的减速度大于0.3g且小于0.6g时,表示车辆的减速度处于中减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性停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车辆的减速度大于等于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汉斌牟灿罗斌杨川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