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39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属于心肺复苏用教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心肺复苏教具无法检测手臂胸口是否垂直,通过AR技术可能会由于外物影响指导效果问题。模拟人体模型的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均位于按压板的内部且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按压板与模拟心脏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连接,控制器与远程终端通过无线装置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判断按压力度和手臂是否垂直并将信号传递给远程终端。可检测学员的按压力度和频率以及手臂与按压板是否垂直,学员在长时间实操时可更为省力,且结构简单不会造成AR指导时外物对其的影响;节约了教师资源,学员可自行学习,效果较好,学习效率较高。效率较高。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


[0001]本技术涉及心肺复苏教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的医学院校大多是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与现场模拟对学生进行CPR培训,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少,练习时间少,同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另外,用普通模拟人或数字人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临场感较差;同时由于一个指导人员需要对多个学员进行培训,此时的学员与指导人员位置、角度存在差异,指导人员难以保证对每个学员的指导较为规范,可能会出现学员操作错误,而指导人员因为视线的角度问题而未能发现,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0003]现有的心肺复苏教具如一种交互式心肺复苏培训教具(申请号:CN202022265000.8),包括底座以及复苏模拟装置和按压回弹装置,复苏模拟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端一侧的安装架,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人体模型,人体模型的内部安装有按钮,人体模型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箱,按压回弹装置包括安装在人体模型内部的按压装置,按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人体模型内部的底板,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导向杆,导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限位块。通过挤压按压装置中的按压板,按压板通过滑套沿着导向杆滑动,按压板带动缓冲弹簧压缩,按压板挤压肺袋,按压板一端的压力传感器对按压力量进行监测,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蓝牙收发模块方便通过手机或电脑对信息进行接收和查看,通过显示屏,方便信息的展示。
[0004]上述培训教具虽然可以实现心肺复苏的培训,但仅能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按压力度和频率是否合格,对于按压时手臂与胸部的垂直度无法检测,若按压时手臂与胸部的夹角不垂直会增加按压时的手臂负担,当需要长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时,医护人员难以持续,若通过如一种基于AR技术的心肺复苏指导器及指导方法(申请号:CN201911358856.5),通过摄像模块采集信息并通过AR显示模块进行指导,但周围的干扰物或人可能会影响指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6]为了解决现有心肺复苏教具无法检测手臂胸口是否垂直,通过AR技术可能会由于周围干扰物或人影响指导效果的问题。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包括模拟人体模型,所述模拟人体模型的内部设有按压板、弹性件、模拟心脏、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均位于按压板的内部,所述按压板与模拟心脏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连接,所述模拟心脏位于模拟人体模型的胸部位置,所述按压板的上端面与模拟人体模型的
胸部下方内壁触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远程终端通过无线装置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倾角传感器位于按压板的中心处。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模拟肺部、模拟气管和潮气量检测传感器,所述模拟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模拟人体模型的口腔内,模拟气管的另一端与模拟肺部或模拟心脏连通,靠近模拟肺部或模拟心脏的模拟气管端部内设有潮气量检测传感器,所述潮气量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在按压板的下方均匀分布。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潮气量检测传感器连接。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LED指示灯,所述LED指示灯位于按压板的上方或下方,所述LED指示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语音提示装置,所述语音提示装置包括喇叭和麦克,所述麦克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喇叭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提示装置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分别与喇叭和麦克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模拟人体模型的手臂部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模拟人体模型的手臂部设有充电线插口,所述充电线插口与蓄电池连接。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模拟人体模型的内部设有按压板、弹性件、模拟心脏、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和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均位于按压板的内部且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按压板与模拟心脏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连接,控制器与远程终端通过无线装置连接,用于压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内的算法模块与控制器内设定的阈值对比后判断按压力度和手臂是否垂直,并将信号传递给远程终端显示给学员;
[0020]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学员的按压力度和频率,通过倾角传感器检测按压板在按压过程中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进而检测手臂与按压板是否垂直,避免仅检测按压力度而忽略手臂的用力方向,学员在长时间实操时可更为省力,且结构简单不会造成AR指导时外物对其的影响;
[0021]学员通过远程终端显示的结果进行自行调整,不需要通过指导人员的辅导,不会由于指导人员的站位或角度问题导致的视线盲区影响指导效果,既节约了教师资源,同时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学员可随时进行学习。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模拟人体模型胸部内部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按压板和弹性件的立体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语音提示装置的立体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模拟气管;2、模拟人体模型;3、语音提示装置;4、开关;5、按压板;6、弹性件;7、蓄电池;8、模拟心脏;9、充电线插口;10、模拟肺部;11、喇叭;12、麦克;13、电池;14、压力传感器;15、倾角传感器;16、LED指示灯;17、潮气量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0]具体实施方案一: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包括模拟人体模型2,所述模拟人体模型2的内部设有按压板5、弹性件6、模拟心脏8、压力传感器14、倾角传感器15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14和倾角传感器15均位于按压板5的内部,所述按压板5与模拟心脏8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6连接,所述模拟心脏8位于模拟人体模型2的胸部位置,初始状态时,所述按压板5的上端面与模拟人体模型2的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包括模拟人体模型(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人体模型(2)的内部设有按压板(5)、弹性件(6)、模拟心脏(8)、压力传感器(14)、倾角传感器(15)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14)和倾角传感器(15)均位于按压板(5)的内部,所述按压板(5)与模拟心脏(8)通过至少一个弹性件(6)连接,所述模拟心脏(8)位于模拟人体模型(2)的胸部位置,所述按压板(5)的上端面与模拟人体模型(2)的胸部下方内壁触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4)和倾角传感器(15)连接,所述控制器与远程终端通过无线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传感器(15)位于按压板(5)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肺部(10)、模拟气管(1)和潮气量检测传感器(17),所述模拟气管(1)的一端延伸至模拟人体模型(2)的口腔内,模拟气管(1)的另一端与模拟肺部(10)或模拟心脏(8)连通,靠近模拟肺部(10)或模拟心脏(8)的模拟气管(1)端部内设有潮气量检测传感器(17),所述潮气量检测传感器(17)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肺复苏用培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佑丞邱兆文吴昭瑞王英昊卢嘉瑞周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