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58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包括加工桶和电机,所述加工桶的左上方设置有进料管,加工桶的左下方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加工桶的顶部安装有提升组件,提升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加工桶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正下方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纹杆控制活动板带动电机、第一轴杆和固定套上移,此时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能够拉动左右两组清理组件滑动并相互靠近,同时使第二连接杆推动活动套沿第二轴杆稳定下移,在搅拌加工的过程中,可使左右两个橡胶条均与加工桶内壁脱离接触,避免橡胶条出现磨损、损坏情况。避免橡胶条出现磨损、损坏情况。避免橡胶条出现磨损、损坏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融合反应设备,通常用于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融合反应、加工生产,反应釜因融合速度快、混合充分、加工效率高,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0003]抑菌液具有抑制细菌真菌感染的功效,对于多种感染性皮肤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抑菌液等生物药剂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混合反应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设备,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混合反应釜,为了避免出现药液材料粘附于釜体内壁上造成原料的浪费,因此会设置与釜体内壁相贴合的刮杆,刮杆跟随搅拌杆旋转的同时能够对釜体内壁起到刮料作用,然而,刮杆多数为橡胶材质,且始终与釜体内壁贴合,在长时间的旋转过程中,刮杆容易出现局部凹陷、磨损等情况,影响使用寿命。因此,急需对现有的混合反应釜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移动时刮料防粘附机构的混合反应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避免出现药液材料粘附于釜体内壁上造成原料的浪费,因此会设置与釜体内壁相贴合的刮杆,刮杆跟随搅拌杆旋转的同时能够对釜体内壁起到刮料作用,然而,刮杆多数为橡胶材质,且始终与釜体内壁贴合,在长时间的旋转过程中,刮杆容易出现局部凹陷、磨损等情况,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其包括加工桶和电机,所述加工桶的左上方设置有进料管,加工桶的左下方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加工桶的顶部安装有提升组件,提升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加工桶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的正下方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活动板、螺纹杆和导向杆,活动板的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贯穿设置于活动板的左右两端内部。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加工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均与加工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活动板的中部上方。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轴杆、固定套和第一连接杆,第一轴杆位于加工桶内部的一端外侧焊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杆的顶端贯穿加工桶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均与固定套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清
理组件铰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杆、橡胶条和固定杆,安装杆靠近加工桶内壁的一侧镶嵌连接有橡胶条,安装杆的中部背离橡胶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限位架、第二轴杆、活动套和第二连接杆,限位架固定安装于第二轴杆的顶端,第二轴杆的外侧卡合滑动连接有活动套,活动套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架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杆的底部与加工桶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活动套的一端与清理组件铰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0016]通过螺纹杆控制活动板带动电机、第一轴杆和固定套上移,此时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能够拉动左右两组清理组件滑动并相互靠近,同时使第二连接杆推动活动套沿第二轴杆稳定下移,在搅拌加工的过程中,可使左右两个橡胶条均与加工桶内壁脱离接触,避免橡胶条出现磨损、损坏情况;
[0017]通过滑动连接的限位架和固定杆,可使安装杆带动橡胶条水平稳定移动,并且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以及左右两组清理组件均可始终按照同一方向进行旋转,能够对加工桶的物料起到充分搅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现针对附图进行如下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升组件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搅拌组件与清理组件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二搅拌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清理组件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加工桶;2、进料管;3、出料阀;4、提升组件;41、活动板;42、螺纹杆;43、导向杆;5、电机;6、第一搅拌组件;61、第一轴杆;62、固定套;63、第一连接杆;7、清理组件;71、安装杆;72、橡胶条;73、固定杆;8、第二搅拌组件;81、限位架;82、第二轴杆;83、活动套;8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如下说明: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防粘混合反应釜,其包括加工桶1和电机5,加工桶1的左上方设置有进料管2,通过进料管2的设置,便于向加工桶1中添加物料,加工桶1的左下方设置有出料阀3,通过设有的出料阀3,便于混合完成的物料放出,加工桶1的顶部安装有提升
组件4,通过提升组件4的设置,方便控制第一搅拌组件6升降以及清理组件7滑动调节,提升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电机5,在电机5的作用下,便于控制第一搅拌组件6旋转,加工桶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6,第一搅拌组件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清理组件7,在清理组件7的作用下,便于对加工桶1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物料粘附,第一搅拌组件6的正下方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8。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组件4包括活动板41、螺纹杆42和导向杆43,活动板41的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2,两个导向杆43分别贯穿设置于活动板41的左右两端内部,在提升组件4的作用下,方便控制第一搅拌组件6升降。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螺纹杆42的底部与加工桶1转动连接,两个导向杆43的底部均与加工桶1固定连接,电机5固定安装于活动板41的中部上方,通过导向杆43的设置,能够提高活动板41的升降稳定性。
[00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搅拌组件6包括第一轴杆61、固定套62和第一连接杆63,第一轴杆61位于加工桶1内部的一端外侧焊接有固定套62,固定套6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63,在第一搅拌组件6的作用下,便于控制左右两组清理组件7同步移动调节。
[0031]作为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包括加工桶(1)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桶(1)的左上方设置有进料管(2),加工桶(1)的左下方设置有出料阀(3),所述加工桶(1)的顶部安装有提升组件(4),提升组件(4)的上方设置有电机(5),所述加工桶(1)的上端内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组件(6),第一搅拌组件(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清理组件(7),清理组件(7)包括安装杆(71)、橡胶条(72)和固定杆(73),安装杆(71)靠近加工桶(1)内壁的一侧镶嵌连接有橡胶条(72),安装杆(71)的中部背离橡胶条(7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73),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的正下方安装有第二搅拌组件(8),第二搅拌组件(8)包括限位架(81)、第二轴杆(82)、活动套(83)和第二连接杆(84),限位架(81)固定安装于第二轴杆(82)的顶端,第二轴杆(82)的外侧卡合滑动连接有活动套(83),活动套(83)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第二连接杆(8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混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4)包括活动板(41)、螺纹杆(42)和导向杆(43),活动板(41)的后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肽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