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62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涉及抛丸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架以及需要抛丸清理的清理管,所述支架上一侧安装有外管,所述外管呈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支架一侧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支架,且基座远离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置于外管的一侧,所述内管外侧靠近基座的一侧安装有滚动组件,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稳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清理管套设在内管外侧,利用弹簧带动内滚轴紧贴清理管内壁,达到固定的目的,在抛丸处理时,利用电动组件带动清理管转动,则清理管与内滚轴之间转动,再通过内管上的内喷口对清理管内壁进行抛丸处理,外侧通过外管上的外喷口对清理管的外壁进行清理。外管上的外喷口对清理管的外壁进行清理。外管上的外喷口对清理管的外壁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抛丸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抛丸机主要用于建筑、桥梁等行业用大型工字型钢、H型钢等尺寸较高的钢结构件消除应力及表面除锈清理,钢板和各类型钢的表面处理,亦可用于金属构件的表面抛丸清理和强化,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选择丸料的大小和形状;设备的行走速度;丸料的流量大小。以上三个参数互相配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处理效果,确保抛丸处理后表面的理想粗糙度,从现有技术来看,在一些特殊结构的工件处理中,抛丸机很难对其内壁以及外壁进行同时处理,需要多次处理,甚至是需要不同种类的抛丸机对其进行分开处理,费时费力,处理效果差,打磨质量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解决现有抛丸机无法进行内外壁同时抛丸,费时费力,处理效果差,打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架以及需要抛丸清理的清理管,所述支架上一侧安装有外管,所述外管呈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支架一侧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支架,且基座远离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置于外管的一侧,所述内管外侧靠近基座的一侧安装有滚动组件,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稳定组件。
[0006]优选地,滚动组件包括:内管、转台、弹簧、内滚轴、伸缩杆、稳定轴,所述内管靠近基座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四组弹簧,四组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内管外壁,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台,所述转台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内滚轴。
[0007]优选地,所述内管远离基座的一侧外壁上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稳定轴,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内管外壁,且伸缩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稳定轴。
[0008]优选地,稳定组件包括:基座、支撑板、扭簧、连接杆、外滚轴,所述基座的呈圆柱体结构,且基座的弧形面上安装有四组对称支撑板,四组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外侧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且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外滚轴。
[0009]优选地,所述外滚轴与内滚轴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内管外侧套设有清理管,所述清理管的弧形内壁紧贴四组所述内滚轴,所述清理管的外侧弧形面上紧贴四组所述外滚轴,所述外滚轴与内滚轴相互对称。
[0010]优选地,所述内管上开设有内喷口,所述外管上开设有外喷口,且外喷口与内喷口相对,所述内喷口置于清理管内部。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将清理管套设在内管外侧,利用弹簧带动内滚轴紧贴清理管
内壁,达到固定的目的,在抛丸处理时,利用电动组件带动清理管转动,则清理管与内滚轴之间转动,再通过内管上的内喷口对清理管内壁进行抛丸处理,外侧通过外管上的外喷口对清理管的外壁进行清理。
[0013]2、本技术,利用内管上安装有基座,基座的直径大于内管直径,且基座上安装有的扭簧带动外滚轴对清理管进行夹持,且外滚轴与清理管的外壁之间同样是滚动连接的,当清理管转动,外喷口可以对清理管的外壁进行全方位的抛丸处理,且对清理管进行夹持,提高稳定性,利用伸缩杆带动稳定轴靠近清理管内壁,便于清理管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中清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架;2、外管;3、内管;4、清理管;5、基座;6、支撑板;7、扭簧;8、连接杆;9、外滚轴;10、转台;11、弹簧;12、内滚轴;13、伸缩杆;14、稳定轴;15、内喷口;16、外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架1以及需要抛丸清理的清理管4,支架1上一侧安装有外管2,外管2呈圆柱体中空结构,支架1一侧安装有基座5,基座5顶端固定连接支架1,且基座5远离支架1的一侧安装有内管3,内管3置于外管2的一侧,内管3外侧靠近基座5的一侧安装有滚动组件,基座5上安装有稳定组件。
[0024]其中,滚动组件包括:内管3、转台10、弹簧11、内滚轴12、伸缩杆13、稳定轴14,内管3靠近基座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四组弹簧11,四组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内管3外壁,且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台10,转台10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内滚轴12。
[0025]其中,内管3远离基座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伸缩杆13连接有稳定轴14,伸缩杆13一端固定连接内管3外壁,且伸缩杆13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稳定轴14。
[0026]其中,内管3上开设有内喷口15,外管2上开设有外喷口16,且外喷口16与内喷口15相对,内喷口15置于清理管4内部。
[0027]其中,通过将清理管4套设在内管3外侧,利用弹簧11带动内滚轴12紧贴清理管4内壁,达到固定的目的,在抛丸处理时,利用电动组件带动清理管4转动,则清理管4与内滚轴12之间转动,再通过内管3上的内喷口15对清理管4内壁进行抛丸处理,外侧通过外管2上的外喷口16对清理管4的外壁进行清理。
[0028]本技术中未对动力组件进行描述,此处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过多阐述,动力组件驱动清理管4进行运转。
[0029]实施例二
[0030]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稳定清理管4的稳定组件,其中稳定组件包括:基座5、支撑板6、扭簧7、连接杆8、外滚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架(1)以及需要抛丸清理的清理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一侧安装有外管(2),所述外管(2)呈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支架(1)一侧安装有基座(5),所述基座(5)顶端固定连接支架(1),且基座(5)远离支架(1)的一侧安装有内管(3),所述内管(3)置于外管(2)的一侧,所述内管(3)外侧靠近基座(5)的一侧安装有滚动组件,所述基座(5)上安装有稳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滚动组件包括:内管(3)、转台(10)、弹簧(11)、内滚轴(12)、伸缩杆(13)、稳定轴(14),所述内管(3)靠近基座(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四组弹簧(11),四组所述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内管(3)外壁,且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台(10),所述转台(10)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内滚轴(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外壁抛丸清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远离基座(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伸缩杆(13)连接有稳定轴(14),所述伸缩杆(13)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龙吴林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亿达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