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257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包括外挡水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挡水桶下端的底座和上端的加料斗,所述底座上端中心处上下贯穿有通孔,且外挡水桶与底座之间能进行拆装,所述加料斗呈斗状设置,且加料斗底部与外挡水桶内部相连通,所述外挡水桶上端内壁中心处通过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挡料轴,通过在外挡水桶内部设置内挡水桶和内滤水桶,让内挡水桶和内滤水桶带动外旋叶和内旋叶对豆制品进行传送和脱水,使豆制品能增加脱水行程,使豆制品脱水更干净,通过在内挡水桶外端和内滤水桶内端设置反向螺旋的外旋叶和内旋叶,且外旋叶和内旋叶呈内外两层设置,使得外旋叶和内旋叶得整体长度更短,从而使脱水装置的高度更低,占用空间更小。用空间更小。用空间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水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脱水装置是一种用于对豆制品进行脱水的设备,通过离心力将豆制品内部的水甩出,同时对豆制品和水进行分离,从而达到豆制品和水分离的目的,得到较为干燥的豆制品。
[0003]但是现有的脱水装置又细又高,很不方便豆制品的倒入,且较高的脱水装置重心较高,站立很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脱水装置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包括:
[0006]外挡水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挡水桶下端的底座和上端的加料斗;
[0007]所述底座上端中心处上下贯穿有通孔,且外挡水桶与底座之间能进行拆装;
[0008]所述加料斗呈斗状设置,且加料斗底部与外挡水桶内部相连通;
[0009]所述外挡水桶上端内壁中心处通过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挡料轴,所述挡料轴外端套接有内挡水桶,且内挡水桶上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包括:外挡水桶(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挡水桶(1)下端的底座(2)和上端的加料斗(3);所述底座(2)上端中心处上下贯穿有通孔,且外挡水桶(1)与底座(2)之间能进行拆装;所述加料斗(3)呈斗状设置,且加料斗(3)底部与外挡水桶(1)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水桶(1)上端内壁中心处通过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挡料轴(4),所述挡料轴(4)外端套接有内挡水桶(5),且内挡水桶(5)上端通过限位环滚动连接在外挡水桶(1)内部,所述内挡水桶(5)内端通过上端的连接环和内端的多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内滤水桶(6),且内挡水桶(5)与内滤水桶(6)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内导水槽,所述内挡水桶(5)外端固定连接有外旋叶(7),所述内滤水桶(6)内端固定连接有内旋叶(8),所述外旋叶(7)外端套接有外滤水桶(9),且外滤水桶(9)上端固定连接在外挡水桶(1)上端内壁上,并与外挡水桶(1)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外导水槽,所述内挡水桶(5)和内滤水桶(6)后端下侧内部内外贯穿有换料口(10),所述外挡水桶(1)和外滤水桶(9)右端上侧内部内外贯穿有出料口(11),所述内挡水桶(5)、内滤水桶(6)和外滤水桶(9)下端与外挡水桶(1)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集水室(12),所述外挡水桶(1)前端下侧内部内外贯穿有出水口(13),且出水口(13)连通在集水室(12)内部,所述内滤水桶(6)下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动力机构(14),且动力机构(14)位于底座(2)内部的通孔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轴(4)上端设置有圆锥柱,且挡料轴(4)下端外壁位于内滤水桶(6)下端内壁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制品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水槽和外导水槽下端均与集水室(12)向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新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相思海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