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75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其包括粘接在玻纤筒身上的功能底座、位于功能底座两侧在玻纤筒身外壁设置压块以及缠绕在功能底座和\或压块上的钢丝绳,在钢丝绳上安装使其收紧的夹紧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钢丝绳一端与螺柱固定,另一端与钢丝绳固定座顶面固定,螺柱间隙穿过钢丝绳固定座后安装碟形螺母可将钢丝绳收紧,压块呈与玻纤筒身外壁弧度相匹配瓦状,使压块与玻纤筒身外壁服贴,玻纤筒身上粘接功能底座、服贴压块后经钢丝绳收紧使筒身不变形,符合规定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发射精度。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发射精度。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发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属于军品某单兵反坦克武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复合材料的单兵武器筒身趋于轻量化,重量指标一般不超过3Kg,为完成轻量化指标,一般筒身壁厚设计选择大约在1.5

2.5mm范围内,造成筒身基体刚性差。为完成武器的发射功能,筒身结构需要装配一些功能零件,这些功能零件一般采用粘接方式进行固定,零件固定后发射筒筒身内径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0003]某单兵反坦克武器系统筒身由玻璃纤维缠绕成型,壁厚2mm,内径尺寸为功能零件底座需粘接到筒身上,粘接固化后,筒身底座位置内径小于Φ118.20,与底座位置垂直方向的内径尺寸大于Φ118.50,筒身内径严重椭圆,影响武器系统的发射精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包括粘接在玻纤筒身上的功能底座、位于功能底座两侧并设置在玻纤筒身外壁上的压块以及缠绕在功能底座和\或压块上的钢丝绳,在钢丝绳上安装使其收紧的夹紧体。
[0007]本技术所述夹紧体包括钢丝绳固定座、间隙穿过钢丝绳固定座且设有外螺纹的螺柱以及与螺柱螺接的碟形螺母,在所述螺柱一端设置固定孔,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座顶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钢丝绳固定座顶面;在钢丝绳固定座下部设置使螺柱间隙穿过的通孔。
[0008]本技术压块呈瓦状,其内壁弧度与玻纤筒身外壁弧度相匹配。
[0009]本技术功能底座和压块的水平中线在同一圆周上。
[0010]本技术压块顶边所在的圆周与功能底座顶边所在圆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和\或压块底边所在的圆周与功能底座底边所在圆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功能底座中心和压块中心的径向空间夹角为90
°

[0011]本技术压块为2块或4块。
[0012]本技术在压块外壁内侧设置通槽。
[0013]本技术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钢丝绳一端与螺柱固定,另一端与钢丝绳固定座顶面固定,螺柱间隙穿过钢丝绳固定座后安装碟形螺母可将钢丝绳收紧,压块呈与玻纤筒身外壁弧度相匹配瓦状,使压块与玻纤筒身外壁服贴,玻纤筒身上粘接功能底座、服贴压块后经钢丝绳收紧使筒身不变形,符合规定要求,本技术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发射精度。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技术压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本技术压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为本技术钢丝绳固定座与螺柱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5为本技术压块位于功能底座下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附图1

