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和投影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701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源装置和投影仪,能够高效地取出照明光。光源装置具有:基板,其具有支承面;光源,其射出第1波段的第1光;第1光学部件,其具有与支承面对置并对从光源射出的第1光进行反射的第1光学层;第1波长转换层,其配置于支承面,将第1光转换为第2波段的第2光;第2波长转换层,其相对于第1光学层配置于第1波长转换层侧,将第1光转换为第3波段的第3光;以及光射出部,其至少由基板和第1光学部件形成,射出光。第1光学层相对于光入射面倾斜,还反射第2光和第3光。第2波长转换层将从光源射出的第1光的一部分转换为第3光。第1波长转换层将从第2波长转换层射出的第1光的一部分转换为第2光。光射出部射出第1光、第2光和第3光。第2光和第3光。第2光和第3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存在如下的光源装置:利用偏振分束器将从光源射出的线偏振光的激励光朝向荧光体反射,使用从荧光体射出的荧光和激励光的一部分来生成白色光(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004009号公报
[0004]但是,在上述光源装置中,由于在从荧光体射出时偏振方向紊乱的激励光返回到光源而无法被用作照明光,因此存在无法高效地取出照明光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具备:基板,具有支承面;光源,其配置于所述支承面侧,射出第1波段的第1光;第1光学部件,其具有第1光学层,所述第1光学层与所述支承面对置,反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所述第1光;第1波长转换层,其配置于所述支承面,具有供所述第1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将所述第1光转换为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第2波长转换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于所述第1波长转换层侧,将所述第1光转换为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以及射出光的光射出部,其至少由所述基板以及所述第1光学部件形成,所述第1光学层相对于所述光入射面倾斜,还反射所述第2光以及所述第3光,所述第2波长转换层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所述第1光的一部分转换为所述第3光,所述第1波长转换层将从所述第2波长转换层射出的所述第1光的一部分转换为所述第2光,所述光射出部射出所述第1光、所述第2光和所述第3光。<br/>[0006]本专利技术的投影仪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进行调制;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由所述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的图。
[0008]图2是照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0009]图3是表示光源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10]图4是光源装置的主视图。
[0011]图5是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0012]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3]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4]图8是第1变形例的第1荧光体层的俯视图。
[0015]图9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16]标号说明
[0017]1:投影仪;4B、4G、4R:光调制装置;6:投射光学装置;25、25A、125、225:光源装置;51A:第1部位;51B:第2部位;250:光源;250a:发光元件;250b、2541、2551、2561:基材;250c:反射层;251、1251:第1荧光体层(第1波长转换层);251K:切口部;252:基板;254:第1光学部件;255:第2光学部件;256:第3光学部件;258、1258:第2荧光体层(第2波长转换层);259:透光性部件;260:光射出部;261:凹部;2511、2581:表面(光入射面);2521:支承面;2542:第1光学层;2552:第3光学层;2562:第4光学层;2592:第2光学层;EL:激励光(第1光);GL、YL:荧光(第2光);H1、H2:厚度;LB:蓝色光;LG:绿色光;LR:红色光;RL:荧光(第3光);WL、WL1、WL2:照明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9]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特征,有时为了方便而将作为特征的部分放大表示,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不一定与实际相同。
[0020](第1实施方式)
[0021]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一例进行说明。
[0022]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的图。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是在屏幕SCR上显示彩色影像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投影仪1具备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光调制装置4R、光调制装置4G、光调制装置4B、合成光学系统5、投射光学装置6以及照明装置2。
