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762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用于颅内导管引导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脑导管,所述导向管的下方侧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限位环和橡胶固定套,所述橡胶固定套位于限位环的下方,所述导向管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罩,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其中一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上方开设有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够实现将导向管限位固定于病人的颅骨上,有效防止在脑导管插入时导向管发生偏移。止在脑导管插入时导向管发生偏移。止在脑导管插入时导向管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神经外科临床诊断治疗中,大多手术都需要在颅骨上进行打孔,然后将相应的脑导管插入颅骨内,对颅内的病变区域进行活检﹑脊髓液引流、血肿清除﹑颅内压监测等手术或者操作。
[0003]现有的颅内导管大多通过医生手持导管来插入病人的颅内,也有任何定位辅助的装置对导管进行定位,因此在导管插入颅内时无法确保其稳定性,也不能保证其按照直线的方式进入颅内,因此会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
[0004]比如现有的中国专利号为:CN217659970U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包括导向器、支撑件、紧固组件,导向器的主体为圆柱形,主体轴向同轴开设有圆孔通道,主体的近端侧壁设置观察豁口,支撑件、紧固组件均设置在主体的近端,支撑件套设在主体近端的外周侧。
[0005]可知,其以上所引证的专利文件也存在同样问题,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导向器以及紧固组件将主体限位安装于头骨的开孔处,以此实现脑导管在插入时保持直线进入,但该导向器具有一定的长度,且导向器下端的固定位置有效,因此在手动向导向器内输送脑导管时,依然可能出现导向器发生倾斜的现象,以此直接导致进入颅内的脑导管的移动路径,因此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包括用于颅内导管引导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脑导管,所述导向管的下方侧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限位环和橡胶固定套,所述橡胶固定套位于限位环的下方,所述导向管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罩,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其中一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上方开设有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条形槽内部。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滑动连接于限位筒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限位筒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柱上。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滑块与限位罩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该颅内导管引导装置,首先将导向管的下端插入颅骨的开孔处,随后通过导向管上套接的橡胶固定套对其进行初步的限位,随后通过限位环可有效防止插入颅内的长度过长造成风险,随后将拉杆向外拉出,同时带动限位杆以及卡块向外移动,从而使得卡块移出卡槽的内部,此时限位筒内的弹簧将推动两个滑块沿着滑槽向下运动,同时带动限位罩向下移动,直至限位罩的下端开口卡接至病人的颅骨上,以此实现对导向管的进一步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能够实现将导向管限位固定于病人的颅骨上,有效防止在脑导管插入时导向管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限位罩、滑块以及固定块等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限位筒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图中:1、导向管;2、脑导管;3、限位环;4、橡胶固定套;5、滑槽;6、限位罩;7、滑块;8、固定块;9、安装槽;10、限位筒;11、连接柱;12、弹簧;13、限位块;14、通孔;15、限位杆;16、卡块;17、拉杆。
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3]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0024]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接、焊接、螺栓连接等等现有方式,以实际需要为准。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包括用于颅内导管引导的导向管1,导向管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脑导管2,导向管1的下方侧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限位环3和橡胶固定套4,橡胶固定套4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导向管1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5,两个滑槽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槽5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条形槽,滑块7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两个固定块8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条形槽内部,固定块8可有效的滑块7以
及限位罩6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两个滑块7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罩6,滑块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1,其中一个滑槽5的内部上方开设有卡槽。
[0026]两个滑槽5的内部上端开设有安装槽9,安装槽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筒10,限位筒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远离限位筒10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柱11上,弹簧12可推动连接柱11以及限位罩6卡接至病人的颅骨上,以此实现对导向管1的进一步限位固定,连接柱11的上端滑动连接于限位筒10的内部,限位筒10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连接柱11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两个限位块13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的内部,限位块13可有效的对连接柱11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
[0027]其中一个滑块7与限位罩6贯穿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远离限位罩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6,卡块16可有效的对滑块7以及限位罩6进行限位,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限位杆15远离卡块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17,拉杆17可便于对卡块16进行移动,以此便于对滑块7与限位罩6的限位与释放进行调整。
[0028]工作原理
[0029]该颅内导管引导装置,使用时,首先通过专业工具对病人的颅骨进行开孔,随后对导向管1进行消毒后,首先将导向管1的下端插入病人颅骨的开孔内,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包括用于颅内导管引导的导向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脑导管(2),所述导向管(1)的下方侧壁上分别固定套接有限位环(3)和橡胶固定套(4),所述橡胶固定套(4)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所述导向管(1)的外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5),两个所述滑槽(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两个所述滑块(7)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罩(6),所述滑块(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1),其中一个所述滑槽(5)的内部上方开设有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滑块(7)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两个所述固定块(8)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条形槽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导管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槽(5)的内部上端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军盛小明丁力江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