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风道和桌面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11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风道和桌面烤箱,包括风冷组件,所述的风冷组件包括:上盖,所述的上盖底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上盖和底座上下合在一起时形成风道;引风组件,所述的引风组件设在风道内;发热部件分别设在风道内,风从风道一端流动到风道另一端依次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能耗低、成本低的散热风道和桌面烤箱。桌面烤箱。桌面烤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风道和桌面烤箱


[0001]本技术涉及烤箱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道和桌面烤箱。

技术介绍

[0002]烤箱的散热方式大多在机器顶部通过风机直接对着顶部一些部件进行风冷散热。散热效果差,影响整机部件的使用性能;另外顶部部件的结构摆放也会受此限制,需摆放在风机口前面,从而不能合理的去布局,且风机口前面的部件放置较多,同样起不到良好的散热,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据现有技术,有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及微蒸烤箱,公开号为CN111214106A,其包括风冷单元、变频板及电源板,风冷单元包括呈槽型状的底座、卡接于该底座槽口端的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和罩设于该引风组件上的进风罩;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分别盖合于底座的槽口端形成一封闭腔体,变频板及电源板设于该封闭腔体内,封闭腔体的同一侧壁开设有出风口组,出风口组有多个出风口,风冷单元内有对应出风口的风道,利用一个风机把风导入到多个出风口,为了确保散热效果,风机的功率要求高,能耗高,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能耗低、成本低的散热风道和桌面烤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风道,包括风冷组件,所述的风冷组件包括:
[0006]上盖,所述的上盖底表面设有第一凹槽;
[0007]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上盖和底座上下合在一起时形成风道;
[0008]引风组件,所述的引风组件设在风道内;
[0009]发热部件分别设在风道内,风从风道一端流动到风道另一端依次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
[00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上盖底表面设第一凹槽,底座上表面设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合在一起形成风道,风从风道一端流动到风道另一端依次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风是单向流动,这样只需要一个引风组件即可,能耗低,成本低,且发热部件均设在风道内,风依次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热部件按发热量高低依次分布在风道内,冷却风先对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再对发热量高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风先经过低发热的部件再经过高发热的部件,这样经过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的风温度低,经过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的风温度也不高,确保散热效果。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引风组件设在风道的中段,使得风更容易从进风口进入,更容易从出风口排出。
[0013]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用于把风导出的导流罩,所述的导流罩设在风道出风口,用于改变风排出的方向,使用方便。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罩设在底座上,便于安装。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风道进风口设有栅格板,防止杂物进入风道内,可靠性高。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风道为U形,使得风道能对多个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和底座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简单。
[0018]一种桌面烤箱,包括烤箱本体,它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所述的风冷组件设在烤箱本体底部。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烤箱本体上端的左侧面设有排风口,所述的烤箱本体左侧设通道,所述的通道连通排风口和导流罩,从风道排出的热风依次通过通道和排风口排出,对烤箱本体进行保温,能耗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上盖的立体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底座的立体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导流罩的立体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去掉上盖的立体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应用在桌面烤箱上的立体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一种散热风道应用在桌面烤箱上去掉左侧板的立体图。
[0027]其中,1、风冷组件,110、上盖,111、第一凹槽,120、底座,121、第二凹槽,122、栅格板,130、风道,140、引风组件,150、导流罩,2、烤箱本体,3、排风口,4、通道,5、控制板,6、变频器,7、微波发生器,8、废水收集盒;
[0028]→
:风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风道,包括风冷组件1,风冷组件1包括上盖110、底座120、风道130和引风组件140,上盖110和底座120上下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风冷模块,用于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的风道130设在上盖110和底座120之间,引风组件140设在风道130内,风道130内的风为单向流动,这样只需要一个引风组件140就可以,能耗低,成本低,也就是说风从风道130一端流动到风道130另一端,发热部件分别位于风道130内,风在风道130流动的过程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风没有被分流,散热效果好。具体地,如图2和3,在上盖110底表面设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111,底座120上表面设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121,风道130由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合在一起形成。具体地,上盖110和底座120通过螺栓连接。
[0031]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5,为了确保散热效果,发热部件按发热量高低依次分布在风道130内,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靠近风道130进风口设置,发热量高的发热部件靠近风道出风口设置,风先经过低发热的部件再经过高发热的部件,这样经过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
的风温度低,经过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的风温度也不高,确保散热效果。
[0032]作为一种实施例,为了使风更容易进来也更容易排出,引风组件140位于风道130中间段,引风组件140功率要求低,降低能耗。具体地,引风组件140包括电机和风扇。
[0033]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4,为了改变风的排出方向满足使用要求,在风道130出风口加装导流罩150。具体地,导流罩150安装在底座120上。
[0034]作为一种实施例,为了防止杂物进入风道130影响散热效果,在风道130进风口处设栅格板122。
[0035]作为一种实施例,为了使得同时对多个发热部件进行散热,风道130为U形。
[0036]作为一种实施例,发热部件均设在第二凹槽121内,便于安装,可靠性高。
[0037]作为一种实施例,风道130的进风口位于底座120侧面,便于外面的风进来;风道130的出风口位于上盖110上,便于热风经过其他位置充分利用热量,降低能耗。
[0038]如图6和7,一种桌面烤箱,包括烤箱本体2,风冷组件1设在烤箱本体2底部,安装和拆卸方便;烤箱本体2外表面包装有外壳,外壳分为左侧板、右侧板、盖板、前板和后板,烤箱本体2右侧面设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左侧板与烤箱本体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道,包括风冷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组件(1)包括:上盖(110),所述的上盖(110)底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底座(120),所述的底座(120)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在上盖(110)和底座(120)上下合在一起时形成风道(130);引风组件(140),所述的引风组件(140)设在风道(130)内;发热部件分别设在风道(130)内,风从风道(130)一端流动到风道(130)另一端依次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部件按发热量高低依次分布在风道(130)内,冷却风先对发热量低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再对发热量高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风组件(140)设在风道(130)的中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辉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奥格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