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壳体、光学模块和光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33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安装壳体及其光学模块和光学设备,该安装壳体包括:一壳体主体,包括一第一窗口和一第二窗口;一挡板,包括一通光孔,挡板设置于第二窗口处,用于阻挡外部杂散光进入壳体主体并允许光束通过通光孔出射;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固定于壳体主体,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第二窗口相对的两侧;其中,第一安装板与壳体主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卡槽,第二安装板与壳体主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卡槽,挡板能够插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挡板与壳体主体可拆卸连接。该安装壳体设置可拆卸挡板后,既能够方便调节光学模块,又能阻挡外部杂散光。能阻挡外部杂散光。能阻挡外部杂散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装壳体、光学模块和光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机械
,尤其涉及可调光学模组的安装壳体和包括该安装壳体的光学模块和光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光子产业的升级,对于能够在介观尺度精细表征材料光学特性,并且能够实时快速获取样品信息的强烈需求将促进相关检测技术的进步。通常用于光学测量的光学设备使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经激发光路后进入显微模块,然后照射样品表面,样品产生的信号光通过显微模块后被收集光路收集处理。光学设备中显微模块的光学元件的安装状态通常需要可调,但不能受外部杂散光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壳体,用于安装一可调光学模组,包括:
[0004]一壳体主体,包括一第一窗口和一第二窗口,所述可调光学模组能够被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内,一光束能够从所述第一窗口进入所述壳体主体并经所述可调光学模组中的光学元件作用后从所述第二窗口出射;
[0005]一挡板,包括一通光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窗口处,用于阻挡外部杂散光进入所述壳体主体并允许所述光束通过所述通光孔出射;
[0006]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主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窗口相对的两侧;
[0007]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卡槽,所述挡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主体可拆卸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置且均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槽比所述第二卡槽长,所述挡板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壳体主体可拆卸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窗口和所述第二窗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相邻接的两个面上。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通过螺丝与所述壳体主体紧固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均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壳体主体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模块,包括上述的安装壳体,和一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内的可调光学模组。
[0012]可选地,所述可调光学模组包括一安装座和一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至少一调节机构,能够被操作以调整所述光学元件的安装状态,所述至少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窗口相对设置。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学设备,包括上述的光学模块。
[0014]可选地,还包括一显微物镜,与所述第一窗口相对设置;所述显微物镜从一待测样品收集信号光后从所述第一窗口传输至所述可调光学模组。
[0015]本技术提供了安装壳体及其光学模块和光学设备,该安装壳体设置可拆卸挡板后,既能够方便调节光学模块,又能阻挡外部杂散光。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安装壳体的第二窗口所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沿A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设备的光路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壳体,2可调光学模组,3显微物镜,4待测样品,10壳体主体,20挡板,21通光孔,22延伸部,23提手,31第一安装板,32第二安装板,101第一窗口,102第二窗口,200光学元件,201安装座,202调节机构,310第一卡槽,320第二卡槽,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R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安装壳体的第二窗口所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

3可以看出,该光学模块包括一安装壳体1,和一安装于壳体主体1内的可调光学模组2。
[0022]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壳体1用于安装一可调光学模组2。
[0023]该安装壳体1包括:
[0024]一壳体主体10,包括一第一窗口101和一第二窗口102,可调光学模组2能够被安装于壳体主体10内,一光束R能够从第一窗口101进入壳体主体10并经可调光学模组2中的光学元件(图1

3未示出)作用后从第二窗口102出射;
[0025]一挡板20,包括一通光孔21,挡板20设置于第二窗口102处,用于阻挡外部杂散光进入壳体主体10并允许光束R通过通光孔21出射;
[0026]一第一安装板31和一第二安装板32,固定于壳体主体10,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分别位于第二窗口102相对的两侧;
[0027]其中,第一安装板31与壳体主体10之间形成一第一卡槽310,第二安装板32与壳体主体10之间形成一第二卡槽320,挡板20能够插入第一卡槽310和第二卡槽320,挡板20与壳体主体10可拆卸连接。
[0028]具体而言,光束R从第一窗口101进入壳体主体10后,入射至可调光学模组2中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对该光束进行处理,例如反射、折射、滤波等后光束R沿着第二方向X从第二窗口102出射。壳体主体10除第一窗口101和第二窗口102外其余部分为封闭状态,能够更好地隔离外界光。第二方向X垂直于第二窗口102。
[0029]调试时,将挡板20与壳体主体10的连接拆除,然后将挡板20从第一卡槽310和第二卡槽320中抽出。操作人员将调节工具从第二窗口102伸入壳体主体10,并操作光学模组2调整该光学元件的安装状态,例如安装的位置、角度等。
[0030]调试完成后,当挡板20插入第一卡槽310和第二卡槽320,并将挡板20与壳体主体10紧固连接。这样第二窗口102被挡板20挡住,只留通光孔21允许光束R通过。通常通光孔21允许通过的光比第二窗口102小,这样就能够有效阻挡外部杂散光进入壳体主体10。总之,安装壳体1设置可拆卸挡板20后,既能够方便调节光学模块2,又能阻挡外部杂散光。
[003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槽310和第二卡槽320相对设置且均沿一第一方向Z延伸,第一卡槽310比第二卡槽320长,挡板20包括一延伸部22,延伸部22与第二安装板32沿第一方向Z排列,延伸部22与壳体主体10可拆卸连接。图3中,第一卡槽310和第二卡槽320位于第二窗口102相对的两侧。第一卡槽310的开口朝向第二卡槽320。第二卡槽320的开口朝向第一卡槽310。在第一方向Z上,第一卡槽310比第二卡槽320长。延伸部22在垂直于第一方向Z上朝着第二卡槽320所在的一边延伸。可选的,延伸部22与第二卡槽320在第一方向Z的尺寸之和,与第一卡槽310在第一方向Z的尺寸大致相当。这样减小了挡光板的尺寸。
[0032]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安装壳体,用于安装一可调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主体,包括一第一窗口和一第二窗口,所述可调光学模组能够被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内,一光束能够从所述第一窗口进入所述壳体主体并经所述可调光学模组中的光学元件作用后从所述第二窗口出射;一挡板,包括一通光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窗口处,用于阻挡外部杂散光进入所述壳体主体并允许所述光束通过所述通光孔出射;一第一安装板和一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主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窗口相对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形成一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形成一第二卡槽,所述挡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主体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置且均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槽比所述第二卡槽长,所述挡板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壳体主体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祺君谢院生孔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星元极光苏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