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27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所述底座顶部一角固定安装有C型板,所述C型板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顶部通过转轴穿过C型板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外侧通过螺纹套接有移动杆,所述底座顶部一角与C型板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移动杆滑动套接于滑杆外侧,所述丝杠和滑杆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移动杆内部安装有萃取机构,设置有萃取机构,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压板移动,使吸盘本体压向推板,方便对多个固相萃取柱内的液体同时进行萃取,并使样品液加快流过填料,提高了萃取的效率。提高了萃取的效率。提高了萃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固相萃取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固相萃取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柱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杂质分离,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广泛的应用在医药、食品、环境、商检、化工等领域;
[0003]但是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往往无法对多个固相萃取柱同时加压,导致萃取的效率低,且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在往固相萃取柱中添加样品液的过程中,难以使加入固相萃取柱中的样品液的体积相同,导致无法排除由于样品液体积不同而带来的实验误差,降低了萃取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固相萃取装置往往无法对多个固相萃取柱同时加压,导致萃取的效率低,且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在往固相萃取柱中添加样品液的过程中,难以使加入固相萃取柱中的样品液的体积相同,导致无法排除由于样品液体积不同而带来的实验误差,降低了萃取结果的精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角固定安装有C型板,所述C型板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顶部通过转轴穿过C型板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外侧通过螺纹套接有移动杆,所述底座顶部一角与C型板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移动杆滑动套接于滑杆外侧,所述丝杠和滑杆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移动杆内部安装有萃取机构;
[0006]所述萃取机构包括固相萃取柱、填料、橡胶塞、活塞杆、推板、出液管、控制阀、进液管、L型杆、电动伸缩杆、压板、吸盘头部、吸盘本体、阀腔、阀芯、气孔、第一弹簧、吸盘开关和开关槽;
[0007]所述移动杆内部均匀安装有固相萃取柱,所述固相萃取柱内侧底部填塞有填料,所述固相萃取柱内侧滑动安装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固相萃取柱底部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中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推板外侧安装有进液管;
[0008]所述底座顶部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L型杆,所述L型杆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与推板对应位置处均匀安装有吸盘头部,所述吸盘头部底部安装有
吸盘本体,所述吸盘头部内部开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底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腔底部对应阀芯位置处开设有气孔,所述阀腔顶部对应阀芯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与阀芯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外侧顶部安装有吸盘开关,所述吸盘头部对应吸盘开关位置处开设有开关槽。
[0009]优选的,所述固相萃取柱外侧对应移动杆顶部位置处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活塞杆长度大于固相萃取柱的高度,所述推板、活塞杆和橡胶塞内部开设有通道且与进液管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为透明管且表面刻有一刻度线,所述进液管顶部安装有密封塞。
[0010]优选的,所述气孔延伸至吸盘本体底部,所述阀芯外侧对应阀腔底部位置处安装有密封挡圈,所述吸盘开关延伸至吸盘头部外侧。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孔、海绵垫、试管、通孔、连杆、管夹、拉板、第二弹簧和拉环;
[0012]所述底座顶部一侧与L型杆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对应出液管位置处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架内侧底部安装有海绵垫,所述安装孔内侧对应海绵垫顶部位置处卡接有试管,所述安装架一侧顶部对应安装孔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对应安装孔内部位置处连接有管夹,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一侧对应连杆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端部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拉板另一侧安装有拉环。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孔内侧安装有橡胶垫,所述通孔内侧与连杆外侧相互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管夹为弧形结构,所述管夹内侧安装有橡胶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6]1.设置有萃取机构,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压板移动,使吸盘本体压向推板,方便对多个固相萃取柱内的液体同时进行萃取,并使样品液加快流过填料,提高了萃取的效率,同时通过密封塞的作用,防止样品液倒流,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吸盘本体压向推板时,使吸盘本体内部的空气经气孔排入到阀腔内,并从开关槽处排出,使吸盘本体紧贴推板,在大气压和密封挡圈的作用下,使阀芯堵住气孔,实现推板的吸附,方便使推板处于同一高度,同时通过进液管上的刻度线的作用,方便控制加入固相淬取柱内的样品液体积一致,有效排除由于样品液体积不同而带来的实验误差,提高萃取结果的精度,通过吸盘开关的作用,方便将阀芯提起,使吸盘本体内部与外界连通,方便分开推板与吸盘本体。
[0017]2.设置有收集机构,通过拉环的作用,方便拉动管夹来放置或取出试管,通过海绵垫的作用,防止试管安装时发生损坏,通过第二弹簧拉动拉板,使管夹紧贴试管,方便对试管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橡胶垫的作用,保护试管不受损坏,通过通孔与连杆的配合,保证了试管的稳定,通过安装架的中空结构,方便观察试管内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萃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吸盘本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底座;2、C型板;3、电机;4、丝杠;5、移动杆;6、安装板;7、滑杆;8、限位块;
[0025]9、萃取机构;901、固相萃取柱;902、填料;903、橡胶塞;904、活塞杆;905、推板;906、出液管;907、控制阀;908、进液管;909、L型杆;910、电动伸缩杆;911、压板;912、吸盘头部;913、吸盘本体;914、阀腔;915、阀芯;916、气孔;917、第一弹簧;918、吸盘开关;919、开关槽;
[0026]10、收集机构;1001、安装架;1002、安装孔;1003、海绵垫;1004、试管;1005、通孔;1006、连杆;1007、管夹;1008、拉板;1009、第二弹簧;1010、拉环。
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方便收集的固相萃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角固定安装有C型板(2),所述C型板(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3)顶部通过转轴穿过C型板(2)连接有丝杠(4),所述丝杠(4)外侧通过螺纹套接有移动杆(5),所述底座(1)顶部一角与C型板(2)对应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7),所述移动杆(5)滑动套接于滑杆(7)外侧,所述丝杠(4)和滑杆(7)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所述移动杆(5)内部安装有萃取机构(9);所述萃取机构(9)包括固相萃取柱(901)、填料(902)、橡胶塞(903)、活塞杆(904)、推板(905)、出液管(906)、控制阀(907)、进液管(908)、L型杆(909)、电动伸缩杆(910)、压板(911)、吸盘头部(912)、吸盘本体(913)、阀腔(914)、阀芯(915)、气孔(916)、第一弹簧(917)、吸盘开关(918)和开关槽(919);所述移动杆(5)内部均匀安装有固相萃取柱(901),所述固相萃取柱(901)内侧底部填塞有填料(902),所述固相萃取柱(901)内侧滑动安装有橡胶塞(903),所述橡胶塞(903)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904),所述活塞杆(904)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板(905),所述固相萃取柱(901)底部安装有出液管(906),所述出液管(906)中部安装有控制阀(907),所述推板(905)外侧安装有进液管(908);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L型杆(909),所述L型杆(909)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10),所述电动伸缩杆(91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910)底部安装有压板(911),所述压板(911)底部与推板(905)对应位置处均匀安装有吸盘头部(912),所述吸盘头部(912)底部安装有吸盘本体(913),所述吸盘头部(912)内部开设有阀腔(914),所述阀腔(914)底部安装有阀芯(915),所述阀腔(914)底部对应阀芯(915)位置处开设有气孔(916),所述阀腔(914)顶部对应阀芯(915)顶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弹簧(917),所述第一弹簧(917)底部与阀芯(91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阀芯(915)外侧顶部安装有吸盘开关(918),所述吸盘头部(912)对应吸盘开关(918)位置处开设有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慧丹郭园园成羽孙素娟张梦甜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