[0024]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将来自照明装置2的白色的照明光WL分离为红色光LR、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颜色分离光学系统3具备第1分色镜7a以及第2分色镜7b、第1反射镜8a、第2反射镜8b以及第3反射镜8c、第1中继透镜9a以及第2中继透镜9b。
[0025]第1分色镜7a将来自照明装置2的照明光WL分离成红色光LR和作为其他光的绿色光LG和蓝色光LB。第1分色镜7a使分离后的红色光LR透过,并且反射其他光。第2分色镜7b反射绿色光LG并且使蓝色光LB透过。
[0026]第1反射镜8a将红色光LR朝向光调制装置4R反射。第2反射镜8b和第3反射镜8c将蓝色光LB引导至光调制装置4B。绿色光LG从第2分色镜7b朝向光调制装置4G反射。
[0027]第1中继透镜9a配置在蓝色光LB的光路中的第2分色镜7b的后级。第2中继透镜9b配置在蓝色光LB的光路中的第2反射镜8b的后级。
[0028]光调制装置4R根据图像信息对红色光LR进行调制,形成与红色光LR对应的图像光。光调制装置4G根据图像信息对绿色光LG进行调制,形成与绿色光LG对应的图像光。光调制装置4B根据图像信息对蓝色光LB进行调制,形成与蓝色光LB对应的图像光。
[0029]光调制装置4R、光调制装置4G以及光调制装置4B例如使用透射型的液晶面板。另外,在液晶面板的入射侧以及射出侧分别配置有未图示的偏振板,成为仅使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通过的结构。
[0030]在光调制装置4R、光调制装置4G以及光调制装置4B的入射侧分别配置有场透镜10R、场透镜10G、场透镜10B。场透镜10R、场透镜10G以及场透镜10B使入射到各个光调制装置4R、光调制装置4G、光调制装置4B的红色光LR、绿色光LG、蓝色光LB的主光线平行化。
[0031]合成光学系统5通过入射从光调制装置4R、光调制装置4G以及光调制装置4B射出
的图像光,对与红色光LR、绿色光LG、蓝色光LB对应的图像光进行合成,将合成后的图像光朝向投射光学装置6射出。合成光学系统5例如使用十字分色棱镜。
[0032]投射光学装置6由多个透镜构成。投射光学装置6将由合成光学系统5合成后的图像光朝向屏幕SCR放大投射。由此,在屏幕SCR上显示图像。
[0033](照明装置)
[0034]图2是照明装置2的概略结构图。
[0035]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2具有光源装置25、拾取光学系统26、积分器光学系统35、偏振转换元件36和重叠透镜37。
[0036]光源装置25朝向拾取光学系统26射出白色的照明光WL。
[0037]以下,对光源装置25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根据需要使用XYZ坐标系对光源装置25的各结构进行说明。X轴是与光源装置25的光轴ax平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具备:基板,具有支承面;光源,其配置于所述支承面侧,射出第1波段的第1光;第1光学部件,其具有第1光学层,所述第1光学层与所述支承面对置,反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所述第1光;第1波长转换层,其配置于所述支承面,具有供所述第1光入射的光入射面,将所述第1光转换为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第2光;第2波长转换层,其相对于所述第1光学层配置于所述第1波长转换层侧,将所述第1光转换为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3波段的第3光;以及射出光的光射出部,其至少由所述基板以及所述第1光学部件形成,所述第1光学层相对于所述光入射面倾斜,还反射所述第2光以及所述第3光,所述第2波长转换层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所述第1光的一部分转换为所述第3光,所述第1波长转换层将从所述第2波长转换层射出的所述第1光的一部分转换为所述第2光,所述光射出部射出所述第1光、所述第2光和所述第3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波段是所述第2波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是蓝色光,所述第2光和所述第3光是黄色光,所述光射出部射出包含所述第1光、所述第2光和所述第3光的白色的照明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波段大于所述第1波段和所述第2波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是蓝色光,所述第2光是黄色光,所述第3光是红色光,所述光射出部射出包含所述第1光、所述第2光和所述第3光的白色的照明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光是蓝色光,所述第2光是绿色光,所述第3光是红色光,所述光射出部射出包含所述第1光、所述第2光和所述第3光的白色的照明光。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波长转换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1波长转换层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波长转换层中的光的散射程度小于所述第1波长转换层中的光的散射程度。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山光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