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39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导管,包括管体和设于管体一端的导管头端结构。导管头端结构远离管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凸起,凸起远离管体中心轴线的一侧与管体外侧壁相齐平,且凸起至少远离管体的一侧呈外凸的圆弧面;同时,每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有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设置成圆弧面,降低了血管介入导管在进入人体时,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同时,该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导管头端结构与血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抽吸效率。此外,因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呈外凸的圆弧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管介入导管的过弯能力。介入导管的过弯能力。介入导管的过弯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介入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血管介入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血管介入导管,在临床上多用于从体外股动脉入路,经由人体动脉血管到达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由于从股动脉到达颈动脉或颅内动脉路径较长,人体动脉血管迂曲,部分动脉血管可能伴随病变狭窄等诸多因素。因此,血管介入导管导管头端结构端需要具备优异的通过性,且通过迂曲部位时不会对血管壁造成严重损伤。
[0003]目前,血管介入导管导管头端结构大多为直切或斜切设计。直切导管头端结构不利于通过迂曲血管段,抽吸效率也不如斜切设计。斜切设计增大了导管头端结构与血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抽吸效率,但在通过迂曲部位时,短Tip侧比长Tip侧更不容易通过迂曲血管,且存在对血管更高的损伤风险。
[0004]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介入导管,能够在提高自身的过弯能力的同时,增加导管头端结构与血栓的接触面积,提高抽吸效率。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血管介入导管,包括:
[0008]管体和设于所述管体一端的导管头端结构;
[0009]所述导管头端结构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凸起;
[0010]所述凸起远离所述管体中心轴线的一侧与所述管体外侧壁相齐平,且所述凸起至少远离所述管体的一侧呈外凸的圆弧面;及
[0011]每相邻两所述凸起之间形成有一凹槽。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在所述管体周向上的两侧,以及所述凸起远离所述管体的一侧共同形成一外凸的圆弧面。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相邻两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大小大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大小。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对接处呈平滑过渡。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至少所述槽底呈内凹的圆弧面。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在所述管体周向上的两侧,以及所述凹槽的槽底共同形成一内凹的圆弧面。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在所述管体周向上的宽度大小和所述凹槽在所述管体周向上的宽度大小相等。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数量为两个;
[0019]和/或
[0020]所述管体设有显影环。
[002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中,通过将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设置成圆弧面,降低了血管介入导管在进入人体时,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同时,该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导管头端结构与血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抽吸效率。此外,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呈外凸的圆弧面,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血管介入导管的过弯能力。
[0023]2、本专利中,凸起在管体周向上的两侧,以及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共同形成一外凸的圆弧面,在一方面,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导管头端结构与血栓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血管介入导管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在另一方面,当血管介入导管在通道内遇到需弯折的部位时,凸起在管体周向上的两侧、凸起远离管体中心轴线的一侧,以及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均能通过自己光滑的弧面来引导血管介入导管进行弯折,使得血管介入导管的过弯能力大幅度提高。
[0024]3、本专利中,凹槽在管体周向上的两侧,以及凹槽的槽底共同形成一内凹的圆弧面,结合上述凸起在管体周向上的两侧,以及凸起远离管体的一侧共同形成一外凸的圆弧面,使得导管头端结构能完全吸附住血栓,抽吸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血管介入导管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的血管介入导管在一种状态下的前视图;
[0028]图3是图1所示的血管介入导管在另一种状态下的前视图;
[0029]图4是图1所示的血管介入导管结构的俯视图;
[0030]图5是现有技术中为斜切设计的导管头端结构抽吸血栓的示意图;
[0031]图6是现有技术中为直切设计的导管头端结构抽吸血栓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导管头端结构抽吸血栓的示意图;
[0033]图8是现有技术中为直切设计的导管头端结构通过弯折通道的示意图;
[0034]图9是现有技术中为斜切设计的导管头端结构在一种状态下通过弯折通道的示意图;
[0035]图10是现有技术中为斜切设计的导管头端结构在另一种状态下通过弯折通道的示意图;
[0036]图1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导管头端结构在一种状态下通过弯折通道的示意图;
[0037]图1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导管头端结构在另一种状态下通过弯折通道的示意图。
[0038]附图标号说明:
[0039]100、管体;110、显影环;
[0040]200、导管头端结构;210、凸起;211、外凸的圆弧面;220、凹槽;221、内凹的圆弧面;
[0041]300、通道;
[0042]400、血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45]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46]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0047]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设于所述管体一端的导管头端结构;所述导管头端结构远离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远离所述管体中心轴线的一侧与所述管体外侧壁相齐平,且所述凸起至少远离所述管体的一侧呈外凸的圆弧面;及每相邻两所述凸起之间形成有一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在所述管体周向上的两侧,以及所述凸起远离所述管体的一侧共同形成一外凸的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大小大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亚平李刚申浩徐陆冉隆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