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8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包括简易救援小艇、救援组件、牵引绳、防缠绕板;所述救援组件包括一网具,网具的周围有一圈纲绳,纲绳的底部设有一排坠体,顶部设有若干浮球;所述简易救援小艇具有两个,每个简易救援小艇通过两根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纲绳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牵引绳之间设有一块所述防缠绕板;所述简易救援小艇为遥控小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协助迅速救援有意识和失去意识的落水人员,且结构较为简易,存放和使用均十分方便。尤其当救援者不便于靠近落水者时尤为适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属于水上救援器械


技术介绍

[0002]据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不完全统计,我国渔民平均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人死亡(失踪)214人,是世界平均比率80人的2.7倍,是其他行业平均死亡率的55.2倍,渔业捕捞是最危险的行业之一,而且水中温度较低,人员落水后,短时间内容易产生昏迷。
[0003]水上救援难度很高。而风浪或者溢油等情况下,救援人员可能无法及时靠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供一种简易的,并能够远程遥控的水上救援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可以协助迅速救援有意识和失去意识的落水人员,且结构较为简易,存放和使用均十分方便;尤其当救援者不便于靠近落水者时尤为适用。
[0005]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包括简易救援小艇1、救援组件、牵引绳、防缠绕板3;所述救援组件包括一网具,网具的周围有一圈纲绳,纲绳的底部设有一排坠体,顶部设有若干浮球4;所述简易救援小艇1具有两个,每个简易救援小艇1通过两根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纲绳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牵引绳之间设有一块所述防缠绕板3;所述简易救援小艇1为遥控小艇。
[0007]当实施救援时,可以将本装置快速投入水中,网具在浮球拉力和铅坠重力的作用下被迅速展开,用遥控器分别操纵两个救援小艇一同前进。由于一般情况下,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即使不会游泳,人也会浮于水面。通过两个救援小艇将网具朝向落水者行驶。将落水者包裹后,用遥控器控制两只救援小艇,携带落水者驶向安全区域或救援船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防缠绕板3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使防缠绕板3在水中的重力和浮力相互平衡。
[0009]优选的,所述坠体为铅坠5。
[0010]优选的,所述浮球4的体积远大于所述铅坠5。
[0011]优选的,所述简易救援小艇1具有一对平行的浮体,自各浮体引出一条所述牵引绳。
[0012]优选的,所述网具呈一长条形形状,长度为2

3米,宽度为1

1.5米。
[0013]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连接于所述网具长度方向的两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浮球4的数量为2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网具顶部的纲绳上;所述铅坠的数量为5

10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网具底部的纲绳上。
[0015]优选的,简易救援小艇1包含:艇体、锂电池、电机、螺旋桨、控制单元。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能快速投入水中,通过遥控简易救援小艇实施救援,为救援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0018]2)当大风浪或者大面积溢油情况下,救援人员无法靠近落水者,此时提供该装置的适用性尤其高;
[0019]3)当落水者失去意识,无法实现救生圈自主救援时,本装置可以为挽救落水者生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0020]4)当落水者有意识时,可在网具上调整口鼻位置,相对于救生圈等物品,更能节约落水者的体力,救援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简易救援小艇,2.遥控器,3.防缠绕板,4.浮球,5.铅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本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的整个体系包括,简易救援小艇1、遥控器2、防缠绕板3,浮球4、铅坠5。
[0025]整个系统的布局见图1。
[0026]参见图1,简易救援小艇主要包含:艇体、锂电池、电机、螺旋桨、控制单元等组成,附图未具体展示简易救援小艇的结构细节。
[0027]简易救援小艇具有实时定位、一键返航、低电返航、失联返航等功能。装载的电机达到IP68等级,拉力大于20kg,抗击6级风浪以上,遥控范围2000m以上。上述功能属于现有技术。
[0028]网具的网孔大于10cm,网绳直径大于6mm,网绳为3股高强度尼龙绳,粗细均匀,能抗日晒,风化。渔网的浮体为长方形,对称分布在救生网的两侧,环保型PVC材料。防缠绕板为耐海水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且最好与海水的密度接近,使其本身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接近,如此可以更好的实现防缠绕的功能。
[0029]用遥控器同时控制两条简易救援小艇,通过调整方向,使得网具的中心对准落水者,使网具将落水者均匀包裹。两条救生小艇保持同步航速,将落水者拖带至安全区域。
[0030]当有人落水后,水面状况复杂,风浪大或者有燃油泄漏至水面,给救援造成困难,救援人员无法靠近落水者。经历一段时间后,由于水温低等原因,导致落水者失去意识,无法通过救生圈实现自主救援。在此种情况下,在两个简易救援小艇上通脱一对防缠绕板,拖带一个特殊网具,网具顶部设有浮球,底部设有铅坠。是救援网具分别在浮球拉力和铅坠重力的作用下被展开。用遥控器分别操纵两个救援小艇同步前进。由于一般情况下,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即使不会游泳,人也会浮于水面。通过两个救援小艇将网具朝向落水者行驶。将落水者包裹后,用遥控器控制两只救援小艇,携带落水者驶向安全区域或救援船位置。
[0031]作为优选的方案,尽可能使网具从落水者的背后推向落水者,这样有可能使得落
水者在网具上时口鼻保持在水面之上。
[0032]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简易救援小艇(1)、救援组件、牵引绳、防缠绕板(3);所述救援组件包括一网具,网具的周围有一圈纲绳,纲绳的底部设有一排坠体,顶部设有若干浮球(4);所述简易救援小艇(1)具有两个,每个简易救援小艇(1)通过两根所述牵引绳与所述纲绳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牵引绳之间设有一块所述防缠绕板(3);所述简易救援小艇(1)为遥控小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绕板(3)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使防缠绕板(3)在水中的重力和浮力相互平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坠体为铅坠(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救援落水人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4)的体积远大于所述铅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救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勇郑建丽曹建军吴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