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尘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31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尘推车,属于环卫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前轮、后轮、前拖把、后拖把和电机,底盘上端面一端转动连接有方向盘,底盘上端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车体,车体一体成型有水箱、电池仓和收纳仓,电池仓中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电机电连接,底盘下端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前拖把和后拖把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靠近前拖把一端设置有缓冲组件,前拖把与缓冲组件连接,缓冲组件上设置有喷头,喷头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管上连通有水泵,在使用时,通过水泵进行喷水,不用另外放置水箱,电动尘推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以通过控制组件将前、后拖把抬起,避免前、后拖把与障碍物发生硬性碰撞,造成前、后拖把的损坏。后拖把的损坏。后拖把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尘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尘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尘推车是一种可由单人坐驾作业,电瓶驱动,通过推动拖把式的集尘架对地面进行高效清洁作业的专用清洁机械。已广泛应用于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物流仓库等,由于人工成本日趋高涨,电动尘推车因显著节省人工而大受市场欢迎。
[0003]但是现有的尘推车在实用过程中发现有如下缺点:
[0004]1.现有的尘推车没有加水装置,尘推车前后两端的拖把需要湿润通常需要取下湿润或者在尘推车另加水箱,导致尘推车使用不方便;
[0005]2.现有尘推车的拖把在行进过程中一直贴着路面,遇到减速带容易撞坏;
[0006]3.现有尘推车的前拖把在行进过程中撞到异物容易损坏。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尘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尘推车,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一种电动尘推车,包括底盘、前轮、后轮、前拖把、后拖把和电机,所述前拖把设置于底盘一端,所述后拖把设置底盘的另一端,所述前轮转动连接于底盘下端面靠近前拖把的一端,所述后轮转动连接于底盘下端面的靠近后拖把的一端,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底盘的下端面用于驱动后轮进行转动,所述底盘上端面靠近前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方向盘,所述方向盘通过万向轴与前轮连接,所述底盘的上端面靠近后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车体,所述车体一体成型有水箱、电池仓和收纳仓,所述水箱位于收纳仓的下方,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开设于收纳仓的底壁上,所述电池仓中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收纳仓上方铰接有坐垫,所述底盘下端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前拖把和后拖把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靠近前拖把一端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前拖把与缓冲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与水箱之间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连通有水泵,所述电机、水泵和控制组件信号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有控制按钮。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支撑座、气缸、主动杆、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底盘的上端面,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支撑座上,所述主动杆、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均转动连接于底盘的下端面,所述主动杆设置于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之间,所述第一控制杆设置于底盘靠近前拖把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杆设置于底盘靠近后拖把的一端,所述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动杆,所述主动杆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一控制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二控制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摆动杆,所述第一拨动杆和第一摆动杆之间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拨动
杆和第二摆动杆之间铰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第一摆动杆上,所述后拖把铰接于第二摆动杆远离第二推杆的一端,所述气缸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板、缓冲板、限位杆和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摆动杆远离第一控制杆的一端,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贯通的弧形轨道,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将穿过弧形轨道将缓冲板卡接于固定板上,所述限位杆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缓冲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杆靠近第一控制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限位杆的卡板,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两卡板之间,所述喷头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所述前拖把铰接于缓冲板远离第一控制杆的一端。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倒车按钮、清洁按钮和洒水按钮。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4]本电动尘推车在车身上一体成型水箱,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水泵进行喷水,不用再在尘推车上另外放置水箱,也不用将拖把取下进行湿润,电动尘推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减速带等地面障碍物时,可以通过控制组件将前、后拖把抬起,避免前、后拖把与障碍物发生硬性碰撞,造成前、后拖把的损坏,另外缓冲组件的设置,可以避免前拖把发生硬性碰撞。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第一状态的轴测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第一状态的俯视图;
[0018]图4是沿图3中B

B剖面线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沿图3中C

C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0]图6是用于展示控制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7是用于展示缓冲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8是沿图7中D

D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3]图9是用于展示本实施例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底盘;2、前轮;3、后轮;4、前拖把;5、后拖把;6、电机;7、方向盘;8、车体;9、水箱;10、电池仓;11、收纳仓;12、蓄电池;13、坐垫;14、喷头;15、水管;16、水泵;17、控制按钮;18、支撑座;19、气缸;20、主动杆;21、第一控制杆;22、第二控制杆;23、驱动杆;24、第一拨动杆;25、第二拨动杆;26、第一摆动杆;27、第二摆动杆;28、第一推杆;29、第二推杆;30、固定板;31、缓冲板;32、限位杆;33、弹簧;34、弧形轨道;35、限位柱;36、卡板;37、倒车按钮;38、清洁按钮;39、洒水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

9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动尘推车,包括底盘1、前轮2、后轮3、前拖把4、后拖把5和电机6,前拖把4设置于底盘1一端,后拖把5设置底盘1的另一端,前轮2转动连接于底盘1下端面靠近前拖把4的一端,后轮3转动连接于底盘1下端面的靠近后拖把5
的一端,电机6固定连接于底盘1的下端面用于驱动后轮3进行转动,底盘1上端面靠近前轮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方向盘7,方向盘7通过万向轴(图中未示出)与前轮2连接,底盘1的上端面靠近后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车体8,车体8一体成型有水箱9、电池仓10和收纳仓11,水箱9位于收纳仓11的下方,水箱9的进水口开设于收纳仓11的底壁上,电池仓10中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与电机6电连接,收纳仓11上方铰接有坐垫13,底盘1下端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前拖把4和后拖把5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靠近前拖把4一端设置有缓冲组件,前拖把4与缓冲组件连接,缓冲组件上设置有喷头14,喷头14与水箱9之间连通有水管15,水管15上连通有水泵16,电机6、水泵16和控制组件信号连接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有控制按钮17。本电动尘推车在车身上一体成型水箱9,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水泵16进行喷水,不用再在尘推车上另外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尘推车,包括底盘(1)、前轮(2)、后轮(3)、前拖把(4)、后拖把(5)和电机(6),所述前拖把(4)设置于底盘(1)一端,所述后拖把(5)设置底盘(1)的另一端,所述前轮(2)转动连接于底盘(1)下端面靠近前拖把(4)的一端,所述后轮(3)转动连接于底盘(1)下端面的靠近后拖把(5)的一端,所述电机(6)固定连接于底盘(1)的下端面用于驱动后轮(3)进行转动,所述底盘(1)上端面靠近前轮(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方向盘(7),所述方向盘(7)通过万向轴与前轮(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上端面靠近后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车体(8),所述车体(8)一体成型有水箱(9)、电池仓(10)和收纳仓(11),所述水箱(9)位于收纳仓(11)的下方,所述水箱(9)的进水口开设于收纳仓(11)的底壁上,所述电池仓(10)中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蓄电池(12)与电机(6)电连接,所述收纳仓(11)上方铰接有坐垫(13),所述底盘(1)下端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前拖把(4)和后拖把(5)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靠近前拖把(4)一端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前拖把(4)与缓冲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上设置有喷头(14),所述喷头(14)与水箱(9)之间连通有水管(15),所述水管(15)上连通有水泵(16),所述电机(6)、水泵(16)和控制组件信号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有控制按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尘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支撑座(18)、气缸(19)、主动杆(20)、第一控制杆(21)和第二控制杆(22),所述支撑座(18)固定连接于底盘的上端面,所述气缸(19)的缸体铰接于支撑座(18)上,所述主动杆(20)、第一控制杆(21)和第二控制杆(22)均转动连接于底盘(1)的下端面,所述主动杆(20)设置于第一控制杆(21)和第二控制杆(22)之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刘曰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福迎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