4所示,本技术包括粘接在玻纤筒身1上的功能底座2、位于功能底座2两侧并设置在玻纤筒身1外壁上的压块3以及缠绕在功能底座2和压块3上的钢丝绳5,在钢丝绳5上安装使其收紧的夹紧体4,功能底座2和压块3的水平中线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压块3为2块,功能底座2中心和每个压块3中心的径向夹角均为90
°
;压块3呈瓦状,其内壁弧度与玻纤筒身1外壁弧度相匹配,在压块3外壁内侧设置通槽6,钢丝绳5通过夹紧体4夹紧时压块3外壁稍向内凹变形,防止压块滑落。
[0021]本技术所述夹紧体4包括钢丝绳固定座41、间隙穿过钢丝绳固定座41且设有外螺纹的螺柱42以及与螺柱42螺接的碟形螺母43,在所述螺柱42一端设置固定孔44,所述钢丝绳5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孔44内,所述固定座41顶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钢丝绳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钢丝绳固定座41顶面;在钢丝绳固定座41下部设置使螺柱42间隙穿过的通孔。
[0022]工作时,先将功能底座2与玻纤筒身1接触面涂上胶液,为了减小或防止玻纤筒身1变形,沿功能底座2外侧将2压块3内侧壁与玻纤筒身1外壁对应,用钢丝绳5将压块3和功能底座2缠绕将压块3压在玻纤筒身1筒身上,与钢丝绳5一端固定的螺柱42穿过钢丝绳固定座41后在螺柱42上螺接碟形螺母43拧紧,待胶液固化时间达到规定值后,松开蝶形螺母,取下钢丝绳5和压块3及其相关件,测量玻纤筒身1变形量,符合规定要求;上述操作适于两人。
[0023]实施例二:
[002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如附图2

5所示,本技术包括粘接在玻纤筒身1上的功能底座2、位于功能底座2两侧在玻纤筒身1外壁设置压块3以及缠绕在功能底座2或压块3上的钢丝绳5,在钢丝绳5上安装使其收紧的夹紧体4。
[0025]压块3顶边所在的圆周与功能底座2顶边所在圆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和\或压块3底边所在的圆周与功能底座2底边所在圆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功能底座2中心和压块3中心的径向空间夹角为90
°
。压块3为2块或4块。同一圆周上的压块3或功能底座2均通过钢丝绳5压在玻纤筒身1上并通过夹紧体4收紧。
[0026]工作时,先将功能底座2与玻纤筒身1接触面涂上胶液,用钢丝绳先将功能底座2缠绕,与钢丝绳5一端固定的螺柱42穿过钢丝绳固定座41后在螺柱42上螺接碟形螺母43拧紧;为了减小或防止玻纤筒身1变形,再在功能底座2上方和\下方将2或4压块3内侧壁与玻纤筒身1外壁对应,分别用钢丝绳5将对应圆周上的压块3缠绕压在玻纤筒身1筒身上,与钢丝绳5一端固定的螺柱42穿过钢丝绳固定座41后在螺柱42上螺接碟形螺母43拧紧,待胶液固化时间达到规定值后,松开蝶形螺母,取下钢丝绳5和压块3及其相关件,测量玻纤筒身1变形量,
符合规定要求。上述操作只需一人,节省人力。
[0027]本技术钢丝绳5一端与螺柱42固定,另一端与钢丝绳固定座41顶面固定,螺柱42间隙穿过钢丝绳固定座41后安装碟形螺母43可将钢丝绳5收紧,压块3呈与玻纤筒身1外壁弧度相匹配瓦状,使压块3与玻纤筒身1外壁服贴,玻纤筒身1上粘接功能底座2、服贴压块后经钢丝绳5收紧使筒身不变形,符合规定要求,本技术安装拆卸方便,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发射精度。
[002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粘接在玻纤筒身(1)上的功能底座(2)、位于功能底座(2)两侧并设置在玻纤筒身(1)外壁上的压块(3)以及缠绕在功能底座(2)和\或压块(3)上的钢丝绳(5),在钢丝绳(5)上安装使其收紧的夹紧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玻纤筒身变形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体(4)包括钢丝绳固定座(41)、间隙穿过钢丝绳固定座(41)且设有外螺纹的螺柱(42)以及与螺柱(42)螺接的碟形螺母(43),在所述螺柱(42)一端设置固定孔(44),所述钢丝绳(5)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孔(44)内,所述固定座(41)顶面为内凹的弧形,所述钢丝绳(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钢丝绳固定座(41)顶面;在钢丝绳固定座(41)下部设置使螺柱(42)间隙穿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奎刘小未刘丽珍高枫武立社阎士标马瑞华高红丽卢艳杰多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