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江峡专利>正文

一种球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33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形连接器,在转动部上开设上下贯穿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由球心向底端开口逐渐变大;固定部的顶端内部开设有与转动部配合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引出电线的第二通道,转动部顶端的连接部开设有接口,接口内设有电线接口组件,电线接口组件上连接的电线依次贯穿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后引出,使移动终端支撑在头颈部支架上的时候,通过球形连接器使移动终端及其支架能够灵活转动,并且将电线贯穿设置于球形连接器中,外观美观整洁,同时转动部中第一通道由球心向底端开口逐渐变大的设计结构,能够避免转动部在转动过程中与电线产生干涉,在保证了电线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使转动部的转动幅度更大。用寿命的同时能够使转动部的转动幅度更大。用寿命的同时能够使转动部的转动幅度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穿戴式移动终端支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球形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穿戴式移动终端支架有挂脖式和坐肩式,挂脖式和坐肩式支撑的移动终端需要使用者用手掰弯支架才能调整移动终端的固定角度,十分不便,而且由于连接的导线外露也不美观方便,虚拟增强现实AR/VR设备采用直接套箍在头上,通过头部支撑,十分不舒服。因此,如何实现既能将移动终端支撑在头部外骨骼支架上,使移动终端在支架上能随头部转动而转动,同时将电线收纳在支架中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外置骨架中添加滚动式关节式轴承可增加骨架的活动角度,使骨架可朝向多个方向移动,但是骨架外部的电线在关节式轴承的转动过程中容易与关节式轴承发生干涉,且线束暴露在外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连接器,使移动终端支撑在头颈部支架上的时候,通过球形连接器移动终端及其支架能够灵活转动,并且将电线贯穿设置于球形连接器中,不在外部连接电线,使外观美观整洁。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球形连接器,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为球形,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由球心向底端开口逐渐变大;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顶端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转动部配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引出电线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转动部的顶端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所述接口内设有电线接口组件,所述电线接口组件上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贯穿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朝向所述第二通道一侧的开口由内向外呈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通道一侧的开口由下向上呈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动部的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电线出线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内安装有滚珠。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体式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对称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的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线出线口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不同规格的所述接口,每个所述接口分别连接有不同的电线。
[00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采用了内置电路的球形连接器,通过连接部的接口内设置用于连接电线的电线接口组件,使电线依次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后引出至转接头外部,形成内部走线,使整体外观更加美观整洁,同时转动部中第一通道由球心向底端开口逐渐变大的设计结构,能够避免转动部在转动过程中与电线产生干涉,在保证了电线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使转动部的转动幅度更大。移动终端支撑在头颈部支架上的时候,通过球形连接器能够灵活转动,并且将电线贯穿设置于球形连接器中,不在外部连接电线,使外观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第一连接件、101

球形凹槽、2

转动部、201

第一通道、202

第二通道、3

连接部、301

接口、303

电线接口组件、4

夹持件、401

电线出线口、5

螺栓、6

滚珠、7

外骨骼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球形连接器,该转接头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支撑架上,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角度调节,包括转动部2、固定部和连接部3,转动部2连接需要调节角度的一侧连接部3,转动部2设置为球形,外端面为球面,转动部2的内部形成有柱状的中空,即为第一通道201,第一通道201朝向第二通道202一侧的开口由内向外呈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结构,使电线在第一通道201中的水平移动范围增大,不易在转动部转动时被挤压至转动部2和固定部之间,保证了电线的寿命,同时避免了对转动部的转动产生干涉。
[0025]固定部固定于支撑架的一个固定的杆件上,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分体式设置,便于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为球形,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由球心向底端开口逐渐变大;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顶端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转动部配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引出电线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转动部的顶端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所述接口内设有电线接口组件,所述电线接口组件上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贯穿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朝向所述第二通道一侧的开口由内向外呈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通道一侧的开口由下向上呈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动部的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峡
申请(专利权)人:黄江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