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33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分隔组件和至少一个电极组件,外壳具有容纳腔。分隔组件设置于外壳内,用于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子腔。其中,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内均容纳有电解液,分隔组件被配置为在电极组件膨胀时被电极组件挤压,以使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一子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极组件膨胀可挤压分隔组件可使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一子腔,以补充部分电解液至第一子腔,填补电极组件使用过程中消耗的电解液,降低因第一子腔内存留的电解液不足导致电池单体电量跳水,电池的循环寿命过低的风险。命过低的风险。命过低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和电动轮船等等。
[0003]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电池的循环寿命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0004]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包括外壳、分隔组件和至少一个电极组件,外壳具有容纳腔。分隔组件设置于外壳内,用于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子腔。其中,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内均容纳有电解液,分隔组件被配置为在电极组件膨胀时被电极组件挤压,以使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一子腔。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外壳具有容纳腔。分隔组件设置于外壳内,用于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子腔。其中,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内均容纳有电解液,分隔组件被配置为在电极组件膨胀时被电极组件挤压,以使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一子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极组件膨胀可挤压分隔组件可使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一子腔,以补充部分电解液至第一子腔,填补电极组件使用过程中消耗的电解液,降低因第一子腔内存留的电解液不足导致电池单体电量跳水,电池的循环寿命过低的风险。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组件和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为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在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电极组件膨胀变形的幅度较大,分隔组件和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使电极组件膨胀时挤压分隔组件的幅度较大,以使第二子腔的空间被压缩的幅度较大,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更容易进入第一子腔,降低在第一子腔内电解液消耗后,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无法及时填补至第一子腔,导致电池单体电量跳水,电池的循环寿命过低的风险。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组件包括分隔件和止回件,分隔件用于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止回件设置于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之间的路径上,止回件被配置为允许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一子腔并限制第一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二子腔。止回件的设置降低流入第一子腔内的电解液回流至第二子腔内导致电极组件的电解液填补不及时的风险。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与外壳的一部分壁部共同限定出第一子腔,分隔件与外壳的另一部分壁部共同限定出第二子腔。利用电池单体的外壳和分隔件限定出第一子腔和
第二子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为隔板,止回件的一端连接于隔板的一端,止回件的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与外壳的壁部抵接。在电极组件膨胀时挤压隔板,止回件与外壳的壁部分离,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即可流入第一子腔,分隔组件的制造成本较低、装配难度较低。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止回件为弧形板,止回件远离隔板的一端沿背离第二子腔的方向弯曲。弧形板的弯曲方向与电极组件膨胀的方向对应,在电极组件膨胀并挤压电极组件时,止回件更容易与外壳的壁部分离,在电极组件一定时间内停止膨胀时,止回件更容易与外壳的壁部抵接,使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可以少量、多次的填补至第一子腔内,降低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单次过多的补充至第一子腔内,过量的成膜添加剂会消耗锂离子电池中的活性锂成分,导致电池容量衰降的风险。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为袋体,袋体围合形成第二子腔,袋体的外表面和外壳的壁部共同限定出第一子腔,止回件设置于袋体的开口处。在加工袋体时无需考虑袋体与外壳的壁部之间的装配关系,仅需使袋体可装入外壳内部即可,装配成本较低。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止回件为单向导液膜。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止回件为单向阀。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组件由隔热材料制成。分隔组件可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相较于在相邻电池单体之间设置隔热垫等隔热材料而言,利用隔热材料制作分隔组件,不仅可限定出第二子腔一定程度还可延缓电池单体热失控时的热扩散,相当于缩小了隔热材料占用的电池内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隔组件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电极组件位于两个分隔组件之间,第一方向为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多个分隔组件可限定出多个第二子腔,提高外壳内可填补至第一子腔内的电解液的量,进一步降低因第一子腔内存留的电解液不足导致电池单体电量跳水,电池的循环寿命过低的风险。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单体。
[001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爆炸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爆炸图;
[0025]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申请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剖视图;
[0028]图7为本申请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8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剖视图;
[0030]图9为本申请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0032]1000

车辆;300

马达;200

控制器;100

电池;11

箱体;111

第一部分;112

第二部分;12

电池单体;121

外壳;1211

顶盖;1212

壳体;12111

第三壁;122

电极组件;123

分隔组件;12121

第一壁;1213

第一子腔;1214

第二子腔;12122

第二壁;1231

分隔件;123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有容纳腔;分隔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至少一个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腔;其中,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内均容纳有电解液,所述分隔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极组件膨胀时被所述电极组件挤压,以使所述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所述第一子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分隔件和止回件,所述分隔件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所述止回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腔和所述第二子腔之间的路径上,所述止回件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二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所述第一子腔并限制所述第一子腔内的电解液进入所述第二子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外壳的一部分壁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子腔,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外壳的另一部分壁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子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为隔板,所述止回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止回件远离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雨黄亚洁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