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手术用可视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20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用可视吸引管,包括主体管、摄像头和照明装置,所述主体管包括多腔管,所述多腔管具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为电缆通道,所述第二腔为注液管道,所述第三腔用于与吸引器连通后进行负压吸引;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的远端端口;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且位于所述多腔管的近端,所述主体管由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创手术用吸引管集观察、吸引、穿刺于一体,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医生手术强度。降低医生手术强度。降低医生手术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手术用可视吸引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用可视吸引管。

技术介绍

[0002]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情况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感染风险低、愈合时间短的特点,得到较大的发展推广。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找到血肿位置,以及尽快清除血肿,是每个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共同愿望。
[0003]吸除血肿的方法通常有:1、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通过立体定向仪定位,钻孔,脑内血肿穿刺置入引流管,吸除血肿的方法。该方法属于盲插,难以准确找到血肿位置。2、采用内窥镜与吸引管相结合的方法将血肿吸引去除。该方法操作复杂不便于推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观察到血肿位置,集观察、吸引、穿刺于一体的微创手术用可视吸引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用吸引管,可集观察、吸引、穿刺于一体,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医生手术强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创手术用吸引管,包括主体管、摄像头和照明装置,所述主体管包括多腔管,所述多腔管具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为电缆通道,所述第二腔为注液管道,所述第三腔用于与吸引器连通后进行负压吸引;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的远端端口;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且位于所述多腔管的近端,所述主体管由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地,包括透明套,所述透明套套设在所述主体管的远端,位于所述透明套内,所述第一腔内穿设有电缆,所述电缆的远端与所述摄像头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胶接在所述透明套的内壁上,所述摄像头的镜头中心轴线与所述主体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

12
°

[0009]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LED光源和光折射传导装置,所述LED光源和所述光折射传导装置间隔环绕在所述主体管外,且所述LED光源位于所述光折射传导装置的近端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管的近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与所述吸引器连接。
[0011]进一步地,包括手柄,所述主体管上设置所述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开口按压部,所述开口按压部与所述第三腔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管还包括单腔管,所述单腔管位于所述多腔管的近端,且所述多腔管和所述单腔管一体成型,所述单腔管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近端均封闭,所述手柄为中空手柄,所述手柄套设在部分所述多腔管和部分所述单腔管
外。
[0013]进一步地,包括进水管,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阀门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阀门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设置有握手部,所述握手部呈内凹的弧状,所述开口按压部设置在所述握手部上,所述开口按压部为孔或狭缝。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按压部为孔,孔的数量为1

5个。
[0016]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微创手术用吸引管,具有多腔管,可以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吸引血肿,可以配置电缆与摄像头连接进行观察,可以与输液器连通输送液体,集观察、吸引、穿刺于一体,能够准确观察到血肿位置,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医生手术强度。多腔管中的第二腔可以输送生理盐水,进行术中止血和术后冲洗清理,或者,冲洗摄像头前污物以保持镜头清晰。将照明装置设置在近端,采用透明管体本身作为导光介质进行照明,可以减少专用导光束或者前置LED照明引起的空间占位,以获得更大的内部吸引空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创手术用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创手术用吸引管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
[0022]10

主体管,20

手柄,30

进水管,40

透明套,50

连接头,60

电缆,70

摄像头,100

多腔管,200

单腔管,101

第一腔,102

第二腔,103

第三腔,104

照明装置,1041

LED光源,1042

光折射传导装置,201

阀门,202

握手部,2021

孔,301

注水口,601

视频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采用“近端”、“远端”作为方位词,其中“近端”表示在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即“后端”;“远端”表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即“前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创手术用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微创手术用吸引管的剖面示意图。
[0026]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创手术用吸引管,包括主体管10和照明装置104,主体管10包括多腔管100,多腔管100具有第一腔101、第二腔102和第三腔103,第一腔101为电缆通道,第二腔102为注液管道,第三腔103为吸引腔,用于与吸引器连通后对颅内的血肿进行负压吸引;第三腔103比第一腔101、第二腔102大,以提供足够的吸引空间。
照明装置104设置在主体管10外且位于多腔管100的近端,主体管10由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主体管10可直接作为导光材料。
[0027]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4包括LED光源1041和光折射传导装置1042,LED光源1041和光折射传导装置1042间隔环绕在主体管10外,光折射传导装置1042优选由透明的pc(聚碳酸酯)材质制成环状传导板,且LED光源1041位于光折射传导装置1042的近端侧,LED光源1041发射出来的光经透明的光折射传导装置1042折射后通过透明的主体管10传导到其前端进行照明。在吸引管的近端采用外置LED作为照明光源,利用主体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手术用可视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管、摄像头和照明装置,所述主体管包括多腔管,所述多腔管具有第一腔、第二腔和第三腔,所述第一腔为电缆通道,所述第二腔为注液管道,所述第三腔用于与吸引器连通后进行负压吸引;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的远端端口;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管外且位于所述多腔管的近端,所述主体管由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套,所述透明套套设在所述主体管的远端,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透明套内,所述第一腔内穿设有电缆,所述电缆的远端与所述摄像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胶接在所述透明套的内壁上,所述摄像头的镜头中心轴线与所述主体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

1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LED光源和光折射传导装置,所述LED光源和所述光折射传导装置间隔环绕在所述主体管外,且所述LED光源位于所述光折射传导装置的近端侧。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