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光源模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721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光源模组及内窥镜,该照明光源模组包括导热基座、导电层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至少能够发射白光和第一窄带光;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基座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导热基座彼此绝缘设置,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层的上方,并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导热基座能够将所述发光单元在发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导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导热基座作为整个照明光源模组的基座,能够快速将发光单元产生的热量导出并分散散走,避免因热量集中而影响发光单元的正常使用,从而可以解决多光谱光源的散热问题。从而可以解决多光谱光源的散热问题。从而可以解决多光谱光源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光源模组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照明光源模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经过自然腔道进入人体体内,对人体内脏器官组织形态和病变进行观察、诊断及治疗的医疗影像设备;近年来,由于其诊疗的准确性高,创伤小,不易感染,手术后恢复快,几乎没有疤痕等优点而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0003]其中,一次性内窥镜由于解决了重复性内窥镜交叉感染,清洗消毒困难等问题,近年来也逐步登上内窥镜的舞台。但目前一次性内窥镜由于其成本限制,无法使用光纤耦合的照明方案,而是将单白光LED照明模组直接置于内窥镜的头端实现白光照明。然而此类一次性内窥镜对于窄带成像、血管增强以及出血点检测等功能的需求还没有很好的实现方案。由于窄带成像、血管增强以及出血点检测等功能需要多个不同光谱的LED光源共同实现。因此,需要解决多LED光源的光斑颜色均匀性问题、多LED光源的散热问题等等。
[0004]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光源模组,用于置入内窥镜的头端结构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模组包括导热基座、导电层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至少能够发射白光和第一窄带光;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基座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导热基座彼此绝缘设置,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导电层的上方,并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导热基座能够将所述发光单元在发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发射白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元件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的发光芯片和将所述多个发光芯片封装在其内部的灯罩,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发光芯片用于发射白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芯片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座包括金属基板和设置于所述金属基板的上表面上的绝缘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上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发射白光的所述发光元件和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数目均为多个,且用于发射白光的所述发光元件和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的所述发光元件彼此交替设置于所述导电层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发射白光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彼此串联或并联,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彼此串联或并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呈矩形阵列排布于所述导电层的上方,所述矩形阵列的每一行、每一列均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射白光的所述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的所述发光元件。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模组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一导电引脚和至少一组第二导电引脚,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均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和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彼此绝缘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包括彼此绝缘设置的第一正极引脚和第一负极引脚,所述第一正极引脚通过所述导电层与用于发射白光的所述发光元件或者所述发光芯片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引脚通过所述导电层与用于发射白光的所述发光元件或者所述发光芯片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引脚包括彼此绝缘设置的第二正极引脚和第二负极引脚,所述第二正极引脚通过所述导电层与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的所述发光元件或者所述发光芯片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负极引脚通过所述导电层与用于发射第一窄带光的所述发光元件或者所述发光芯片的负极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正极电源线、至少一根第一负极电源线、至少一根第二正极电源线和至少一根第二负极电源线,其中,所述第一正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一正极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负极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二正极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负极电源线与所述第二负极引脚电连接。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周新赵源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