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07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5
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挡块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安装槽,转接板架中心设有安装通孔,转接板架通过安装通孔卡接在安装槽处,转接板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端子接口,转接板架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端子接口;微动开关本体设置在转接板架的下方,微动开关本体设有若干引出端子,若干引出端子插入第一端子接口;辅助端子弹片连接在第二端子接口,外接端子连接辅助端子弹片;第一端子接口和第二端子接口通过导体电连接,引出端子经第一端子接口、导体、第二端子接口和辅助端子弹片电导通外接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微动开关本体与挡块本体装配后在三维方向上都被固定限位,不易在陶瓷内腔遗留锡珠,减少对陶瓷内部的污染,提高接触器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属于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是一种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且可频繁地接通与关断大电流控制(达800A)电路的装置,经常运用于电动机作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
[0003]目前,在一些类型的接触器中,接触器采用微动开关进行一个接通信号,但微动开关与接触器固定方式为锡焊固定。此方案缺陷在于微动开关锡焊时,微动开关易倾倒,无法快速进行锡焊固定,同时在陶瓷内腔进行锡焊动作时,容易在陶瓷内腔留下锡珠,从而使接触器工作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解决传统接触器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包括挡块本体、转接板架、微动开关本体、辅助端子弹片和外接端子;
[0006]所述挡块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安装槽,所述转接板架中心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转接板架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处,所述转接板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端子接口,所述转接板架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端子接口;
[0007]所述微动开关本体设置在所述转接板架的下方,所述微动开关本体设有若干引出端子,若干所述引出端子插入所述第一端子接口;所述辅助端子弹片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接口,所述外接端子连接所述辅助端子弹片;r/>[0008]所述第一端子接口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口通过导体电连接,所述引出端子经所述第一端子接口、所述导体、所述第二端子接口和所述辅助端子弹片电导通所述外接端子。
[0009]作为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板架采用PCBA电路板,所述导体集成在PCBA电路板上。
[0010]作为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槽的中心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安装通孔中。
[0011]作为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优选方案,靠近所述第二端子接口的所述转接板架一端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槽对应所述固定孔位置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入所述固定孔。
[0012]作为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优选方案,所述辅助端子弹片的底部形成有嵌入头,所述嵌入头伸入至所述第二端子接口的内部。
[0013]作为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优选方案,所述辅助端子弹片呈U型,所述辅助端子
弹片形成有卡口,所述外接端子插入所述卡口内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挡块本体、转接板架、微动开关本体、辅助端子弹片和外接端子;挡块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安装槽,转接板架中心设有安装通孔,转接板架通过安装通孔卡接在安装槽处,转接板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端子接口,转接板架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端子接口;微动开关本体设置在转接板架的下方,微动开关本体设有若干引出端子,若干引出端子插入第一端子接口;辅助端子弹片连接在第二端子接口,外接端子连接辅助端子弹片;第一端子接口和第二端子接口通过导体电连接,引出端子经第一端子接口、导体、第二端子接口和辅助端子弹片电导通外接端子。本技术可以使微动开关本体与挡块本体装配后在三维方向上都被固定限位,不易在陶瓷内腔遗留锡珠,减少对陶瓷内部的污染,同时使用辅助端子弹片进行接通微动开关本体,减低微动开关本体回路电阻,同时加大了触点与微动开关本体爬电距离,提高接触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中挡块本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中转接板架、微动开关本体、辅助端子弹片和外接端子组合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中转接板架示意图。
[0021]图中,1、挡块本体;2、转接板架;3、微动开关本体;4、辅助端子弹片;5、外接端子;6、安装槽;7、安装通孔;8、第一端子接口;9、第二端子接口;10、引出端子;11、导体;12、凸起;13、固定孔;14、固定柱;15、嵌入头;16、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挡块本体内部(图1中进行了示意)的接触器结构本身属于现有的,不是本技术方案关注的重点,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动片灭弧结构的接触器,设有底座、罩体、静接线柱、心杆组件、固定片、下轭铁框、动接触片和弹簧本体;底座连接罩体,罩体的顶部形成有接线孔,静接线柱连接接线孔;静接线柱和动接触片配合;心杆组件处于罩体的内部,心杆组件包括动接触支架、绝缘衬套和心杆本体,动接触支架的侧部形成有安装孔,固定片的端部连接安装孔,绝缘衬套连接在动接触支架的底部,绝缘衬套的上部形成有弹簧卡槽;心杆本体连接在绝缘衬套的下方,心杆本体伸出至底座的下方;下轭铁框设置在固定片的下方,动接触片处于下轭铁框的内部,动接触片的上表面形成有互相对称的灭弧槽;弹簧本体的上端接触下轭铁框的底部,弹簧本体的下端处于弹簧卡槽的内部。当接触器的动接触头和静接线柱带载分断过程中,动接触片的动接触头与静接线柱的底面由接触状态转为分断状态,因分断从而产生电弧,灭弧槽的下凹设计增加了灭弧空间,使电弧有拉长的空间,从而可以快速熄灭。当弹簧本体的下端通过接触弹簧卡槽的底部时,限位凸起处于弹簧本体中心的通孔,进而通过限位凸起使弹簧本体的下端更加稳定。
[0025]在接触器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的端子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块本体(1)、转接板架(2)、微动开关本体(3)、辅助端子弹片(4)和外接端子(5);所述挡块本体(1)的上端形成有安装槽(6),所述转接板架(2)中心设有安装通孔(7),所述转接板架(2)通过所述安装通孔(7)卡接在所述安装槽(6)处,所述转接板架(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端子接口(8),所述转接板架(2)的另外一端形成有第二端子接口(9);所述微动开关本体(3)设置在所述转接板架(2)的下方,所述微动开关本体(3)设有若干引出端子(10),若干所述引出端子(10)插入所述第一端子接口(8);所述辅助端子弹片(4)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接口(9),所述外接端子(5)连接所述辅助端子弹片(4);所述第一端子接口(8)和所述第二端子接口(9)通过导体(11)电连接,所述引出端子(10)经所述第一端子接口(8)、所述导体(11)、所述第二端子接口(9)和所述辅助端子弹片(4)电导通所述外接端子(5)。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必成李进平朱路陈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普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