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29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相接的透气内底、弹性减震装置和防滑大底;弹性减震装置包括:弹性中垫体,弹性中垫体夹置于透气内底和防滑大底的后跟部之间,透气内底和防滑大底的前跟部相贴合固定而将弹性中垫体包围;和弹性缓冲单元,弹性中垫体的中部纵向贯穿形成一安装槽,弹性缓冲单元嵌入安装在安装槽中;其中,弹性中垫体的上端与透气内底相贴合固定,弹性中垫体的下端与防滑大底相贴合固定;弹性缓冲单元的上端与透气内底弹性抵接,弹性缓冲单元的下端与防滑大底弹性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达到减震增弹的效果,采用这种鞋底的鞋穿戴时更为舒适,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了用户穿戴行走过程中的整体舒适感。中的整体舒适感。中的整体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


[0001]本技术属于鞋
,尤其涉及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应不同的功效及外型,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种类,但是不论鞋子的外观如何变化,穿着舒适与提供脚部足够的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0003]其中,鞋底的结构和材料对鞋子的舒适性、功能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震功能是运动鞋的一个关键功能指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跑步时地面对脚底的冲击力达自身体重的1

3倍,起跳或落地时达体重4

6倍的冲击力,而在篮球的三步上篮过程中,冲击力高达体重的9倍以上。运动鞋的减震功能可以缓冲运动过程中来自于地面的冲击力,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0004]目前,市面上的鞋底减震技术采用具有优良减震性能材料制成的中底,利用中底的减震性能缓解地面冲击力对脚底的损害。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中底减震的效果有限,如果要增加中底的减震效果,势必要增加中底的厚度,这会增加成本,同时也会使鞋底更加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鞋底减震技术采用具有优良减震性能材料制成的中底,减震的效果有限且笨重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相接的透气内底、弹性减震装置和防滑大底;所述弹性减震装置包括:
[0007]弹性中垫体,所述弹性中垫体夹置于所述透气内底和所述防滑大底的后跟部之间,所述透气内底和所述防滑大底的前跟部相贴合固定而将所述弹性中垫体包围;和
[0008]弹性缓冲单元,所述弹性中垫体的中部纵向贯穿形成一安装槽,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0009]其中,所述弹性中垫体的上端与所述透气内底相贴合固定,所述弹性中垫体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大底相贴合固定;所述弹性缓冲单元的上端与所述透气内底弹性抵接,所述弹性缓冲单元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大底弹性抵接。
[0010]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包括稳定球体、上缓冲组和下缓冲组;所述稳定球体容置于所述安装槽中并沿着该安装槽的路径移动,所述上缓冲组和所述下缓冲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稳定球体的上下两端并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透气内底和所述防滑大底。
[0011]可选地,所述上缓冲组和所述下缓冲组结构相同,以三个缓冲弹簧为一组,以所述稳定球体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该稳定球体的端面上。
[0012]可选地,所述透气内底与所述防滑大底的后跟部相分离而形成一敞口的减震腔室,所述弹性中垫体与所述减震腔室形状相适配,所述弹性中垫体嵌入安装在所述减震腔
室中。
[0013]可选地,所述弹性中垫体与所述减震腔室的横截面均呈上小下大的单边直角梯形,所述弹性中垫体与所述减震腔室的前部为逐渐变薄的坡形。
[0014]可选地,所述透气内底采用TPU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弹性中垫体采用EVA塑料材质制成,所述防滑大底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15]可选地,所述透气内底的前跟部设置有与脚底摩擦接触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若干向上凸起设置于所述透气内底的前跟部的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柔性设置。
[0016]可选地,所述防滑大底的中部向内凹陷设置有上端开口的透气空腔,所述透气内底的中部设置有透气结构,所述透气结构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纵向贯穿于所述透气内底并与所述透气空腔相连通。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当受到压力时,透气内底和防滑大底随之发生靠拢,即弹性中垫体和弹性缓冲单元受力而发生相应的纵向形变;首先弹性中垫体先利用其减震性能缓解地面冲击力对脚底的损害,完成初期的减震缓冲作用;接着弹性缓冲单元继续发生压缩形变,进而产生形变势能缓冲,对脚底起到更进一步的减震缓冲作用,完成中期的减震缓冲作用;当压力消除时,弹性缓冲单元要恢复原状而快速释放向上推力,相当于将原先吸收的压力转化为一定量的弹力并进行缓冲释放,缓冲了地面对脚后跟的反冲击力,完成后期的减震缓冲作用。由此可见,本技术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有效地达到减震增弹的效果,采用这种鞋底的鞋穿戴时更为舒适,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了用户穿戴行走过程中的整体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的完全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的侧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弹性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100、透气内底;
[0026]200、弹性减震装置;
[0027]300、防滑大底;
[0028]400、弹性中垫体;410、安装槽;
[0029]500、弹性缓冲单元;510、稳定球体;520、上缓冲组;530、下缓冲组;540、缓冲弹簧;
[0030]600、减震腔室;
[0031]700、防滑结构;710、防滑凸点;
[0032]800、透气空腔;
[0033]900、透气结构;910、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在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相接的透气内底、弹性减震装置和防滑大底;所述弹性减震装置包括:弹性中垫体,所述弹性中垫体夹置于所述透气内底和所述防滑大底的后跟部之间,所述透气内底和所述防滑大底的前跟部相贴合固定而将所述弹性中垫体包围;和弹性缓冲单元,所述弹性中垫体的中部纵向贯穿形成一安装槽,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其中,所述弹性中垫体的上端与所述透气内底相贴合固定,所述弹性中垫体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大底相贴合固定;所述弹性缓冲单元的上端与所述透气内底弹性抵接,所述弹性缓冲单元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大底弹性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单元包括稳定球体、上缓冲组和下缓冲组;所述稳定球体容置于所述安装槽中并沿着该安装槽的路径移动,所述上缓冲组和所述下缓冲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稳定球体的上下两端并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透气内底和所述防滑大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性减震透气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组和所述下缓冲组结构相同,以三个缓冲弹簧为一组,以所述稳定球体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该稳定球体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誉华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